近期,价格高企之下,叠加需求旺季尚未到来,电厂负荷一般,观望情绪浓厚,对价格的支撑偏弱;但产地价格偏强运行,且市场对后续预期依旧向好,促使贸易商惜售,挺价意愿较强,买卖双方博弈加剧,市场成交活跃度有限,港口动力煤价格持稳运行。
11月21日,CCI5500报收于832元/吨,CCI5000为735元/吨,CCI4500为639元/吨,已连续七期环比持平。

短期来看,市场观望情绪较浓,供需双方僵持不下,港口动力煤价格或将延续震荡走势。但从各方面来看,后续价格仍然易涨难跌。
首先,下游存在补库空间。
虽然当前处于电煤消耗淡季,电厂库存可用天数近18天,但库存偏低于往年同期,存在补库空间。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沿海六大电厂存煤1418.1万吨,较上月末仅增长了0.05%,同比下降1.14%。

受10月份“南热北凉”的特殊天气影响,夏季用煤高峰刚过,冬储备煤时间节点立即到来,电厂并未得到喘息,库存未能实现淡季垒库。此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必保15天以上,部分存煤低位的电厂存在刚需补库。
这从北方港锚地船舶情况也能看出。近期,北方港锚地船舶明显偏高,尤其是11月中旬。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11月份以来,北方港日均锚地船舶117艘,较上月增加20艘,较去年同期增加65艘。一度甚至高达153艘,创下了2023年年末以来的新高。

其次,北方港库存提升缓慢。
尽管上周以来,受现货需求偏弱、封航等因素影响,北方港口煤炭库存快速增加,但仍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11月21日,北方港合计存煤2593.3万吨,同比减少320.76万吨,下降11.01%。

短期来看,随着封航解除,气温走低之下电厂补库需求的持续释放,尽管产地发运存在增加的预期,但预计北港库存提升进程或将较为缓慢。
再次,产地供应增量空间或有限。
随着“迎峰度冬”用煤旺季的逼近,能源保供将受到重视,煤炭供应水平也将较前期有所提升。但考虑到2025年度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正在进行中,且将持续到11月底;叠加超产核查,以及年底前的安检高压,和“减量保价”共识的达成,预计产地供应增量空间或有限。
中国煤炭资源网产销存数据显示,11月份以来,动力煤产地煤矿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9.59%,而去年同期则为89.9%。

结论
综上,短期内来看,市场多因素交织下,买卖双方僵持明显,港口动力煤价格出现明显涨跌的可能性不大。
但利多因素的支撑将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显现,叠加贸易商挺价心理,价格仍然有上涨的可能。至少在冷冬带动需求增加的预期证伪之前,煤价难有显著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