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能源路线图和2030绿色地图都强调了智能电网与网络互联的重要性,能源连通也在欧洲共同利益项目的保护伞下获得资助
欧洲能源政策从来就不是成功的典范。然而,尽管外部供应、能源结构、单一能源市场发展等问题一直在争执的漩涡中心,天然气和基础电力设施的互联则很少引发这样的讨论。实际上,一个互联的欧洲应是所有问题解决的必要条件。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和欧盟能源委员麦古尔·阿里亚斯·卡内特不约而同强调过欧洲能源基础设施的必要性。
互联的理由
欧洲为何需要能源互联?对电力来说,首先是能效问题:更多的连通会使欧洲各国使用更多高能效电厂,同时可调节国家供应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如在意大利北部,电力生产的多余容量超过40%,可再生能源的丰富使一部分联合循环燃气发电要等到该国电力需求上涨时才能派上用场。2013年,意大利关闭了2.2吉瓦的容量,而这些多余的容量完全可以惠及欧洲其他国家。英国电力容量则非常低,互联可使其免受停电之扰。互联也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的关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一项报告估计,如果北海地区的电网整合,每年将节约15亿~51亿欧元,而该工程的花费大概在49亿~103亿欧元。不得不说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能源安全可能是天然气互联最有力理由。在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受影响的情况下,如果欧盟成员国没有管道输送天然气,协调储备和供应安全计划将是一纸空谈。
芬兰和爱沙尼亚、意大利和法国、波兰和立陶宛等国家之间就缺少这样的管道。而较强的欧盟内部管道互联则会使外部供应更多样化,利益将在更多的欧盟国家间共享。如果受益方仅是一小部分成员国,鉴于像意大利和德国这样的国家暂时没有巨大的天然气需求,像跨亚得里亚海这样的管道便没有经济意义可言。而当通往这两个国家的天然气也可以被输送到像保加利亚或英国这样的国家时,情况就不一样了。
不过,能源互联最重要的理由是促进电力及天然气能源市场的发展。很难想象,在欧洲这样一个联盟内,英国或波兰这样的大经济体却与其他欧洲国家连通有限,而法国和意大利能向外传输的生产容量甚至还不足10%。
在欧洲,能源价格差异较大。欧盟委员会估计,2012年,电力和天然气的最高价格与最低价格比分别达到4.5和2.5。换句话说,瑞典国内的消费者支付的天然气账单可能比罗马尼亚高5倍。当然,不同的税收法规及制度对价格有较大影响。同时,互联的缺乏则是国家半垄断,以及像法国电力集团与英国六大公用事业公司这样的寡头垄断为保护自身利益,拒绝欧洲层面竞争的最好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