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水电
  • 陈雷在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

陈雷在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

2010-02-23 09:31:18 水利部

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水利部部长 陈 雷
(2010年2月22日)

 

同志们:

新春佳节刚过,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60周年,回顾光辉历程,展望美好未来,共商治江大计。首先,我代表水利部,向受到表彰的奉献治江工作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江委全体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治江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江河,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治江工作。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长江水利委员会,从此开启了长江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的新纪元。60年来,长江委广大干部职工秉承“团结、奉献、科学、创新”的光荣传统,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牢记神圣使命,认真履行职责,推动治江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治江思路不断丰富发展。长江委成立后,坚持把防治洪涝灾害作为首要任务,提出以防洪为中心的“三阶段”治江方略,开展大规模治理开发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长江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为指导,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新时期治江思路,提出加快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流域综合管理四大体系建设,推动治江工作迈出新的步伐。

二是流域规划体系逐步健全。先后完成了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及汉江、金沙江、嘉陵江、澜沧江、怒江等重要支流综合规划,编制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河道治理规划、河道采砂规划、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水利血防规划以及流域水利发展规划等,形成了以流域综合规划为龙头、专业规划为骨干、专项规划为补充的流域水利规划体系。特别是在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长江委率先完成修编任务,规划成果已通过水利部预审,为推进新时期治江事业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流域防洪能力明显增强。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和“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下游协调”的原则,推动沿江各地开展大规模防洪工程建设,特别是1998年长江大水以后,长江中下游3500多公里干流堤防全面整修加固,重要堤防隐蔽工程顺利完成,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充分发挥长江防总和流域机构的重要作用,加强水文监测,科学指挥调度,与沿江各地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战胜了1954、1991、1998年等历次特大洪水灾害,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水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充分发挥勘测、规划、设计、科研、监理和建设等方面优势,积极参与流域重点骨干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建成了三峡、葛洲坝、丹江口、隔河岩、五强溪、江垭等一大批控制性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相继开工,流域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等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基本形成,流域供水能力达到1944亿立方米,水电总装机容量超过1.32亿千瓦,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26亿亩,通航里程达到7.1万公里,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有力支撑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五是流域水土资源保护得到强化。近年来,长江委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以保障流域饮水安全为重点,不断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和取水许可水质管理,建立了覆盖流域地表水体的水质监测站网体系,提出了国内首个纳污能力核算成果——三峡库区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加大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流域水质状况总体稳定,干流水质逐步好转。加强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功实施长治工程,实现水土流失面积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积极开展水生态修复,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等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六是依法治水管水深入推进。加强流域管理法规建设,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办法等流域性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相继出台,为依法治水提供了有力支撑。积极推行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试点,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妥善调处水事纠纷。强化涉河建设项目管理,严格实施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洪水影响评价等制度。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流域机构中率先实行窗口服务,开展专家评审与行政审批分离试点,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

七是团结治水局面更加巩固。充分发挥流域机构的重要作用,积极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的水事关系,创新流域管理模式,不断巩固团结治水的良好局面。认真落实水利部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合作备忘录,建立健全河道采砂管理跨部门合作机制,统一步伐、协调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有效维护了长江河道正常采砂秩序。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建立了由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与地方政府组成的“1+5”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探索信息互通、协商合作、责权明确的流域综合管理机制。

八是长江委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持科技立委,承担大量国家和部委科技创新项目,攻克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300余项。水利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水利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流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利电子政务等一大批水利业务应用系统相继投入运行,全江118个中央水文报汛站在全国率先实现自动报汛,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注重人才培养和实践锻炼,涌现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院士、大师、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国际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三届长江论坛。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扎实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团结和谐、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日益浓厚。

六十载辛勤耕耘,一甲子春华秋实。60年来,治江事业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融汇于全面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历史进程,在万里长江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骄人业绩,谱写了灿烂绚丽的治水篇章。特别是三峡工程基本建成,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夙愿;长江中下游干堤修完修好,构筑了一道“水上长城”;洞庭湖、鄱阳湖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实现了从人水争地到人水和谐的历史转变。长江委6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流域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团结治水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结果,是长江委历届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是一代又一代长江水利人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

回顾过去,治江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未来,治江事业任重道远。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上海、武汉和重庆为核心的长江经济带,是未来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治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情况频发多发,洪涝、干旱、台风、咸潮等灾害影响加重,生态与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流域水资源条件明显变化,对治江工作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随着一批流域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江湖关系发生深刻调整,工程累积影响逐步显现,开发与保护、兴利与除害、水调与电调等矛盾日益突显,对治江工作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江委要按照保障防洪安全、合理开发利用、维系优良生态、稳定河势河床的总体要求,坚持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的基本原则,着眼于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带来的流域防洪形势、水资源条件与江湖关系新变化,统筹开发与保护,兼顾兴利与除害,强化综合管理,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确保永续利用,让长江更好地造福人民。

第一,要加快实施流域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坚持给洪水以出路,建立和完善以堤防为基础,三峡工程为骨干,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水土保持相统筹,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全面提升长江流域防御洪水灾害的能力。当前要抓紧开展长江中下游河段近期治理,加快实施重点河段崩岸治理,维护长江河道特别是荆江河段的河势稳定。积极推进长江河口综合整治。加快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建设,着重抓好城陵矶附近约100亿立方米洪水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对洞庭湖、鄱阳湖等进行综合治理,开工建设一批具有较大防洪作用的控制性枢纽工程,扎实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建立洪水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继续推进长江上中游、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西南诸河等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实施坡耕地治理,完善水土流失监测体系。扎实做好水利血防工作。

第二,要积极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着力提升水利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加快建设泽渝、兴蜀、滋黔、润滇等重点水源工程,积极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逐步建成以大型水源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为骨干,中小型蓄引提调工程相配合的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确保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供水安全。科学合理有序开发长江上游和西南诸河水能资源,加快骨干水电工程建设步伐。深入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加快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加大干支流通航河流航道的整治力度,合理安排港口码头建设,不断改善通航条件,提高航运能力。

第三,要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需水管理为核心,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积极推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取用水管理制度,在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方案的基础上制定水量分配方案,全面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以水功能区管理为载体,建立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排污入河许可等制度,加强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水源区、河口地区等重要区域,汉江、湘江、嘉陵江、岷江和沱江等重要支流以及太湖、巢湖、滇池等重要湖泊的水质监测与保护。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工农业和城市节水,努力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

第四,要切实加强流域水利工程科学调度,积极构建河湖连通水网体系。进一步加强流域内水利水电工程和各类引调水工程的调度管理,完善三峡水库调度方案,优化蓄水期下泄流量及使用条件,降低蓄水对洞庭湖、鄱阳湖区水位影响。加强三峡水库与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群联合调度,合理确定水库蓄水和泄水过程,科学制定水库蓄水时段和水位动态控制方案,发挥水库群在中下游防洪、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保障中下游地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深入研究流域内河湖、河库、河网、水系连通的实现途径,加快实施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等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着力构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实行调水引流、多源互补、丰枯调剂、以清释污,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和保护水生态环境。

第五,要着力强化流域水行政管理,大力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水资源、水能资源、水域岸线、水工程建设和调度运行管理。充分发挥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加强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合作机制的作用,加强长江河道非法采砂打击力度,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确保长江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建立健全省际水事纠纷议事协商制度,有效化解和调处省际水事矛盾。

第六,要扎实抓好长江委自身建设,不断夯实流域管理基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强化技术管理和基础研究,围绕流域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和科技攻关,着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深入研究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切实加强水文泥沙和河道观测,科学分析研究水沙关系演变规律,提出对策和措施。按照流域机构新“三定”规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深化内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水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为治江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志们,60年治江辉煌业绩已永久铭刻在新中国治水丰碑上,新时期治江实践的壮丽篇章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努力开创治江工作新局面,再创新的业绩和辉煌,为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长江水利委员会 陈雷 水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