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旬开始,鄂尔多斯、榆林等产地煤炭市场由于民用煤冬储期的到来,销量增加、价格稳步小幅增长、部分停产煤矿逐渐复工,产地市场率先回暖。进入10月,大型煤企上调港口下水煤价格,直接带动环渤海指数连续2期大幅上升。另一方面,今年以来下游电厂等需求至今仍并不乐观,港口库存尽管有所下降,但即使在大秦线检修期间,去库存效果仍并不明显,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路耀华介绍,我国煤炭生产、消费出现10多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需求不振。在此情况下,此轮煤炭市场回暖势头是下一轮价格增长的前奏,还仅是昙花一现?
◎内蒙古煤炭交易市场:我们认为,国内煤炭市场正在展现出从“价格止跌”到“价格相持”、再到“价格回升”的阶段性运行特点。首先,随着自今年8月份开始陆续出台的限制煤炭产量、抑制煤炭进口等多项削减供给、帮助煤炭企业“脱困”政策措施的逐渐显效,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倾向逐渐缓和,国内煤炭价格终于在今年9月底、10月初止住了此前长达9个月的跌势,甚至出现了价格小幅回升,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运行;进入第二阶段之后,在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包括煤炭消费在内的能源消费不断收缩,而水电出力快速增长对火电生产的抑制,加剧了煤炭消费低迷状况,迟滞了供求关系进一步好转和煤炭价格回升的进程,并且未来一段时期,仍将面临来自电力企业当前超高煤炭库存的压力,“价格相持”阶段仍将延续;我们预计,随着一系列相关“脱困”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和推进,随着冬季消费高峰的到来和水电出力下降,国内煤炭市场有望在今年12月份迎来“价格回升”的第三阶段。
◎安志远(大智慧阿斯达克通讯社)尽管需求持续低迷,但是政府限产以及对煤矿超产的严厉打击,也会让煤炭供应持续减少,对煤炭市场的回暖起到一定支撑作用。能源局近日出台《关于调控煤炭总量优化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严肃处理在建违规项目,已开工的违规项目一律停建,已经投入生产的违规项目一律停产。如果违规项目得到停建、停产,煤炭产能得到限制,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将进一步得到缓解。
◎丁志雄(瑞茂通期货部经理):首先需求方面,10月中下旬以来,总发电量企稳、水电环比大幅退出,所以动煤市场需求季节性回暖,负荷环比向好,从历年季节性来看,后续继续向好是大概率,其次库存方面,今年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夏季需求遭遇滑铁卢,旺季不旺,库存持续累积,目前库存也仍在高位,压制下游补库意愿,供应方面,今年四季度最大的不确定在于供应,主要是政策性因素干扰较大,进口和自产两块供应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就目前情况来看,矿区限产执行方面,国企执行相对好,地方矿执行力度较弱,进口方面,近期的进口低迷主要是受进口利润和进口煤优势长期处于低位所致,个人认为政策暂对进口影响不大。总体而言,需求环比弱好转,就当前政策力度来看,供应减少较缓慢,四季度预计是去库存阶段,价格上涨力度不会很大,政策执行力度对四季度行情影响比较关键。
◎马俊华(山西智诚达能源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现在煤市只能说止跌企稳,距离回暧和转为下一轮增长还为时过早,主要原因是需求低迷。10-11月,受治理雾霾和APEC会议影响,煤炭的需求会再受制约,前景堪忧。
◎王挺(内蒙古远兴能源有限公司)煤炭市场变化影响因素较多,供需、政策、运输等等环节都有,只看需求端未好转但需求还在,从近期出的一些政策来看限制供给、限制进口、调节供需、为煤企减负等都算是些短期利好,同时也能说明政府已经看到煤炭业的问题了,长远看供需矛盾将会慢慢被调节、吸收。四季度除传统旺季因素外,大煤企年底还有一波长协合同签订博弈期,煤电双方肯定是一个台一个压,煤企这块大企业领涨,再加限产政策配合一下应该多少还能涨点,况且5500的卖500以下确实是资源浪费。长期看供需矛盾、大经济环境、房地产等不确定因素很多,再观察。
◎罗琳(宝城期货):当前,虽然需求依然不振使得煤价继续弱势维稳,但随着大型煤企限产效果逐渐显现、煤炭进口关税调整减少沿海地区煤炭进口量、天气转凉北方陆续进入供暖期等利好因素逐步积累,后期动力煤价格延续反弹的可能性偏大。总体来说,我们对动力煤四季度走势是谨慎看多。我们判断四季度动力煤价格相较于三季度末可能会有 5~10%的上涨空间。虽然煤炭行业协会提出期望沿海动力煤价格恢复到 0.1-0.12元/大卡,即环渤海 5500大卡的价格达到550-660元/吨,但是我们认为即便限产能够带来供求略为偏紧的情况下,煤炭价格想要达到550-660元/吨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发改委这次拯救煤市的目的是让其脱困,而不是振兴。通过限产限进口来托底煤市的措施会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只是托而不举,煤价在550元/吨以上继续上涨拥有较大阻力。煤炭行业整体的寒冬还远没有结束。
◎谢远超(万达期货动力煤分析师)我对今年的市场看法比较偏中性:整个冬储行情的价格基本上维持在515-530这个区间,目前处在冬储行情的起始阶段,在大环境需求不给力的情况下,能维持不跌走平已经算是不容易的了,但下游的需求不提高上来的话,今年的限产也仅仅起到将超产能的量降下来,不影响下游正常接货的顺畅性,所以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供应紧张问题,没有供求面的矛盾,价格也只能维持在一个区间的小幅波动,不会造成大范围的连续涨价,像去年的刻意为之今年就不好使了。市场后期走势重点看三个方面应该是大方向:1、限产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将造成短时段的供应偏紧,刺激煤价企稳小幅上涨,这是它的功劳;2、国家四季度GDP的回暖,在经过第三季度的低迷之后,国家是否出台小幅度的刺激政策来稳定市场,将直接刺激下游电力企业的能耗;3、电力企业、供热企业的用量情况,关注下游去库存的情况;外加一个小因素:今年的冬天来的有点早,貌似还挺冷,是不是能提高供暖的能耗带动下价格企稳起到点作用还待考证。
◎陈天宇(山西汾渭能源咨询有限公司)目前受国家政策影响,煤矿减产效果明显,而且进入冬季供暖时期,北方地区煤炭采购有所好转,带动了上游价格的上涨,涨幅也比较明显。其次政策对进口煤限制在进入10月份也有了显著成效。这也给国内煤市场带来了利好。这一系列利好因素也促使了近期港口煤价的上涨。但在各种利好因素面前,下游的实际需求疲软成了最大的利空因素。供需的不平衡一直是近几年煤炭市场的关键问题,需求面的不改善市场是无法真正的回暖。煤价上涨时期只剩下黄金的两个月,煤企在依托政策利好的背景下极力上涨价格,也是为明年煤电合同谈判打好基础。但在需求弱的情况下煤价大幅上涨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个人认为港口煤价在年底之前会有30-50元的涨幅,12月份之后按照往年惯例煤价会开始下跌。
◎王小平(内蒙古联创集团采购部经理)是昙花一现,还是平稳过度?关键还是要看供需关系是否平衡,同时还要看政府政策引导调控。首先政府是否能真正下大力度执行好限产政策;其次是对进口煤的政策是否放开宽松。从上游生产线能真正出煤运转的煤矿数量并没有明鲜较大的恢复生产,仍然(如鄂尔多斯地区)还是维持今年以来在生产的矿点运转。如果政策真正按设计能力销售限产,那现在的煤价在年内肯定不会再回落掉价,最多也只是保持平行,或者还应该有小涨的趋势,当然这主要是看政府怎么调控实施了。
◎关大利(中宇资讯煤炭分析师):近期这波展涨价行情,主要还是三方面拉动:第一,冬季日益临近,下游用户需求提前冬储,所以拉煤积极性较前期有所提升;第二,近期政策面的支撑。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救市政策,包括限产、控制进口煤等,都给了国内煤企不小信心。第三,年底牵扯到新一年的煤电合同谈判,目前低位价格不利于后期谈判。煤企有较强的调涨欲望,而且当前机遇下不调整,后期再涨价难度较大,所以目前各地煤企尽量抓住当前机遇,上调了产品价格。
◎曾浩(汾渭能源煤炭分析师):预计四季度中国动力煤价格料将上涨30-40元/吨,但全球煤价尚未见底,还有继续下跌的可能。曾浩强调,与2013年四季度耗煤高、库存低情况正好相反,今年第四季度,中国煤炭行业面临耗煤低、库存高的局面,价格上涨幅度不会很大。煤炭限产后的煤炭产量仍高于实际消耗,产能仍然过剩,近期发布的煤炭救市政策仅稳住了现在,但透支了将来。明年中国煤炭市场将面临资源税调整,税费清理,煤炭运输改革等多重挑战,都会压低国内煤炭成本,或使煤炭价格降低。
◎郭玉新(满世集团期货部):产地煤炭市场整体平稳向好,产地冬季取暖期陆续到来,在冬储煤采购活跃的带动下,产地市场煤炭销售略有所好转,对产地煤市带来较强支撑,内蒙地区整体产销率、库存量保持稳定,开工率略有回升,当前内蒙供暖已经开始,后续冬储的积极效应将回归稳。近期大秦线检减少了环渤海的调进量,产地库存量有所回升,山西政府近期在重点推进清费立税的相关工作,后续煤运“点装费”的退出,将减轻煤企的物流成本。目前产地煤价稳中有涨,除政策性利好之外,冬季取暖用煤的刚需对产地形成较强的支撑,但是下游需求恢复缓慢。 近日大型国有煤企带头减产已初见成效,但是在大宗商品全面过剩的大环境下,单独煤炭来看或很难根本性扭转过剩局面。当前煤炭各项救市政策实施治标不治本,短期内会给煤市带来信心,但是长期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高峰(兖矿集团 ):虽然目前国内动力煤市场看涨气氛浓厚,但笔者认为,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加大,沿海电厂发电负荷持续偏低,电煤库存仍保持较高水平。受楼市滑坡、内需及工业产出不振拖累,下游煤炭需求并未出现实质性回升,仅靠政策、季节性因素推动,本轮动力煤价格上涨的后劲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