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风电建设被誉为“酒泉奇迹”

2010-04-06 08:53:16 兰州晚报

 


风电奇迹“吹”动酒泉转型

从玉门市第一个风电场起,至今酒泉风力发电已发展了14年。2009年更是飞跃发展的一年,酒泉开建世界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近日,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力图勾勒出酒泉风电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酒泉风电是经过专家长期论证才上马的

●发展风电产业,使酒泉开创了工业发展的新途径

●风电给酒泉财政带来巨大收益

背景资料

大规模的风电及配套产业投资和建设,有力的拉动了酒泉的投资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2009年,酒泉市投资增长90.97%,其中风电及其制造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总投资的62.96%,财政收入增长107.4%,是历年来前所未有的。风电项目集中的肃州区、玉门市、瓜州县,投资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同时,酒泉市制造业迅速崛起,快速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也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

诞生篇 风电基地多方论证才上马

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南临祁连山,北望马鬃山,浩瀚的戈壁与两山之间形成“峡谷”。受地形和季风的影响,境内的瓜州县,年平均风速每秒达3.7米,最高风力达12级,被称为“世界风库”,而瓜州县以东的玉门市则被称为“世界风口”。这两地与阿克塞、金塔、敦煌等市县和肃北马鬃山镇等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可开发量约在4000万度左右,是国家划定的风能资源丰富区。

记者了解到,瓜州最冷的时间有90天,最热的时间有50天,雨量极少。瓜州民间有句话:“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据瓜州县志记载,瓜州县无风日极少,全年有1/3的时间刮8级以上大风,最大风力达12级。自古以来,大风如脱缰野马,破坏绿洲,吞噬家园,长期困扰和影响着瓜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怎么将风转化成能源是瓜州县及酒泉市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

瓜州百公里外的玉门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石油长子”、“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数十年来,玉门先后向克拉玛依、大庆、胜利等20多个油田和上海、兰州等炼油厂以及北京、西安石油学院等兄弟单位输送石油人才近12万名,支援各类石油设备4000多台(套)。然而随着玉门油田的枯竭,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的工业重心向外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当地石油资源的逐步枯竭,玉门工业重心开始向外迁移,先后有2.5万名油田职工及其家属近6万人迁往吐哈油田或酒泉市等地。油田生活区开始迁走的2002年前后,玉门市围绕油田服务的53家地方支柱企业陆续亏损、破产,导致玉门市区70%的人员下岗。2003年,玉门油田“下山工程”正式实施,玉门市区人口由原来的11万人锐减至3万人。

怎么办?往哪发展?成了摆在玉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最大难题。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成为玉门市工业转型打出的第一张牌。1996年,甘肃省第一座试验风电场——洁源风电场开工建设,并于次年成功并网发电。在玉门确定资源转型后,2005年又引进外资建立了大唐低窝铺风电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如今玉门戈壁荒漠上已耸立风机335座,装机总容量达31万千瓦,累计发电约9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创利税1亿元。

酒泉市发改委副主任、酒泉市能源办主任吴生学告诉记者,目前玉门和瓜州是风电集中开发最多的两个地方。酒泉全地区风能资源的理论总储量为1.5亿千瓦,可开发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风能资源可开发利用面积近1.5万平方公里,1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均在每平方米250-310瓦以上,年平均风速在每秒5.7米以上,年有效风速达6300小时以上,年满负荷发电小时数达2300小时,无破坏性风速,对风能利用极为有利,适宜建设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场。

与国内沿海、东北地区及内蒙、新疆等风能较丰富的省份相比,酒泉市风能资源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气候条件好,有利于风力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由于地处内陆,受地形及季风影响,风力冬春强、夏季弱,与水电互补性强;风速年际、年内变化较小,主风向稳定,无台风等破坏性风速;境内干旱少雨,相对湿度较低,不含盐雾,适宜风电机组的建设和全年运行。风电场面积大,建设条件好。目前,酒泉市规划的多个风电场都位于戈壁荒滩上,地势平坦开阔,可利用面积大,不占耕地,没有移民安置等问题,土地成本低,适合风电场连片开发建设。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风电设备运输。规划的各风电场均分布于兰新铁路、敦煌铁路和国道312线两侧。至于电网接入方面,除了区域内已建成的110千伏、330千伏线路,目前规划实施的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贯穿,适于连片开发大型风电场。

吴生学表示,酒泉建设风电是经过专家长期论证以后,如此多的优势才促使酒泉风电上马的。

成长篇 风电建设被誉为“酒泉奇迹”

1996年3月,在玉门市“三十里井子”的戈壁上竖起一杆几十米高的风机塔筒,由甘肃洁源风电有限公司先行投资建设的风电场开工。当年6月,引进4台丹麦NTK300千瓦风机机组、总装机1200千瓦的风电场建成投产,填补了酒泉市风力发电产业的空白,也开创了甘肃风电开发的先河。

记者了解到,酒泉市风电发展从1996年起步,经历了三个阶段:1996年至2003年为试验阶段,该阶段建成装机2万千瓦;2004年至2006年为起步阶段,至2006年底建成装机11万千瓦;2006年以来,酒泉风电基地建设进入了大规模快速发展阶段。

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多次深入酒泉考察调研,提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目标,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在国家和省上的关心支持下,酒泉完成了全市风能资源调查评估和开发规划,规划到2015年,建成风电装机1271万千瓦,2020年建成风电装机2000万千瓦(远期规划达到4000万千瓦以上)。同年1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在酒泉开展世界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及配套电网工程前期工作。2009年8月8日,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380万千瓦工程正式开建。

“一台风力发电机转一圈能发近一度电,产生0.5元的经济效益,而且不会产生任何污染,是典型的清洁能源。”甘肃洁源风电公司玉门风电场的工作人员表示。七墩滩是玉门市的12个天然风场之一,也是开发最早的风场。包括七墩滩在内的12个天然风场,处在祁连山和马鬃山之间,宽阔没有任何阻挡的戈壁沙滩形成著名的“世界风库”。专家预测,玉门市的12个天然风场蕴藏着220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潜力。

酒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风电科吴国成科长则对记者表示,2009年是酒泉风电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风电装机突破200万千瓦,风电装备制造销售收入也突破50亿元大关,被誉为“酒泉速度”和“酒泉奇迹”。酒泉风光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已引进风电装备制造项目22个,其中:已建成投产7个,正在建设的项目3个,生产1.5兆瓦的风机500台、3.0兆瓦的风机2台、叶片120套、塔筒1013套,完成风电装备制造销售64亿多元。其中:肃州区完成50.3亿元,玉门市完成5.53亿元,瓜州县完成8.5亿元,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崛起,也带动了酒泉肃州区餐饮、住宿、物流等第三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仅运输风电装备的车辆,每天就有500多台。

 

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每日甘肃网循环经济在陇原专题


远景篇 酒泉从农业向工业转型

如果按照酒泉市风电机组满负荷发电2300小时计算,1000万千瓦装机年发电量达230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煤炭920万吨,每年减少粉尘排放69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9700吨。同时也给酒泉财政带来巨大的收益,2008年酒泉市财政总收入为21个亿,2009年酒泉市财政总收入为45亿。

据酒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风电科吴国成科长介绍,过去,农业在酒泉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工业发展的速度也比较缓慢,规模都比较小,产业体系也不健全。发展风电产业,使酒泉市开创了工业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发展风电,带动风电装备制造,建立了一个独特的完整的大规模的工业产业体系,有力地推动了酒泉市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以目前国家每千瓦风电1万元的平均投资成本计算,到2015年酒泉市仅风电投资就达到120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投资在150亿元左右,风电及相关联的千万千瓦级配套电源建设,将促使酒泉市年均经济增长10%以上。

据介绍,酒泉新能源基地建设将为中国计划在2020年实现15%清洁能源的目标作出重大贡献。酒泉市规划到2020年风电装机2000万千瓦、光电1000万千瓦。与其相比,占全国清洁能源风电装机的20%、光电装机的50%。

记者3月22日从酒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目前酒泉风电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去年8月8日,酒泉风电基地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至目前,在2008年已建成风电装机51万千瓦的基础上,2009年新增装机169万千瓦,现累计建成风电装机220万千瓦,达到了前13年总和的3.3倍,目前部分风电已上电网供给周边城市,在建的风电装机规模316万千瓦,二期工程755万千瓦风电场规划也已经完成测风和初步可研,具备了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风电生产对生态环境几乎毫无影响,被称为“蓝天白煤”。

问题篇 被批为“形象工程”酒泉喊冤

就在酒泉建设风电基地的同时,质疑声也不间断见于报端。2008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姜久春曾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甘肃拟建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将受以下几点因素影响:老化的电网承受不起、发电设备生产技术有瓶颈、电网电量调度也非常棘手,他对此项目表示担忧。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工信部副部长苗圩点名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为“典型的形象工程”。近日,在记者采访时,一位酒泉市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酒泉市政府大部分工作人员都知道了苗圩的言论,非常不满他的言谈。”

3月12日,在甘肃代表团结束下午的小组讨论时,酒泉市市委书记李建华对记者表示对此“不评价”。随后在记者的追问下,他语气带着些许怒意地对“形象工程说”回应了一句:“开玩笑!”而玉门市市委书记詹顺舟则表示他很难理解苗圩副部长所说的话。

在酒泉风电产业投资的部分企业老总,都对质疑持反对意见,他们纷纷表示,作为一个新型产业,在发展中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在所难免,他们对酒泉风电产业的投资和发展前景很有信心。

3月22日,吴生学对记者表示,这么大的建设,而且建设速度很快,有质疑是正常的,目前“风电外输和大功率风机叶片”曾是制约酒泉建设“陆上三峡”的两大瓶颈,利用风能资源相对集中的河西走廊建设“陆上三峡”,是甘肃省委、省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后做出的重大决策,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一些专家的质疑看法他们也随时在关注,但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看,这些问题并未影响到这项重大工程的实施,随着技术发展,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吴生学说,首先是电网脆弱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去年就已正式发文批准我省开展酒泉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配套的750千伏电网工程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就可以解决电网脆弱问题。目前正在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建设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建成后可向国内任何一个地方输送电源。随着中航惠腾风电公司等大型企业的加入,到2010年,酒泉市将形成年产风机1000套、叶片1000套、塔筒1000套的生产能力,完全可满足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的设备供应,实现风机总装与叶片制造的本地化。

同时吴生学对记者表示,他当时对苗圩说法感到很意外,他欢迎苗圩副部长来酒泉进行实际调研,玉门三十里井子最早有4台发电机组。每台300千瓦,从1996年到现在十多年时间它们都在正常运转,目前风电在酒泉飞速发展,技术进步和革新层出不穷,直到目前,酒泉风电建设比想象的要好,而且一年比一年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工信部副部长苗圩点名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为“典型的形象工程”,酒泉市政府也很重视,在3月11日和12日,酒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连续在酒泉市政府网上贴出帖子,对酒泉风电项目一些问题进行回答,间接地回应苗圩的说法,在记者检索时,这些帖子在酒泉风电基地专题内仍然存在。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酒泉 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