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综合
  • 国家电网运用“二分法” 打造品牌传播新途径

国家电网运用“二分法” 打造品牌传播新途径

2014-12-03 08:43:38 中电新闻网

国家电网公司明确提出“实施品牌引领战略,打造公司软实力”的战略部署,品牌建设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服务和保障公司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当前,“国家电网”品牌建设面临着一个基本矛盾:规模实力和管理水平的迅速提升与超越一般企业的责任境界尚未得到有效表达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迫切需要改变“自说自话”的传播方式,开拓“国家电网”品牌传播的新途径,为社会公众输出一个“可靠可信赖”的责任央企品牌形象。

运用品牌传播的“二分法”,突出电网工作在感觉和现实上的巨大反差,催生社会公众的情感价值,赢得尊重和理解

功能价值认识有限、情感价值严重缺失

社会公众对品牌功能效用认识有限。“国家电网”提供的是面向社会公众的普遍供电服务,从消费者角度来看,由于缺少关注或缺乏引导,对于电力这种商品的认识基本还是停留在其原始功能属性上,没有认识到由于社会进步和技术创新,电力这种商品在内涵和外延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例如,用电智能化所带来的家居生活“质”变、电动汽车在支持“低碳”出行方式中的重要作用等。

社会公众对品牌情感效用几乎缺失。电力是需求弹性极低的商品,质量好坏、价格高低基本无法改变社会公众的消费需求和选择。这极易造成消费者认为供电服务的提供与改进完全依靠垄断企业单方面的自发行为,与消费者的诉求几乎没有联系,缺少了诉求也就缺失了其本应有的情感效用。另外,由于供电服务链条的特性决定了客户接触点部分只是“冰山一角”,大量幕后危险、艰苦、高技术的工作没有“台面展示”的机会,社会公众会误以为供电服务是简单和轻松的工作,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认同。

创新运用品牌传播的“二分法”

安全与危险

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将超高压巡线工80米高空作业、带电作业人员深处危险的工作环境、供电抢修工人与自然灾害争分夺秒等画面,与安全可靠电力供应所带来生产、生活的平静、和谐、有序进行鲜明对比,突出公众的安全用电感觉与电网工人的危险作业场景的强烈反差,暗示电网工作是一般人“干不了”的工作。

幸福与艰苦

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将电网工人在午夜零点检修、抢修工人在污浊不堪电缆沟中排除故障、电建工人在荒郊野外艰苦施工等画面,与老百姓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受家庭电气化所体现的温馨生活场景进行鲜明对比,突出公众的幸福电气化生活与电网工人的艰苦作业场景的强烈反差,暗示电网工作是一般人“不想干”的工作。

简单与高技术

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将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电力调度中心和变电站运行、直升机和机器人巡检线路故障等画面,与简单的家居电器使用、便捷的缴费过程进行鲜明对比,将电网工作在公众潜意识中的“简单”与现实的“高技术”形成强烈反差,暗示电网工作是一般人“不会干”的工作。

无作为与负责任

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将奥运和世博保供电、抗冰抢险、户户通电、电力希望小学等画面,与奥运和世博盛况、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受捐助小学生安心学习等进行有机结合,将电网工作在公众潜意识中的“无作为”与现实的“责任感”形成强烈反差,暗示电网工作是一般人“干不好”的工作。

将“四种议题”有效融合、在品牌传播中强调价值分享

四种“议题”简要分析

公众议题: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公众随之成了公众议题的设定者,扩大了对部分公共领域的议题设置范围,目前的公众议题更多地是涉及个体、企业等相对于“强势政府”的“弱势群体”。

媒体议题:媒体主宰公共议题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媒体议题越来越偏向迎合公众的口味,能够被持续追踪和再发现的公众议题是媒体最为关注的。

企业议题:“公民化”倾向强调了企业作为“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新媒体环境逼迫企业时刻被公众聚焦,导致企业危机骤增。目前,以“社会责任”为主的企业议题逐渐成为企业平衡媒体、公众的主要手段。

政府议题:政府议题主要集中在报道民生成就,尽量避免介入媒体、公众与企业的多方纷争,以免惹火烧身。主要采取无为式监管,即除特定内容外,不对公众舆论、媒体议题进行有效监管。

运用“议题管理”传递企业“想传播”的信息,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价值分享

发现四种“议题”的契合点。企业议题之所以会被社会公众所关注,是因为它和公众的切身利益有关系;之所以会被媒体所关注,是因为它被公众关注、具有矛盾呈现和深入挖掘的特点;之所以会被政府所关注,是因为它关乎百姓民生,道出了政府想倡导的社会治理思想。目前来看,企业特别是垄断央企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作为四种“议题”的契合点是最佳选择。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国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