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电力)今日(11月24日)起在香港开启上市路演,计划集资最高可达245亿港元。若此次挂牌成功有望跻身今年全球第五大IPO。
据财新记者获得的中广核电力销售文件显示,公司计划发行88.25亿股股份,招股价介乎2.43至2.78港元之间。以此计算,集资额最高可达245.34亿港元。此外,公司可授予簿记管理人不超过上述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全部行使超额配售权后,公司融资金额可达282.14亿港元。
销售文件显示,中广核电力将从即日(11月27日)至下周二(12月2日)进行公开招股,下月3日定价,10日于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发型架构方面,95%为国际发售,5%为香港本地市场发售。
中广核电力上市已酝酿多时,而由于其融资体量、央企背景及新能源概念,颇受香港资本市场热捧。中广核电力此前已经两次上调募集金额,由最初的10亿美元上调至20亿美元,而目前公布的集资金额已超过30亿美元。
“中广核的IPO火热的不得了,多家机构都在争当基石投资者。”一名接近交易人士向财新记者说到。
由于中广核电力的独特业务颇具吸引力,目前公司已锁定总发行股份的40%配售给18家中外基石投资者。其中包括新加坡主权基金GIC、国开行、中国信达、中国人寿、香港中电集团、高瓴资本、奥氏资本、惠理基金等。
李嘉诚旳港灯电力(2638.HK)今年1月挂牌,集资241亿港元,为今年至今香港集资最多的新股。若以上限定价,中广核电力有望取代港灯成为香港今年最大新股,并跻身今年全球第五大IPO。届时中广核电力市值将达1226亿港元。
中广核电力上市招股书显示,融资所得50%将用于收购台山核电额外41%的股权,27.5%为在建核电站的投入资本,10%用于开拓海外市场及提升其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7.5%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另有5%用于支持研发活动。
中广核电力此次上市由美银美林、中金及农银国际担任其首席保荐人。
中广核电力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核能发电企业,根据其招股书,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在运营的包括广东大亚湾在内的九座核电机容量达9416兆瓦,占中国在运核电机组总数的一半,总装机容量占中国核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9.3%。
中广核电力成立于今年3月,由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对核电业务进行重组改制,并联合广东恒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同成立,三者持股比例分别达85.1%、10%和4.9%。
中广核电力母公司中广核集团注册成立于1994年,截至2012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持股82%、广东省政府持股10%、中国核工业集团持股8%。贺禹于2010年起担任集团董事长。
目前中广核集团的三大业务板块中的其中两块已实现赴港上市。其中铀矿资源资产——中广核矿业早在2003年8月就已在香港挂牌。旗下可再生能源平台中广核美亚(1811.HK)也于今年10月刚刚登陆港股。
而彼时香港资本市场就已经展现出对“中广核”概念的热捧,中广核美亚在香港公开发售共获得556倍超额认购,冻结资金约996亿港元,是港股今年冻结资金第二位高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