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全国政协委员陈进行:深化改革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4-03-06 13:58:12 新华能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最大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已经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容量饱和等瓶颈。包括灰霾天气在内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我们本身所依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密切相关,这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必须进行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建设生态文明,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还必须保持一定的合理增长速度,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能源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举足轻重,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资保障,既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热力与动力,又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经济社会关联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龙头产业、基础产业、战略产业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能源消费总量还将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作为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年发电量超过5.32万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发电量都已位居世界第一。由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限制,尽管我国大力发展清洁新能源,但今后一定时期内以煤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仍然无法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对我国生态环境形成很大压力。

如何在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同时,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呢?从能源行业角度来说,应该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节能降耗和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等污染治理,加大工作力度,制定和实施治理行动计划;一手抓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着眼全局,确保完成“十二五”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指标,到2020年初步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生态文明。

——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过快增长

初步统计,2013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37.6亿吨标煤,距离2015年40亿吨标煤红线只有2.4亿吨空间。这意味着,2014、2015年均能源消费增量必须控制在1.2亿吨标煤之内。因此,必须以提高能源效率为主线,保障合理用能,鼓励节约用能,控制过度用能,限制粗放用能。要下大决心化解产能过剩,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切实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

——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促进能源结构优化

2013年雾霾在我国大范围爆发,全国民众痛感环境恶化之苦。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及时研究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经过5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5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因此,全社会、全领域、全过程都加强节约,采取有力措施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努力用合理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重要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把环境治理同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同创新驱动发展结合起来,突出抓好重污染城市治理、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减排、高污染行业及重点企业治理、冬季采暖期污染管控等重点工作,努力走出一条以治理污染促进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民生改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新路子。要密切跟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执行情况,督促各地落实目标责任,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

——以全面加强资源节约为突破口,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必须在全社会、全领域、全过程都加强节约,采取有力措施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努力用合理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降低1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这是硬任务、硬指标,必须确保完成。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要抓主要领域,盯重点企业,实施重大工程。要加快完善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效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行能效领跑者制度,切实把能效提上去,把排放降下来。深入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重点污染源治理行动,继续推进节能改造、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等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加快电源结构调整,促进能源绿色发展

从源头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抓好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

一要加快能源利用强度大,经济发达地区电源结构调整。经济发达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沿海地区是我国电力能源主要消费市场,应从以下方面加快电源结构调整:一是加快以高参数、大容量、高效机组替代现有老、旧、小、低效机组,提高煤炭转换利用效率,提高煤炭洁净燃烧水平。减少经济发达地区一次能源的直接燃烧利用,提高电能利用比重,减少污染排放;二是在综合考虑气源可靠性与项目经济性、环保补贴强度的前提下,根据区域市场消纳能力,适当发展清洁高效的燃机项目;三是加强海上风电统一规划,在充分考虑风电的清洁环保外部性基础上,合理确定海上风电项目的电价,提高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加快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步伐,尽快形成海上风电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电源替代和结构优化。

二要加快推进西南水电基地建设,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我国西南地区既是水电资源富集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推进西南水电基地建设既可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可再生能源,又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我国面临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与能源消费需求增长双重压力下,目前西南水电开发秩序不尽合理,应按照公平竞争原则,适当调整开发主体,选择有技术、资金、管理等优势的电力企业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同步加快大渡河、雅砻江、澜沧江、金沙江等水电资源开发,尽快启动怒江梯级水电开发,适时筹划雅鲁藏布江开发。

三要推进沿海核电开发建设。由于核电是高负荷因子、大功率密集型能源,是煤电有经济竞争力的替代电源,且具有低排放特点,是我国未来可持续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应鼓励和安排具有实力及相关经验的大型发电集团参股东部沿海核电开发,培养其核电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能力并获得核电项目开发资质,尽快使大型发电集团具备主要甚至独立承担核电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能力。
四要加快西部煤电一体化能源基地建设,提高煤电集约化发展水平。建设集约发展的大型煤电一体化基地,改变我国现有煤炭跨区域大规模调动、分散利用的格局,利用特高压输电技术,改输煤为输电,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煤炭转换效率,减少损耗,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减少排放。应加快西部煤电一体化能源基地规划,鼓励具有建设、运营、管理大型煤电一体化项目经验与实力的大型发电集团尽快在西部煤炭富集区和产区建设一批技术先进、经济高效、低排环保的煤电一体化能源基地。

——以健全法律法规、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必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充分认识深化改革是能源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尊重市场规律、加快探索创新,用改革创新解决能源事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强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理顺改革总体顺序,找准改革切入点和突破口,不失时机推进电力、油气、煤炭改革。

(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陈进行)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陈进行,改革,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