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综合
  • 鄂尔多斯“煤变” 民企主动出击并购

鄂尔多斯“煤变” 民企主动出击并购

2012-07-30 10:00:36 民营经济报

因煤而“暴富”到人均GDP比肩香港的鄂尔多斯,曾经的风光行情已不复存在,当地政府确立了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方案。对于当地民营煤炭企业而言,无论强大还是弱小,兼并重组都是一次发展机会。

7月11日上午,一群煤矿工人拥进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物华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销售部总经理方平的办公室,询问方平他们4月份以来的工资为何还不发。

“我把钱都已经给了你们工头,不发是他的问题,不过我会协调的。”方平安慰工人们说。据方平介绍,由于市场不景气,他们矿从6月21日就给部分工人放了假。公司是去年在响应市政府兼并重组政策整合三家煤矿新组建的,目前产能300万吨。近日,公司正在和准格尔旗一家煤矿谈判,对方拥有21平方公里的煤田。

“吃下这家煤矿,我们的总产能就能达到500万吨以上,但目前的市场导致资金紧张,兼并也就成了问题。”方平表示。

据《华厦时报》报道,来自鄂尔多斯市煤炭局的消息称,该市煤矿兼并重组到6月底已经基本完成任务,但企业法人代表等变更还需要一段时间。全市煤矿数量目前是306座,其中101座在正常生产,其他受市场影响都是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根据《鄂尔多斯市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方案》,去年鄂尔多斯市首批确立了神华集团和伊泰、汇能、伊东、满世、乌兰、蒙泰、特弘7个当地民营企业为八大兼并主体。对这些主体企业,确立了每个集团不低于5座的整合目标。继首批确立的八大整合主体后,鄂尔多斯随后又相继公布了37家整合主体,其中,国有能源集团占到近一半,另外一半则都是民营企业。

然而,由于过去的过度开发和过度耗资,鄂尔多斯政府目前财政很紧张,自从去年底房地产走入低谷后,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就剩下了煤矿,煤矿现在又有三分之二停产或半停产。

政府财政资金捉肘见襟的同时,在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所收税率很高。

据嘉信德煤业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冀中能源(000937,股吧)和武媚牛煤矿的交易金额是8.6亿元,但仅交易税就交了8000万元。

【转型故事】

伊泰集团:延伸产业链

煤炭与物流是相互关联的行业,煤炭业的重组必将对物流业产业影响。内蒙古最大的民营煤炭企业伊泰集团早已在尝试投资铁路中尝到了甜头。目前,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准东铁路有限责任公司100%股份,持有内蒙古呼准铁路有限公司75.67%股份。此外,伊泰集团参股新包神铁路、准朔铁路等多条铁路。

而更让外界羡慕的是,伊泰股份旗下的两条铁路盈利均达亿元。据伊泰股份2011年财报显示,在其各大板块中,运输营业收入达5.5亿元,营业利润率高达49.3%。2011年,伊泰准东铁路公司净利润达2.37亿元;伊泰呼准铁路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达1.06亿元。

如今在伊泰集团内部,其控股的煤运专线直通其几大核心矿区,并通过煤运专线东连大准、大秦线,西接东乌线,北通京包线,南达神朔线,形成了良好的内部运输网络。煤炭运输专线的运营,受惠的还有当地的煤炭企业。神华、满世等企业也通过准东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运输。

武媚牛煤矿:主动求变

在有些煤老板看来,兼并重组是一次绝好的发展机会。原武媚牛煤矿老板郝彦兵就瞅准了这一机会,去年成为鄂尔多斯市第一家被兼并的矿企。

武媚牛煤矿成立于2006年3月,煤田面积4.83平方公里,资源储量1.08亿吨。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一直在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恰逢2011年内蒙古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大潮,当时的武媚牛煤矿,年产仅210万吨,要成为兼并主体还有距离。郝彦兵便主动出击,去年1月就开始与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谈判合作。2011年2月,冀中能源与郝彦兵共同注册成立了鄂尔多斯市嘉信德煤业有限公司,郝彦兵以武媚牛煤矿采矿权和实物资产1.4亿元进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冀中股份以现金6000万元进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注资完成后,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人民币。同时,郝彦兵任嘉信德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

双方合作后,达成了很好的合作协议,即以嘉信德煤业有限公司为主体,以郝彦兵的信息及人脉优势,共同出资整合内蒙古地区的煤炭资源,进一步提高双方在该地区拥有的煤炭资源量,拓展双方的合作空间。嘉信德煤业公司已于今年2月底取得了兼并主体资格,并成功兼并了张大银、盛鑫、乾新、泰生等5个煤矿。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