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新标杆争创一流(组图)

2009-09-22 11:44:37 中国石油报

井下102队施工现场绿色环保井井有条

上世纪70年代,206队员工冰天雪地维护井口

 敖古拉采油队新员工现场培训 

大庆油田抓典型、立标杆,基层建设的水平越来越高。从会战时期的西水源、油建十一中队,到现在的中十六联合站、敖古拉综合采油队等一大批基层建设的标杆层出不穷,带动了全油田几千个基层队你追我赶地争创一流

刘备战班组 就要当个好工人

在大庆油田,有一个班组明星云集,熠熠生辉,它就是刘备战班组。这里既有新时期好工人、中央企业劳动模范朴凤元,也有曾获大庆油田优秀共产党员、集团公司优秀青年等多项殊荣的好班长刘备战,2009年6月,他们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刘备战班组是大庆油田物资集团让胡路仓储公司机械一队一个修理班,1971年3月组建到现在,已由最初的3名修理工发展为技术工人14名,主要承担公司内部推土机、装载机、抓管机等各种类型40台套的大型机动车辆、设备的维护保养及修理工作。38年来,这个班组秉承光荣传统,铸牢“干是千斤顶,学是螺丝钉”的班魂,共修理车1.8万多台次,设备的出勤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年节约创效2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推土机等工程机械的特种螺丝拆装工具、发动机部件拆装工具等30多项设备修理技术发明和革新。2009年8月,这个班组新发明——刹车活塞拆装器,不仅入选了油田革新成果展,还被大庆油田科技博物馆收藏。

刘备战班组坚持文化立班,坚定“就要当个好工人”的信念,积极推行“6S”管理,采取“互查互评”等方法,把班组打造成车间窗明几净、工具锃明瓦亮、资料齐全规范、文化气息浓郁的新型班组。2009年3月,大庆油田党委和大庆油田命名该班组修理工人朴凤元为“"新时期好工人”,并以班长刘备战的名字命名该班组为“刘备战班组”,并把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精神概括为“好工人”精神。

中十六联合站 永远做油田精品

永远做油田精品,是大庆油田采油一厂三矿中十六联合站的核心理念。1997年11月,这个站投产不久,一些建设质量问题相继出现,成为大庆油田普遍关注的“中十六联现象”。面对挫折,中十六联党支部提出了“永远做油田精品”的发展理念,带领员工开始了由伤心站、丢人站到样板站、精品站的打造过程。一年后,中十六联浴火重生,质量达标率、一类设备率等10项指标全部达到100%,生产管理达到无泄漏站标准,一举捧回大庆局样板站的奖牌。

如今,精品意识成为全站员工的自觉行为,融入到了每名员工的言行举止。全站每天填写的6个记录本、12张报表、1700多个数据,字迹工整,如出一人,“人人仿宋体,全站一支笔”,点滴的日常工作都渗透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对他们的影响。集团公司“百面红旗”扛回来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捧回来了,中十六联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新时期。

铸造精品站,先育精品人。面对创建百年油田的新形势,中十六联永远做油田精品的信念始终不变,执著地创新发展的劲头始终不减,超越自我的意识始终不退,向着创建“学习型的组织、和谐的集体、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最先进的基层单位”的目标迈进,培育出了追求一流、勇于超越的进取型班子、旗帜型党员和知识型员工。今天的中十六联,班前会上嘹亮的自创站歌,接听电话的文明用语,军事化的内务管理,站区行走二人成列、三人成行的军人作风,蓝与绿交相辉映的花园式站区,处处体现中十六联生机勃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南八联合站 大庆油田“好八联”

镌刻着“石油战线新八联,胸怀伟业创百年”的安全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整齐的泵房排列在平安路两旁,苍翠挺拔的松柏,见证了她的进步与成长。她,就是大庆油田的好八联——大庆采油二厂南八联合站。

南八联投产于1985年10月,是一座油、气、水、电高度集中的综合型联合站。建站初期,干部员工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南八联提出“克服困难、创造辉煌”的口号,实现了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目标,为大庆油田联合站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上世纪90年代,由于油田二次加密井的大面积开钻和投产,南八联作为油田最大的联合站,外输生产任务日益繁重。这个站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岗位要求”为目标,重点加强班子建设、党支部建设和员工队伍建设,推行“四个一”培训计划,培养出以唐丽宏为代表的省部级青年岗位能手及厂级以上技术能手12人,“全站通”15人,岗位操作明星23人。

近年来,南八联提出了“明天靠我去创造”的核心理念,推行“计划—实施—验收—总结”四步工作法,制定《员工行为规范》,开展“创建高品位八联”等活动,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打造了具有南八联合站特色的安全文化,创新了联合站4E管理法、岗位事故应急联动链、星级班组互动等管理模式,使全站各项工作保持了较高的管理水平。近年来,南八联合站先后获得全国、省“安康杯”竞赛优秀班组、大庆油田功勋集体、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北十五联合站 永远追求新起点

大庆采油三厂第五油矿北十五联合站建于1998年10月8日,主要担负油田北部408口油井的原油脱水和聚驱含油污水处理任务。11年来,站党支部坚持传承“三老四严”作风,深化发展基层站队文化,永远追求新起点,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质量指标始终优于油田样板联合站标准。

建站初期,一名女工在给电机刷漆的过程中,电机壳一条凹槽部位漏刷。站党支部抓住这件小事,发动职工深入开展大讨论。大家感到,漏刷一条凹槽,漏掉了严细的作风,漏掉了主人翁责任感。这件事让全体职工懂得,今天的工作永远是明天工作的基础。由此,“今天永远是起点”这个核心理念应运而生.近年来,为进一步挖掘它的内涵,他们把这一理念细化为“三无四有”、“事不过夜”和“三不放过五做到”,形成了“我靠北十五联生存,北十五联靠我发展”价值观,不断向文化管理迈进。

实践中,这个站坚持把文化理念融入生产管理全过程,引导员工“把平凡工作做精,把日常工作做细”。如今,文化理念成为软约束,培养和锤炼了全站职工自觉从严的过硬作风,员工自主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累计巡检23万余次无一漏检、化验8万3千多次无一差错、填写各类生产报表5万9千多张无一涂改,安全生产无事故。2005年荣获集团公司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被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称号,并评为油田公司“基层建设十大标杆单位”之一,同时被命名为“永远追求新起点的联合站”;2007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党组织。

敖古拉综合采油队 扎根外围献石油

翻开大庆采油九厂敖古拉采油作业区敖古拉综合采油队的创业史,荒原、黄沙、板房历历在目。1990年10月成立以来,这支地处偏远外围油田的采油队,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群星争辉创一流、扎根外围献石油”为目标,积极探索基层队标准化建设新途径,创出了外围“三低”油区连续8年稳产7万吨的奇迹。

创业之初,这支采油队住的是四面透风的板房,吃的是硬邦邦的干粮,喝的是土井水。在联合站尚未竣工、管线没有铺设、不具备投产条件的情况下,他们不等不靠,在井口安装了水套炉、架起了高架罐,使油井提前投产。

投产以来,敖古拉综合采油队坚持开发上精雕细刻,管理上精益求精,形成了“"群星争辉,永创一流”的敖古拉精神,独创了“三清、四及时、五对扣”、“三级管理法”等成功经验,推动采油队从达标队一步步迈向金牌队三连冠。2000年起,步入大庆油田功勋采油队行列。

世纪转换,千年更迭,新时期,敖古拉综合采油队率先实施了点项管理、文本化及专业化、单元化管理,有效激活了用人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逐步实现了效益最优化,创出全厂单井综合用人最低水平,为现代石油企业班组管理探索出了作业区管理新模式。2004年,荣获大庆油田功勋集体荣誉称号。2006年,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被大庆油田评为“基层建设十大标杆队”,被油田党委命名“新区创业明星队”。2009年,这个队被集团公司党组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

井下作业102队 玉门组建 大庆建功

大庆油田井下作业102队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1201钻井队,1960年从玉门油田来大庆参加石油会战,主要担负油田油水井压裂施工任务。1964年更名为井下作业七队,1987年更名为井下作业102队。

作业102队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培育形成了以进取、奉献、求实、创新、敬业为核心的“硬七队”精神,在大庆油田脱颖而出,成为生产队伍中的一面旗帜。曾被石油部、黑龙江省委命名为“"井下作业硬七队”、“攻坚啃硬、奋发大干的硬七队”"。曾获集团公司“百面红旗单位”和大庆油田“金牌队”七连冠和“功勋集体”、“基层建设标杆单位”等殊荣。

2009年,作业102队积极推进精细管理模式,打造精品工程;坚持推行干部承包工序责任制,严把质量关口;坚持以师带徒“传帮带”活动为载体,把“硬七队”的精神传承下去,让精湛的技艺留了下来;坚持“岗位无隐患、操作无违章、施工零缺陷、责任保安全”的工作理念,严格执行存在隐患不开工、方案不清不开工、设施不全不开工、不穿劳保不开工的“四不开工”制度;始终坚持“一切为了油田健康”和“施工一口井,创造一片绿”的环保理念;推行“用户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的“八无、四满意”服务标准和服务目标,从而实现了“四个一样规范”,即边远地区与繁华地区施工一样规范,没有特殊要求的井与有特殊要求的井施工一样规范,没有人检查与有人检查施工一样规范,效益低的井与效益高的井施工一样规范。

贝16作业区 呼伦贝尔立标杆

“我自愿投身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石油会战,传承大庆精神,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这是一份刻在海塔盆地上的誓言。为了这份誓言,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海塔石油勘探指挥部的全体将士义无反顾,奔向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这其中,就有贝16作业区的139名干部员工。

贝16作业区于2003年7月份成立,地处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贝尔苏木(乡)境内。2004年2月10日,大庆油田发现井——贝16井正式转交该作业区管理,6年来,这个作业区以改革管理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安全环保为前提,以资源节约为己任,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扎实推进油田持续有效和谐发展,保持了良好的企地关系,安全环保、生产管理、和谐建设等各方面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重天。截至2009年9月,这个作业区由一口井发展为油、水井119口,油田管理面积5平方公里。累计生产原油51.7万吨,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9年,贝16作业区紧紧围绕海塔指挥部“1085”会战奋斗目标,会战奋斗目标,扬传统,塑形象,承铁人伟业;拓业绩,展风采,建绿色油田,大力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活动,坚持"油地共建、互利双赢"的基本方针,确保油地关系健康和谐发展,为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油田持续发展,再做贡献,再立新功。

采收率实验室 一路超越一路行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实验室成立于1965年,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提高采收率工程技术中心,主要从事大庆油田三次采油等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近年来,采收率实验室以为国分忧、为油奉献为己任,形成了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涌现出了“新时期铁人”王启民、集团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伍晓林为代表的新老三采技术专家。

“三超”精神是大庆油田科技工作者身上体现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时代精神。在它的引领下,大庆油田实现了三次采油领域的五大转变,有力地支撑了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三次采油年产油量已连续7年超过1000万吨,占油田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2007年,全油田开始工业化推广应用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截至2009年5月,已投入区块47个,总井数1.3万多口,累积产油1.2亿吨。

2009年6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大庆油田,在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实验室,总书记指着墙上的条幅高兴地说:“你们提出的‘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很有气魄,希望同志们继续弘扬这种精神,瞄准更高目标,攻克更多难关,使大庆油田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发挥更大作用。”采收率实验室承担国家、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和油田重点科技攻关科研项目218项,已有16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局级科技进步或技术创新奖,12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庆油田泡沫复合驱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海拉尔录井队 科学勘探的眼睛

中国石油录井行业唯一一个“百面红旗”单位是大庆钻探地质录井一公司海拉尔录井队,主要担负海拉尔盆地及木察格地区的油气发现和油藏评价任务。1985年以来,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为海拉尔油气勘探开发做出贡献,成功地树起了“大庆录井”的品牌形象,被誉为科学勘探的眼睛。

面对海拉尔盆地极其复杂的地质构造情况,他们发扬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千错万错录井数据不能错”的质量理念,坚持做到“"不放过一项差资料,不原谅一个小毛病,不容忍一个差不多”,真实准确地采集好每一项资料。2001年,海拉尔录井队扎根条件艰苦的呼伦贝尔草原,担负起为大庆油田寻找接替储量的重任,相继获得了贝302井、贝16井、德112-227井等重大井筒油气发现,历史性地推动了海拉尔盆地勘探开发进程。

近3年来,海拉尔录井队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海拉尔盆地条件的录井工艺,把井壁取心、气相色谱等新技术运用到录井工作中,把勘探录井技术应用到开发录井中,确保在断陷型盆地发现每一层油气显示,为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如今,海拉尔录井队已连续多年被中国质量协会石油分会评为“石油企业用户满意服务明星队”,并获得大庆油田公司“功勋集体”、“十大标杆单位”、“科学严谨的录井队”等荣誉称号。截至2009年9月,这个队累计完成900余口井的录井工作量、100余万米的录井进尺、17.2万余层油气显示的精确发现,采集资料合格率、油气显示发现率、取芯层位取准率、资料上交及时率均达到100%。

采油206队 永远有更高的追求

大庆油田采油三厂一矿采油206队始建于1964年9月,截至2009年9月,已累计生产原油1345.7万吨。多年来,面对进入特高含水期的萨北开发区,队党支部结合基层建设实际,提出了“永远有更高的追求”这一理念,向着制定了“筑坚强堡垒,建铁人队伍,创最佳业绩,当行业一强”的目标奋勇前进。1998年至2000年连续三年夺得金牌“三连冠”。

2004年,针对采油队人岗最佳匹配难、激励约束考核难、材料成本控制难等实际,他们探索实践了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引入内部市场调节机制,推行员工岗位竞聘,激发基层管理活力。

2005年以来,这个队坚持用“三老四严”带队育人,着力锤炼作风过硬的员工队伍。他们将“三老四严”具体化为“资料讲全准、责任讲精心、技术讲精通、管理讲精细”,并以此教育规范约束员工。全队职工做到了责任讲精心,做到严不懈怠、事不过夜、资料讲全准,做到做不走样、取不失真、技术讲精通问无差错、做无失误、管理讲精细,管不跑粗、细不漏点,年年超额完成油气生产任务。

2009年,206队凭着过硬的作风,实现了10年没损坏一个中尾轴、没损坏一台变速箱、没堵过一口油水井。先后荣获黑龙江省先进党支部、大庆油田功勋集体、大庆市劳动模范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2006年,被大庆油田评为基层建设十大标杆单位,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大庆油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集体。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标杆 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