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在维也纳举行。会议决定维持3000万桶/日的产量配额不变。该组织表示,当前世界经济仍持续复苏,预计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6%,高于2014年3.2%的水平,因此,世界石油需求有望保持增长。
基于此,当前的油价水平既有助于世界经济发展,又能够使生产者获得相应收入来满足上游投资。在此情况下,未来世界石油市场供应形势,以及欧佩克策略会如何调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为什么需要欧佩克减产来平衡市场?
今年以来,尤其是上半年尽管利比亚、伊朗等主要欧佩克产油国原油供应减少,但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原油产量快速增加,使得世界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经合组织商业石油库存持续攀升,由今年初的25.66亿桶提升至9月底的27.21亿桶,增加了1.55亿桶(相当于57万桶/日)。
其中,今年三季度石油库存涨势加快,增加近80万桶/日。进入四季度,这一趋势仍在延续。因此,如果不减产,将使明年上半年世界石油市场继续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中国石化联合石化公司预计,2015年一季度将供过于求超过60万桶/日,进入二季度需求淡季,供过于求或超过100万桶/日。因此,供应过剩将导致石油库存继续上涨,同时,国际油价将继续震荡向下寻底。
为什么欧佩克没有做出减产决定?
在当前世界石油市场供过于求,国际油价大幅回落的情况下,欧佩克主要成员国中部分成员国积极呼吁减产,主要包括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伊朗等,而沙特、阿联酋和科威特等产油国则更倾向于由市场来自行调节供需平衡,尤其是作为欧佩克最重要产油国的沙特,明确表示不会减产。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沙特不减产的主要动因是从其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考虑的。长期以来,美国是沙特原油的重要出口市场,占沙特原油出口份额约20%,美国原油进口份额17%左右。因此,在北美非常规油气革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这一市场份额成为沙特面临的重要挑战。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美国在原油进口量持续下降的同时,原油进口集中度将越来越高,到2020年从加拿大进口份额达70%,进口沙特原油份额或降至11%,相当于80万桶/日左右的沙特原油被挤出美国市场。沙特采取“价格战”策略无疑将打压深水、非常规等高成本油田项目开发进程,使其石油产量增速放缓,实现其认可的80~90美元/桶的中长期目标。
从需求侧来看,近年来,高油价助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例,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电动汽车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这从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公司的股票价格可见一斑。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目前是美国最大的纯电动汽车生产商。该公司股价在2009年上市之初时不到20美元,到今年9月初达到最高时的286美元,股价增了13倍之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未来汽车工业发展方向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