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新奥的奥秘(上)

2012-05-02 16:06:24 中国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讯】新奥集团,是一家来自中国廊坊的民营企业。近年来新奥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实现了从起初倒腾煤气罐到如今掌握清洁能源核心技术的成功转型,并屡屡站在国际科技合作的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创造了一个中国企业谋求转型升级和国际科技合作的样本。

新奥靠什么留住了美能源部长的脚步?新奥凭什么让美国百年能源企业主动抛来橄榄枝?新奥为什么能实现从技术引进者到产业输出者的转身?在艰辛探索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精彩故事?在“走转改”的活动中,科技日报记者团队多次深入该企业调研采访,探寻。

第14届中美科技联委会和第三次中美创新对话前夕,本报特推出《新奥的奥秘》上下篇,力求梳理新奥从廊坊走向世界的创新脉络,解读新奥从引进技术和产业到反向输出的传奇历程,记述一个民营企业的民族担当精神,与广大读者分享他们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新鲜经验。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座集绿色电力、绿色制造、科技创新示范等为一体的智能生态新城将拔地而起……”也许你难以相信,这是一个中国企业的“美国梦”,而且梦想正照进内华达的大地。

美国人爱说:“我有一个梦想。”在前不久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时举行的中美合作论坛上,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把上述描绘的愿景形容成新奥的“美国梦”。

其间,中美双方共签署270亿经贸大单,作为中国的民营企业,新奥的大手笔颇受各方关注:在内华达州投资50亿美元,合作建设清洁能源生态中心,项目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基地和未来能源生态城。

王玉锁所说的“美国梦”源自于一封被他称作“藏宝图”的来信。“因为正是它,让新奥把创业的目光投向了内华达的广袤大地。”美国参议院的哈里·瑞德议长2011年给王玉锁写了一封信,希望他的家乡内华达未来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沙特阿拉伯”,这正好为立志成为全球清洁能源企业的新奥提供了一次机遇。

时隔一年,在中美政府的支持下,新奥内华达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有评论指出,与以往动辄中方采购几十亿“派送大礼”给美国的经贸模式不同,这一“资金+技术”的中国投资项目,除了能为美国当地居民带来绿色能源,还可以提供近万个就业机会。

从引进技术和产业,到输出技术和产业,新奥无疑提供了一个中美科技合作的样本--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研发与世界新能源发展战略契合,其国际化思路与全球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同步,中西文化和谐共生,合作互补实现共赢……新奥的“美国梦”正在开启,中美的科技合作之旅已经扬帆。

新奥靠什么留住了美能源部长的脚步

“新奥不仅是中国的新奥,还应该是世界的新奥。”这个曾经以卖煤气罐为主营业务的私营企业经过20年成长,立志“从单一的燃气企业变成一个受人尊敬的、世界级的能源企业。”早在2004年,王玉锁就确定以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为核心事业领域,并明确了国际化的发展思路。能源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不过,让更多人了解新奥并将其与“国际化”联系起来的,还是2009年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的来访。

是年7月17日,朱棣文的三日访华行程进入最后一天。这位61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冒雨来到河北廊坊,点名要看看新奥,这也是他此行中唯一访问的中国企业。

此前,也曾有外国专家和政府工作人员考察过新奥,参观者非常好奇甚至诧异:在中国,竟然有个民营企业在做微藻生物吸碳、太阳能薄膜电池等如此超前而又不赚钱的项目,并且吸引了60多个美国博士“海归”加盟。这无疑让曾经的微藻研究者、想了解中国清洁能源技术水平与发展状况的朱棣文产生了兴趣。

负责接待朱棣文的是新奥的首席技术官甘中学。这位曾是ABB柔性自动化领域唯一的首席科学家的“海归”向朱棣文如数家珍:煤炭地下气化、低温催化气化等煤炭清洁转化技术,微藻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等等。

这些技术在当时可谓非常超前:地下气化采煤技术能实现不用打井,地下无人,将处于地下的煤层注入气化剂,实现可控气化,生成可直接民用或工业发电的低成本合成气,内蒙古试验基地当时正好实现成功产气发电;微藻生物能源技术让微藻在生长中吸收煤基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废气,同时还能从中提炼生物柴油以及其他高附加值产品……

通俗地说,新奥当时做的能源技术就是,如何把煤由一种传统的不清洁能源,转变成甲烷气和生物柴油等清洁能源,并通过“生物吸碳”和“化学固碳”,实现二氧化碳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从某种意义上说,朱棣文可以从这里了解到中国当时最全面和最具代表性的清洁能源技术和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成果。”王玉锁颇为自信。

朱棣文边参观藻种培养室和基因工程实验室,边详细询问相关数据和指标,表示“要带回美国,好好研究”。无障碍的语言沟通、心领神会的技术交流,两位科学家畅谈着他们对新能源的理解和思考。参观时间从原定的1个半小时,再延长1个小时。

临行前,朱棣文对王玉锁、甘中学等人说:“我对你们的远景深受感染鼓舞,对你们科研的深度和广度深表赞扬,更为你们有这么优秀的团队而感到惊讶。新奥之行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中国这家民营企业给朱棣文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新奥与美国国家清洁能源实验室、美国可再生国家能源实验室以及美国劳伦斯·利佛摩尔国家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在煤催化气化、微藻固碳等技术合作的步伐。此后,新奥在美国能源界逐渐为人所知,国际科技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2011年初,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在美国揭牌,新奥集团作为中心成员之一,与清华大学、神华集团共同参与中美两国能源前沿技术及学术实践项目的研究。

新奥凭什么让美国百年能源企业主动抛来橄榄枝

如果说朱棣文的访问,只是让美国人知道在中国还有一家叫新奥的能源企业的话,那么与杜克能源的合作则使新奥开始进军美国新能源产业。

同样是2009年。美国最大电力公司之一的杜克能源主动抛来橄榄枝。“红娘”是新奥曾经引进的一位“海归”。

杜克能源的董事长吉姆·罗杰斯和王玉锁一见面,竟发现各自对能源的定义和认识惊人一致,吉姆·罗杰斯提到必须“重新定义能源”,而这与新奥提出的“能源新常态”、 “C经济-智能化”(低碳、循环、智能化)理念不谋而合。他们都认为应依托能源科技创新建立一个全新的能源体系,构建一种新的能源状态,即基于系统能效技术的能源生态城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过去,能源是单一的生产,造成效率低下的本质是能源、资源和职能的过度浪费,未被开发的资源错位。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泛能网技术。它是实现能量流、信息流和非能源物质流相互耦合的智能协同网络化技术,关注能源生产、应用、储运和再生的全过程。”甘中学说新奥要做全价开发,循环生产,将信息控制与实体能源结合起来,产生高品位的多价值的产品,建立真正的新能源体系。

“在能源新常态下,能源生产将从传统的'资源为王'转变为‘技术为王',也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制造'能源。”王玉锁说,除了美好的愿景和共同的信念,使自己腰板硬起来的还是技术创新,这才是合作的硬资本。“没有自主研发,就不知道技术的未来。”谈到合作,他坦承新奥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史。最初引进高端气化技术,对方只给使用权,一气之下倒逼自己做出来,后来别人主动要来合作。新奥以敏锐的嗅觉消化引进微藻技术,但是仅靠实验室的技术,别人不可能合作,通过“甘(中学)技术”加“王(玉锁)市场”,新奥实现了从菌种培育到养殖再到生物柴油生产全产业链的工业化示范。

“此外,我们还在技术研发中不断调整和矫正自己的方向。”甘中学说,新奥选择的薄膜光伏路线与国内大多数企业选择的晶硅电池光伏路线不同,非常超前。但新奥进入太阳能行业不久,原本高昂的硅材料价格一路走低,薄膜原有成本优势不再明显,于是,新奥想到做从直线到立体的太阳能电池板的集成系统。

2009年10月,新奥与美国杜克能源公司在美国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北美光伏市场,为北美光伏电站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实现了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集成技术出口海外市场。

然而,新奥和杜克能源的合作并非仅限于此。“我们在清洁能源生产、储运、高效应用和再生等领域开展了全面合作:如在杜克煤电厂利用微藻固定烟气中的CO2,为宾夕法尼亚州2兆瓦太阳能电站提供组件,在新泽西州投资建设4.5兆瓦太阳能电站等等。而拉斯维加斯的阳光更加充足,我们的合作前景比阳光还要明媚。”王玉锁说。

两个公司从光伏的技术合作项目开始,过渡到能源生态城的产业合作,把电网、气网和信息网融合在一起的理念进一步实践。

2011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期间,新奥集团和杜克能源公司基于新奥的系统能效理论和泛能网“技术输出”,签署了《建设未来能源技术示范平台》的合作协议;同年5月,在华盛顿召开的第三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新奥集团、河北廊坊市政府与美国夏洛特市政府及美国杜克能源公司共同签署了《中美绿色合作伙伴四方协议》。

“可以说,生态城的理念,让我们与美国的合作从两个公司(新奥和杜克)的合作,发展到两个城市(廊坊市和夏洛特市)的合作,而后又发展到两个省(河北省和北卡罗莱纳州)的合作。”甘中学说。

新奥的海外技术合作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它也成为中国新能源企业的一张“名片”,得到美国政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新奥为何如此幸运?“超前。”在甘中学看来,成功的秘诀在于步步总是快半拍,当机会来临时,方能步步“踩到点上”:

--引进人才超前,在别人没有大量引进海外人才时,新奥求贤若渴,不惜重金整体引进技术创新团队,至今已引进60多名海归博士,其中6人已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研发的技术超前,国际化的企业真正“走出去”是靠技术说话,唯有以技术做牵引,才能打破疆界;

--眼光和战略超前,只有把企业的战略融入国家的战略,才有无限的市场;只有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也正是因为有了人才、技术和眼光这样的内核,我们国际合作的雪球才能越滚越大。”甘中学说。

新奥为什么能实现从技术引进者到产业输出者的转身

分析和梳理新奥国际合作的脉络,会发现一条与以往 “中国提供市场,外国提供技术和资本”模式截然不同的路径。

新奥在发展初期不排斥引进消化新能源技术,并与国外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科学和实验室技术的交流,增强技术储备;随后通过自主研发,形成自我的技术创新和独有的集成优势,并把“技术+产业+投资”反向输出国外。作为民营企业,新奥摆脱了“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惯性,而是把引进作为手段,把输出产业作为目标和愿景。

其次,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这些人类共同问题时,合作更是一种常态,用王玉锁的话来说就是“与其来个竞争对手,不如多个合作伙伴。”用吉姆·罗杰斯的话说就是“合作要优于竞争”,因为“合作与各国企业独自奋斗相比,能够大幅度提升技术创新速度和规模,共同促进减排工作的速度越快,过渡到低碳经济的成本就会越低。”

2011年8月30日,第四届美国国家能源峰会在拉斯维加斯拉开帷幕。王玉锁作为唯一受邀的国外企业代表,与美国副总统拜登、能源部长朱棣文同台发表主旨演讲。

30分钟的发言中,王玉锁就“天地人合一”的中国智慧指导下的“能源新常态”及系统能效理论和泛能网技术话题展开,用新奥多年的技术创新实践经验,结合美国西部地理环境特点,对美国未来可实施的清洁能源项目的经济收益做了详尽的数据分析和前景展望。这也是对其竞合理念的一次精彩阐释。

王玉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能源产业发展的构想。他认为,只有人与资源、能源“天人合一”,才能保持地球的碳平衡。

中美合作亦是竞合有道,内华达就是范例。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在美国进行10年规划,投资50亿美元,准备建设1400兆瓦的太阳能电站,一个300兆瓦的现代化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厂。同时,建设一个应用“泛能网”技术的生态社区。让内华达像拉斯维加斯一样,成为生态旅游胜地……

这种合作已经跨越了简单的“买”和“卖”,而是在共赢的基础上让资源和技术互为利用,“天人合一”。王玉锁举例说,在内华达州阳光资源丰富的11万平方英里土地上,大部分是沙漠和沙荒地,非常适于太阳能发电和养殖微藻。如果利用1%约1100平方英里的沙荒地养殖微藻,每年可吸收6100万吨CO2,相当于40个100万千瓦的天然气发电厂一年的CO2排放量,同时还能联产3300万吨的营养藻粉,相当于为每个内华达人提供6吨优质植物蛋白,或是6吨生物燃料。这种利用方式比在沙荒地上种草和土豆的经济性要好很多。

“我们与内华达州的合作更多的是互补,我们干的事情已经超出竞争的范围。例如,当地也有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那里的气候又热又潮,能发挥我们薄膜光伏产品的特殊优势,形成最好的配比。”甘中学说。

从经济方面分析,王玉锁说:“中国的直接对外投资(FDI)从2005年开始就出现快速增长趋势,预计未来10年,中国在全球市场的直接投资将达到1万亿至2万亿美元,美国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市场,如果美国的政策更加开放,中国的大量资金就会投到美国,帮助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到美国,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美国的创新精神,而新奥也致力于通过创新来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两者的精神十分契合。加上美国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前沿的科研技术和规范的法律体系,这对新奥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可以说,在两国高层互访的良好政治氛围下,新奥抓住时机在美国不断结交盟友、扩大合作版图,使原本仅限于企业间的合作延展为区域政府间的共同协作。这不论是对政府,还是企业,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2011年德班时间12月4日,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角”系列边会在德班国际会议中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首次在大会期间举行“中国角”活动。作为演讲人,王玉锁谈的是一个民营企业的责任。为什么中国民营企业能在新能源和环保领域有如此大的贡献和成果?他的答案有三:企业发展清洁能源嗅觉灵敏、发展清洁能源意愿强、发展清洁能源的潜力大。

这也是新奥这家民营能源企业最切身的感受。目前,新奥正积极以对国外项目进行直接投资为主,以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创新技术与商业模式输出为辅的模式,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形成国内与国外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通过技术创新,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输出,从产业引进到产业输出;通过先融入美国本土文化,再从中获取产业合作机会,新奥走出了一条全新的中国企业海外创业之路。

当以“世界的眼光和态度”进行战略思考,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联手打破技术壁垒时,国际合作就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和谐共生。

新奥在美国的创业故事正延续着精彩,而中美科技合作的故事更值得期待!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新奥集团 国际科技 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