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美石油之争

2009-10-15 10:30:51 FT中文网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石油人约翰·保罗·盖蒂(John Paul Getty)的名言“温顺者终将继承地球,但他们拿不到矿产权利”显然可以轻易地翻译成汉语。尽管中国对全球能源资源的强烈渴求并非什么新鲜事,但自从2005年中海油(CNOOC)对优尼科(Unocal)提出带有政治色彩的报价被拒绝之后——成全了雪佛龙(Chevron)——中国基本上就不与美国大型企业正面交锋。经济衰退似乎改变了这种情况。
  
最新的引爆点是在加纳——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在该国签署了购买一个大型离岸油田股份的协议,价值40亿美元。中海油可能试图提出更高的报价,尽管埃克森美孚并非弱者,但它不可能与一家拥有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隐性支持的买家竞争。更重要的是,埃克森美孚将不会基于地缘政治关切、而只能从财务回报的角度竞争。同样的情况,适用于中国收购尼日利亚数个离岸油田少数股权的更为大胆的计划——其价值接近加纳协议的10倍。
  
计算中国石油储量,必须远远超出该国业已庞大的石油公司的账目。向巴西、俄罗斯和委内瑞拉提供逾400亿美元贷款以换取未来的石油供应、国有公司直接收购其它开采商,以及承诺在安哥拉等国建设基础设施,这些都让中国获得了数十亿桶的未来产能。加上在伊朗和苏丹等无赖国家——美国公司不可能在这些国家竞争——的巨额支出或承诺,中国在确保石油供应方面的政治优势非常明显。
  
现在中国还有经济优势。中国领导人越是意识到自己累积的美元储备是一种消耗性资产,眼下承诺或支出美元就越有意义。如果中国对美元的担心成真,那么多花钱只是旁观者的印象而已。就像经济繁荣期间昏了头的并购银行家一样,激进的假设可以证明高得离谱的价格是合理的,但达拉斯或纽约的算盘不同。不管美国石油巨头的财务设想可能多么乐观,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永远都不会得出负数的资金成本。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中美 石油 石油储量 美孚 雪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