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新能源汽车发展需尽快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

2014-09-16 08:42:38 人民政协报
  “目前,我国汽车年产量已突破2000万辆,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带来就业、税收都是很大的,前景非常光明。但从部分企业的自主创新方面来看,还有一定的差距。”9月13日,在湖北襄阳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与改善城市环境”主题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首席教授胡树华的一席话引起了全场与会者的深思。

作为汽车产业专家,胡树华在武汉理工大学期间曾担任国家汽车创新工程课题组组长,主持过科技部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研究。他建议,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更要走自主发展的道路,要搞自主创新,因为“这是世界趋势,大国地位需要,历史教训使然”。

胡树华认为,我国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规模、结构、效益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与欧美几个汽车强国相比,我国汽车产业相对比较分散,自主品牌相对弱势,自主技术也相对较少,一些企业的知识产权还掌握在外资手里。

“从宏观历史战略与政策考察,我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三:规模化战略没有确立,自主战略没有深化,引进战略没有创新。”胡树华表示。

他建议,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中央层面成立领导小组,联动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同时成立改革小组,改变不适应市场要求的行业现状。

“没有国家领导,高铁不会成功。在新能源汽车处于幼稚阶段,成立国家领导小组非常关键。”胡树华说,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我国汽车产业目前正处在走向世界的崛起阶段。然而,面对世界汽车产业集中化、技术高新化、经营全球化、生产精益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汽车产业仍然是低水平的内向发展,缺乏自主创新、掌控未来的能力,需要刻不容缓地在技术、人才、品牌等方面加大创新发展。

在他看来,国家汽车创新工程,就是围绕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组织官产学研大联合,抓住汽车技术转型换代的契机,依托已有的汽车技术基础和高新技术优势,通过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科学的组织管理,动员全国的科技力量和有效资源,协作攻关、重点突破,以抢占新一代汽车技术的制高点,抓住新一轮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主动权。

胡树华认为,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的实施要点可概括为:“一个小组”,成立国务院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领导;“二个平台”,依托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制定实施专项计划的管理平台,依托一汽、东风和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单位和研究院所成立创新小组联动攻关的技术平台;“三大重点”,突出新一轮汽车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新网络三大领域重点攻关;“四个支撑”,设立国家、企业、社会多方投入的专项资金支撑,实施政府采购、百姓支持的市场支撑,广泛引进人才、产学研结合的人力支撑,依靠国资控股、民营企业的制造基地支撑。

除了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胡树华还建议:一是制定汽车产业创新规划;二是强化中方合作控股的权力,建立自主创新体系;三是引入民营资本,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四是产品企业区域三级示范,全面推广使用新能源车;五是从政府采购到全民意识购买自主品牌车。

探索中国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模式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充电设施较少与不便。传统有线充电技术是目前的通用技术,但高压快冲有征地建设专用充电站的需求,成为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无线充电有以下特点:一是占地较少———可不新征土地,利用现有路面和开放式停车场,在确保防盗防损与兼顾安全的前提下改建为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同样的投资能建设更多充电位、服务更多新能源车辆;二是车不增重——减重运力,节省购车成本;三是充不动手———全部无人值守运作,节省运营人力,安全可靠;四是路不白跑———杜绝因往返充电站的空驶里程,所有电力用于线路运营;五是电不过放——在线补电模式,最大可能让电池组处于浅充放工作模式。

建议:希望中央政府能够加大对充电设施引入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等创新尝试给予有力的支持。必须依靠创新,才能破局。创新有风险,有阻力,政府的初期支持与帮助意义重大。

政策的导向性 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意义重大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兴旺喜人的局面,主要是政府的大力支持,颁布和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扶植和优惠政策。分析表明,政策的导向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之所以出现了好于以往的发展态势,也是因为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相关政策的积极引导。

但有些地区对国务院文件(国发【2012】22号)精神的贯彻落实还不到位,有的地区支持力度还不够大。希望尽快行动起来,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国务院精神和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及相关鼓励政策。

同时建议,各地都在制定和实施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希望由相关部门牵头,制定全国统一的充电装置接口技术法规标准,从而解决目前存在标准不统一、品牌与品牌之间不兼容等问题。在尽快研究考虑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支撑体系的同时,按照循环经济的概念,加快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回收利用问题,避免出现电池污染的严重后果。

立足产业发展规律 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如何使襄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区域优势走向全国优势,我认为需要从三点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一、推动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必须立足于标准先行。纵观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各大厂家竞争的核心就是标准话语权。从这个层面上说,标准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命门。谁能在标准上抢得先机,谁就是下一个王者。

二、推动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必须立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车不是简单地将燃油发动机换成电动机,而是在研发、生产、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彻底变革,核心就是由单一的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方向发展。当前,汽车产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产品故障经常出现,而依靠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可以大幅度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稳定性。

三、推动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必须立足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只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才能有效保证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建议国家加大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和培训力度,培养更多专业质量管理人才,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健康快速发展。

做大做强 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导向和襄阳发展的实际,襄阳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是在2016年进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期,2020年形成年产10万辆以上的生产基地和市场。”湖北省襄阳市委副书记、襄阳市市长别必雄说。

按照襄阳市的规划,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建设中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关键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为战略定位,坚持“两纵三横”的发展方向,争取在2015年形成以东风新能源商用车基地为核心板块,以地方和合资企业新能源乘用车、专用车为发展板块,动力电池、驱动和控制系统多元发展,充电及充电检测设备等开放发展的发展格局。

在别必雄看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襄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两纵三横”产业形态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了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基础。

据别必雄介绍,目前,襄阳市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电动客车、纯电动环卫车已经产业化,产能可达5000辆,随着二期项目推进,产能可达3万~5万辆。另外,襄阳市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产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如动力电池初具规模,驱动电机和控制系统板块发展迅速。

“当前,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起步期向发展期转变的‘拐点’和关键阶段。为抢抓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难得的发展机遇期,要加快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做大做强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别必雄说。

别必雄表示,接下来,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平台,完善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壮大产业规模。

“要完善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服务措施。”别必雄表示,一是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二是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支持;三是完善新能源汽车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四是加强新能源汽车人才保障。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