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兄弟”靠不住了怎么办

2015-07-09 08:31:13 中国煤炭报   作者: 崔涛  

最近,一个题为《付款吧,兄弟!——一位煤企副总最伤感、最悲愤的催款》帖子,在煤炭业的微信朋友圈火了一把。帖子讲述了一位煤企副总催要货款时的委屈、无奈、无助、愤懑,并发出质问:当初煤炭供应紧张时,我们放弃市场的高价以低价优先供应你们,那时你们口口声声称“兄弟情永远不忘”,现在“兄弟情”去哪儿了?

“兄弟情”为啥靠不住

事实已经证明,这种“兄弟情”不是那么靠得住的。

首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那时真心被你感动的人,也许因为当初的业绩,早已不在这岗位上了。后来者没有经历那种刻骨铭心的感动,当初亲历者也没有继续传承,没有沃土何来情感?还有一种情况,也许我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许,当初人家搂着你的肩膀,拍着你的后背,嘴里喊着“兄弟”时,心里也装满了怨——求人的滋味都不好受——“风水轮流转,总有一天会到我家”。

其次,也许人家真有自己的苦衷。曾有用煤行业的大佬公开表态,“其实我们也不想煤价降得太多太快,一来当初煤企支持过我们,这种情谊我们铭记在心;二来煤价降多了政府也该逼着我们降价了”。多数煤炭人听了都信以为真,但事实却让煤炭人陷入郁闷:人家都说了不希望煤价降,为什么煤价还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呢?

一来,用煤企业也有考核指标的要求。宏观经济不景气,产品卖不出去,机器开工时数不足,成本居高难下,想压缩成本只有降煤价这条路走起来最直接最方便最得心应手也最经济实惠。

二来,“你们的煤炭采购价格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会高于市场平均价格?”据用煤企业的高管透露,这是目前纪检、审计部门就采购经常提的问题。在当前的形势下,即使个别企业想讲点“兄弟感情”,也是“想为而不敢为、不能为”。如果煤炭行业非要让人家再讲“兄弟情”,也许就是真的不讲“兄弟情”了。

多方发力寻出路

“兄弟”靠不住、也不能靠了,怎么办?路总要走下去,煤炭行业总要有所作为。于是,有人想起了一个最普通的道理:兄弟相争,最应该出面调停的是家长啊。再说了,前些年煤炭价格涨势过猛的时候,政府不是连续出台政策,限制最高价格吗?煤炭行业虽然心有不甘,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听话,任由利益向下游行业转移。现在,煤炭的日子不好过了,政府是不是应该出手,也限制一下最低价呢?

还真有一些煤炭界人士喊出了这一诉求。但随即遭到用煤行业的激烈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随意干预价格,你们煤炭人怎么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于是,尽管煤炭行业的有识之士还在奔走呼号,但最低限价政策到目前还停留在“研讨”阶段。

路总要走下去。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虽然不用担心供应不上的问题,但任由市场调节,恐怕弊将远大于利,这一点,近期股市已经证明。怎么办?记者拙见如下。

一是坚决把煤炭行业脱困部际联席会议确定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坚决管住非法违法矿井的产能,坚决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坚决遏制安全保障不力的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遏制劣质煤进口势头。如此等等。

二是继续呼吁“有形的手”发挥作用。目前的事实已经证明,在调节基础能源供应问题上,“无形的手”已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煤炭的持续稳定供应和煤炭工业健康发展,政府还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三是坚持“市场的问题要靠市场解决”。前些年,签订长期协议曾是共识,但随着煤炭供不应求状态的出现,为数不少的煤炭企业放弃了长协合同。今天看来,还是应当继续坚持这一做法。尽管短期内可能会有所损失,但要看长远。

四是煤炭企业还是要眼睛向内,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困难自己扛。煤炭企业的出路,在于如何把成本降到行业平均水平以下,如何把售价稳定在行业平均成本水平以上。

五是煤炭企业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消化目前已经形成和即将形成的产能,扭转煤炭市场供需格局。煤炭企业应当已经注意到,当前的政策已经把“稳增长”摆到了第一位。煤炭企业应当审时度势,把握这一机遇,把延伸产业链作为治本之策。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煤炭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