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等回答记者提问。万钢特意乘坐了科技部的电动汽车前往参会,引起了记者们的浓厚兴趣,话题也自然集中于科技在防治污染方面的作用。
对于这辆电动汽车,万钢告诉记者,科技部有两辆国家支持的电动汽车,“一辆是比亚迪,一辆是首汽的。今天我坐这个车来,很有感慨。”
万钢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公共交通使用多,个人使用少。“我们是按照公交优先来实施的。2009年开始推广的时候就是公交领域,比如公共汽车、出租车,再如各类公务车。由于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充电桩的建设等,个人使用增长要慢一些。前两年基本上还没有个人应用,这两年快了,现在已经有4400多个人使用,而且今后发展会更快。”
万钢介绍,到去年12月,全国有27800多辆新能源汽车,其中80%是公交车。按照各地发展的规划,到今年3月底将达到39000辆左右,但还是以公交为主。“今后坚持以公交推广为主,因为一辆公交车要抵40辆小轿车的发展,所以解决公交问题,特别是城市内的公交问题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同时我们要推动新能源汽车在私人领域的应用。”
由新能源汽车谈及大气污染防治。万钢表示,“十二五”规划刚启动的时候,我国就启动了一个蓝天工程,解决火电厂、锅炉、汽车尾气排放,以及餐厨排放的问题,他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比如我们能不能给油烟机加上过滤器。”
谈到大气污染,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闫傲霜告诉记者,北京市与科技部等部门开展了共同研究,希望提出一个首都蓝天行动计划,同时筛选全世界范围内各种先进技术和成果,用于北京的污染防治。
闫傲霜说,“但是我想主要还是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作调整。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以为防治大气污染作贡献,同时要借助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大力推动公交出行,轨道交通建设要加快。万部长今天专程乘坐电动汽车到会场来,也是想用实际行动来验证,告诉大家一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