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会议为期3天。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次宏观经济政策会议,一贯被视为来年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具体内容是总结一年来的经济工作成绩;制订宏观经济发展规划;部署明年的经济工作。
据中通社报道,每年从7、8月开始,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就开始加紧收集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的材料。各部门上报的材料由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这个小组是中央政治局领导经济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下设多个专门领域分局。现任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温家宝,副组长为李克强,秘书长是王岐山。
一般情况下,中央政治局在12月初已就次年经济工作方针达成一致,只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今年则直到上周,分管经济工作的要员仍在各地调研讲话,响应市场对政策走势的讨论。
形势判断难一致
报道称,市场观察者普遍认为,十年来最晚的一次会期,显示中国经济正处在复杂境地。熟悉会议运作的国务院专家透露,会前两个月的密集调研中,领导人的观感与各个部门的宏观数据间,未必完全一致。本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按惯例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先行会议,被认为是对明年经济政策的重要定调。会议公告称,将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会议还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舆论相信,上述内容将是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点。
“控通胀”让位“稳增长”
继续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三者关系,显得十分重要。观察家发现,去年成为首要任务的控通胀已让位于稳增长,显示严峻的通胀已然回落。在外部需求乏力的情况下,须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表示,对在复杂经济形势下,如何抓机遇迎挑战,适时适度进行调控;怎样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等重大问题,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会提出有效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