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涛告诉记者,可燃冰有特殊的经济意义。可燃冰具有清洁特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清洁。赋存于海洋浅水生态圈,在高压下18℃时仍能维持稳定,分布于地球陆域的20.7%,海底的10%。储量巨大,其天然气总资源量约为1.8-2.1×1016立方米,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是陆地甲烷总量的3000倍。可燃冰分布广泛,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可燃冰共有100多处,获取宽样品的24处,大多数通过对地球物理资料的解释确定。
然而,可燃冰存在很大的开发难题,一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二是缺乏成熟的开发手段,三是缺乏有效的环保技术,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数十倍,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含量是大气中甲烷量的3000倍,如果开发不当,有可能引起海平面剧烈变化、海底地壳变形以及全球气候变暖。
张洪涛透露,可燃冰的开发技术是主要瓶颈,要克服它才可以进入商业性试采阶段,日本正在领头攻关,我国也正在进行相关的技术研发,不可低估它的难度。不过机遇难得,因为现在必然要发展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