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矿难国。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08年,中国煤炭产量27.16亿吨,占全球产量的42.5%。同年,我国煤炭工业生产死亡总人数3210人,占全球煤矿死亡人数的70%左右。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外,美国作为世界第二采煤大国,2008年的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为29人,而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甚至实现了多年煤矿开采零死亡率。在这些国家,采矿业已成为最安全的行业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煤炭生产大国先进经验,有助于治疗我国的矿难顽疾。
英国
英国煤矿工人的死亡率从2002年至2008年,实现连续多年为零。
多层次严密监管
英国健康与安全局媒体部新闻官约翰逊·摩根今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英国是世界上矿难事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因为我们有严密的安全监管机制,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层次监督管理。”
约翰逊·摩根介绍说,英国的煤矿安全规定,煤矿经理必须有煤矿井下工作经历,必须通过安全和相关知识考试。如果因忽略安全法规而造成人员伤亡,煤矿经理可能被逮捕入狱。此外,每个作业时段井下都必须有一个副经理负责现场管理。曾经有一位煤矿副经理就因为值班期间在家中聚会醉酒被告上法庭,最后入狱服刑。
政府官员电话“曝光”
约翰逊·摩根告诉记者,英国的全国煤矿委员会制定了完整的“巡视员”制度。每个煤矿都有一名政府安全巡视员,他们对所在矿区煤矿的粉尘、排水、噪音等进行监督。一旦巡视员认为某一煤矿有潜在的安全问题,或对环境造成危害,他们有权勒令煤矿停业整顿。
此外,一些民间机构对煤矿的监督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英国工会联合会,负责矿业工人的劳动健康与安全监督,并代表他们的利益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一旦发生事故,要确保会员和工人获得足够的赔偿。每年出版的《英国煤矿指南》,详细描述英国煤矿的现状,还专门把政府负责安全和环境的部门和官员的名字、电话等一一列出,以便公众有效“监管”。
美国
美国十分重视新技术的推广和采用,先进的技术大大降低了煤矿安全事故,实现了 “高产量、低伤亡”。
危险采掘机器代劳
美国矿业协会媒体部海外联络副主席卢克·波波维奇今晨告诉法晚记者,美国煤矿广泛采用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模拟、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煤矿挖掘中的意外险情,也可以帮助制订救险预案。危险的采掘工作大多无需工人爬到井下,而是用机器代劳,美国煤矿工人中绝大多数都是操作设备的技术工人。
最新设备每月公布
卢克·波波维奇介绍说,美国煤矿中推广各种新设备,美国矿业安全与卫生局下属的技术认证中心是专门对煤矿新设备进行质量检查和认证的机构。通过技术认证的产品,每月都在网上的产品目录中更新公布。机械化和自动化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工人数量,同时就减少了可能的遇险人群。“当然,制定严格的法律也是煤炭安全的重要保障。”卢克·波波维奇强调说,美国国会于2006年夏天通过了一项新的综合性《矿业安全与健康法案》,这部法案规定,要经常对矿业经营者进行安全检查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尽管规定最高刑罚只有5年,但实际却很严密,尤其考虑到了煤矿可能‘应付’安全检查、检查人员不负责任以及设备安全性等各种情况。”卢克·波波维奇说。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大煤炭出口国,煤炭安全生产举世闻名,自2003年起,全国煤矿开采实现了“零死亡”。这一切都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文化的灌输。
3页纸安全考试 得满分才能下井
据《人民日报》此前报道,澳大利亚煤矿安全法规的头一条就是:“财富再多也抵不上一条命。”
澳大利亚法律规定,每位煤矿工人下井前须对井下安全注意事项、安全器材配备、禁带物品、下井人员血液酒精含量标准,以及如何遵章作业、听从安全人员指挥等现场生产情况进行3页纸的考试检查,得到满分者才能下井工作。
据当地媒体报道,工人下井前还要领取矿灯和救生设备,按要求作下井前的登记,写下姓名、矿灯号和救生设备号,安全官员在一旁监督,任何马虎都休想从他们的眼皮底下溜过。
在澳大利亚的煤矿安全文化中,员工扮演了重要角色。员工有法律义务在安全环境中工作,如果不按规定对自己采取保护措施,或发现潜在险情不报告,就触犯了法律。他们大量参与公司的安全监督和管理。
任何员工只要发现工作环境有不安全因素,就有权当场停止工作。安全文化已经嵌在澳大利亚每个业内人士的脑子里了。
德国
德国是世界上煤炭和褐煤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煤矿工人今天仍旧沿用传统的问候方式:“祝你平安出井。”历史上,德国也经常发生矿难,但如今德国的矿山安全闻名全球。
政府出资设学校 学满3年才当矿工
据德国《经济周刊》报道,德国政府将教育培训作为预防煤矿事故的根本性措施。在德国,由政府出资设立职业学校,培养矿工。此类学校学制3年,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理论外,有20%的时间进行实地训练。
由于国家在教育上的高投入,德国从根本上提高了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较好地解决了人的不安全因素。
新华社记者郑汉根曾到欧洲最深的煤矿——德国北部伊本布伦煤矿采访,他撰写的通讯《直面德国煤矿安全生产》证实了这种说法。
文章中说,“伊本布伦煤矿所有的矿工都经过了至少3年的矿业学校的学习。在正式成为矿山职工之前,他们必须通过矿山组织的集中安全生产培训。在工作中,他们还要定期接受培训。伊本布伦煤矿还通过各种可能措施动员矿工积极履行安全职责:不断开展有趣的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长期无事故的矿工将获得加薪等。”
南非
南非是世界著名的矿业大国,采矿业是支柱产业。据报道,南非的采矿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矿工绝大多数为半熟练和非熟练工人。尽管如此,南非煤炭事故死亡率却逐年在降低,多年来未发生过一起瓦斯爆炸事故,而成为世界上煤矿安全生产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研发瓦斯抑爆技术
“煤矿井下瓦斯火灾、瓦斯爆炸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突出灾害。”北京科技大学矿山安全专家蒋仲安教授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非研发出一种主动型抑制瓦斯煤尘爆炸技术,曾被评为全球最先进的阻燃抑爆技术。“主动抑爆对于预防矿难发生非常重要,如能将局部的瓦斯浓度消灭在小空间、小能量的初期,就不容易发展成大事故。”蒋仲安介绍说,我国和南非的矿山安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类似,并且瓦斯浓度的控制标准也相似。我国为了借鉴南非先进抑爆技术,曾先后多次组织人员赴南非就煤矿安全管理进行考察。
蒋仲安解释说,即使一旦发生瓦斯爆炸,采取先进的抑爆技术也可以减弱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威力,从而扼制冲击波反射和次生爆炸。南非这一先进的抑爆技术能够在毫秒级别的短时间内,以特定的阻燃介质形成抑爆屏障,阻断瓦斯爆炸反应链,变被动抑爆为主动阻断,从而有效地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波兰
波兰是一个小国,但在煤炭工业方面却是世界先进国家之一。波兰的矿井煤层储藏较深,各煤矿均有不同程度的瓦斯和煤尘危害,为保证安全生产,1954年,波兰政府作出决议,将负责劳动安全的监察机构从产业部门独立出来,成立最高矿业监察局,以加强矿山安全监察。
每个矿井设救护站
据波兰采矿动力部提供的资料显示,长期以来,波兰对矿山救护工作极为重视,根据有关法律,每个矿井都要设立救护站,救护队员人数按井下人数确定,低于500人的不少于15人;501-2000人不少于50人;2000人以上的在80人以上。
救护队员每年要进行6次培训和演习训练,每次1周时间,都有专门的课题,首先进行常规体检,然后进行体能测试,再进行忍受高温、高湿环境耐力试验,同时对理论、规程、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并考核。
波兰业内人士说,大学学历是矿长必备的条件之一,各矿总工程师必须由采矿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矿长和总工程师上任前必须经过最高矿业监察局考核与考试,考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课程,成绩不合格者绝不能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