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鄂尔多斯转型之殇

2010-04-27 08:41:55 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 李廷祯 戴芊  

整个4月,鄂尔多斯都在舆论的漩涡中挣扎。暴富的煤炭富翁、豪华车和全民参与的高利贷,这些极具眼球效应的元素,让这座城市成为媒体的宠儿。

从愚人节开始,人们对鄂尔多斯关注的焦点突变为“鬼城”康巴什——一个鄂尔多斯地方政府重金打造却极乏人气的空城。

面积达32平方公里、高楼林立的康巴什,建成5年来只居住着不到3万居民,不少还是终年流动的建筑工人。

蒙语中,康巴什乃“老师”之意。《财经国家周刊》发现,以康巴什为代表的空城,在鄂尔多斯并非一座——这位“老师”,在当地有多位“学生”。

地产的盛宴

历史上,中国人先是认识了一种“温暖全世界”的羊绒衫,才继而认识了这个城市。

此地年产煤炭近3亿吨,以“羊煤土气”4种资源著称。

走在鄂尔多斯的核心城区东胜,飞驰的进口豪车令人目不暇接。《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鄂尔多斯采访期间,保时捷、英菲尼迪、路虎的4S店相继在这里开张。

据鄂尔多斯当地媒体报道说,这里拥有路虎5000多辆,保时捷3000多辆,奔驰、宝马2000多辆,丰田15000多辆——多是大排量的SUV。尽管每百户已拥有私家车30余辆,但每天仍以200多辆的速度增加。

还有当地居民被形容为“买菜般”的买房。

3月26日早6时,兴泰地产开发的“揽胜苑”3期,在“康巴什新区”开盘,此处距东胜区22公里。开盘3小时,起价6200元、成交价多在7500元左右的190套期房被抢购一空。

大批购房者凌晨5时就已开车来到这里,冒着漫天风沙排队;成交时,他们不论价格,只问“还有没有好楼层、大户型”。

在人烟稀少、土地毫不稀缺的康巴什新区,却很难找到每平米6000元以下的楼盘,包括二手房。

实际上,2008年9月,“揽胜苑”3期刚刚开工之时,还曾因金融危机被迫停工。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奇·朝鲁会长对《财经国家周刊》说,国家的4万亿投资,最先获益且获益最大的当属能源行业。

当地免费赠阅的《康巴什》杂志宣称,“鄂尔多斯拒绝2009金融危机”,“独善其身”。

2009年,鄂尔多斯GDP达2161亿元,同比增长23%;财政收入365.8亿元,增长38%,“一天一个亿”,成为内蒙古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双冠军”。

去年12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连辑对外宣布,“鄂尔多斯人均GDP超过香港。”

类比香港的提法,让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仔细打量鄂尔多斯。

“众多的宫殿”

4月1日,星期四,鄂尔多斯刮着“开河风”,这是黄河河套解冻的标志。这一天开始,鄂尔多斯遭遇了自去年“吴保全事件”以来的“第二轮舆论狙击”。

2008年前,鄂尔多斯经常迎接全国各地的考察团。其发展模式被内蒙古学者潘照东、本地学者米万库等人总结为“鄂尔多斯现象”,最后又升华为“鄂尔多斯模式”,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典型的“十八罗汉”之一。

奇·朝鲁在退休前,是内蒙古伊克昭盟的副盟长,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退休后,伊克昭盟改名为鄂尔多斯市,奇·朝鲁也创办了鄂尔多斯学研究会,麾下聚集了鄂尔多斯文化界的诸多精英。

奇·朝鲁召集了诸多专家和本刊记者座谈,但大家对“鬼城”的看法却莫衷一是。

对鄂尔多斯的高房价和高空置率,奇·朝鲁说,不光是外地人奇怪,“我们自己看也觉得奇怪”。

奇·朝鲁曾私下问过当地一些房地产老板,得出一个统计数字:2008年以前盖成的楼盘空置率约20%,2009年盖成的,去年年底的空置率是30%。

“房价到底算不算高,目前没有具体计算方法”,“只要这个价格有人买,就不能说高还是低,政府想制止也制止不了,想往高抬也抬不上去。”奇·朝鲁认为这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

鄂尔多斯不光是房价高,所有东西都贵:买家具,打“飞的”到北京、广州去买,花费只是鄂尔多斯东胜区的1/3;一般像样的饭店,包房最低消费3000元,“低了反倒没人吃”。为此很多人开车跑到包头市吃饭,加上过路费和油钱花费,居然还比鄂尔多斯省钱。

奇·朝鲁认为,这是鄂尔多斯的后发优势造成的:经济发展导致政府和民间财富都极度聚集,拉动了这里的消费价格。

“康巴什牌”抽水机

在康巴什,政府投巨资改造了一条叫乌兰木伦河的河道,使得这条沙漠里的季节河流经此处时,竟然形成了一个极为壮观的人工湖。

在《康巴什》杂志的创刊号里,一篇《乌兰木伦河的巨变》的报道说,这里将形成“两轴两带三湖”的布局,“其中的大型水景喷泉蔚为壮观,209米高喷、250个50米喷高的气曝跑泉均给人深深震撼”,“高22米,宽600米的人造瀑布雄伟瑰丽、气势磅礴。势必打造出‘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的壮美景观”。

康巴什建设新城的一大理由是“东胜缺水”。鄂尔多斯高原干旱少雨,年降水300毫米,但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要保持这么大的水面景观,每日耗水量将是极为可观的数字。那么,乌兰木伦河能以入敷出吗?

当地政府干部说,这里的景观用水全是使用中水;但当地青年作家张冷习公开质疑“哪有这么多中水?”

本刊记者了解到,这个景观湖其实也叫乌兰木伦水库,总库容量9980万立方,设计每日取水9000立方,为康巴什新区提供生活生产用水。

然而,康巴什新区日耗水8-10万立方,乌兰木伦水库,只能供应其1/10。

当地官员介绍,康巴什采取“两地四库”方案进行供水。“两地”是指12公里外的马王庙和甘珠庙地下水源地,每日分别抽取地下水5000和7000立方。“四库”,则是指紧邻康巴什新区一南一北的乌兰木伦水库和考考什纳水库,每日共取水1.4万立方,其中考考什纳5000立方;另两个水库,则是指距离康巴什40公里、位于伊金霍洛旗的扎萨克水库和呼和乌素水库,每日分别取水3.2万和4.3万立方。

这意味着,康巴什主要依靠40公里外的外埠水源。

鄂尔多斯东胜西部最著名的泊江海,曾是一个烟波浩渺的大湖,因为持续干旱和附近滥抽地下水,已经濒临干涸。这里曾是濒危鸟类遗鸥的繁衍地,现在遗鸥纷纷外迁,随之伴生的观鸟旅游业也被迫关门。

本刊记者了解到,扎萨克水库是截断了流向红碱淖的营盘河而形成,专为康巴什供水而修建。

红碱淖是陕西最大的内陆湖,水面最大时曾达67平方公里,最深处有10.5米。营盘河占到红碱淖湖水总补给量的40%。截断营盘河,等于砍去了红碱淖半个脑袋,其湖面以每年近半米的速度下降。当地人士担心,用不了几年,这里将成为“第二罗布泊”。

从泊江海迁出的遗鸥,大多数来到红碱淖栖息。这里已是遗鸥的最后一片家园。

在康巴什,终日可见的场面是植树造林,但并不是种植适合这里气候的柠条等灌木,而是耗水巨大的乔木。

降雨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区不宜种树,低于200毫米的不宜种草——这是植物专家的忠告。


“必须用生根粉,大量浇水,还必须买陕北原始森林里的树种,否则活不了”,“即便如此还是成片成片的死。”一位鄂尔多斯(14.94,0.28,1.91%)学研究会的学者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这就不是造林而是毁林。”

但是,水景和绿化,大大刺激了周围的地产价格。

在乌兰木伦水库的南侧,正在建设“鄂尔多斯CBD”的国泰商务广场,其业主单位正是3月26日创造售房奇迹的兴泰地产。

据介绍,这个项目占地270亩,预计投资50亿元,总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由6座“摩天大楼”组成:其中2座高140米的32层大厦;2座高180米的41层大厦;最核心的是2座高达240米的55层大厦——据称,这将是内蒙古第一高楼。

兴泰地产副总王虎生告诉《财经国家周刊》:“我都不知道什么是CBD,这是政府的说法。”为了打造这一工程,政府拨给兴泰地产的地价不过15万/亩,“但政府要求限低”。

这个项目正在打地基,还未对外公开预售,王虎生说项目并不愁卖,“应该每平米在1.5万元左右。”

激辩“鬼城”

“到现在鄂尔多斯仍是煤矿一业独大。”2009年的2161亿元GDP,煤炭直接开采部分占到600多亿元;加上煤炭下游的火电、煤化工等,则占到GDP的90%,“这种情况十年、二十年也不会有大变化”。

鄂尔多斯的煤炭蕴藏量占全国1/6,可以开采500年以上;而且该地煤层厚、煤质优、开采容易,少水低瓦斯,每吨开采成本60~90元,在煤价持续稳定在每吨500元左右时,“这里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对于康巴什,奇·朝鲁认为“应该建”,否则东胜城区过于拥挤;“但在政府搬迁上各界有很大分歧。”

“最初市领导讨论的时候,我是反对在康巴什建新城的。”鄂市一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他当时提出,比较适宜的方案应是在城区内部进行改造。

似乎无人考虑搬迁后的行政成本。每天,大批公务员往返近50公里,在东胜-康巴什间“钟摆运动”;32平方公里的新城区,22公里的快速通道,使用了大量保洁、保安,连照明用的电费都是惊人的数字。

奇·朝鲁等人估计,“应该每年在几十个亿左右。”

鄂尔多斯伊化集团原副总、退休干部潘洁说,康巴什发展很快,但有点脱离群众。“从长远来讲,它的发展是必要的;但在执行上有些超前,特别是老百姓的适应力没有跟上。”潘洁说,“这事要是在发达国家,要搞多次市议会、听证会,好好研究各方面意见,而我们在少数领导层面决策后就开始推行”。

当初,鄂尔多斯不少企业集团都抵制这件事情。

“公务员在康巴什的便宜房子,补贴从哪里来?”潘洁很不客气,“群众称这是集体腐败,拿着纳税人的钱给他们过生日”。

而东联集团党委副书记、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秘书长杨勇却有不同看法。

杨勇认为,鄂尔多斯确实需要康巴什这样一座新城,关键问题是放在哪里好,“只是选址远和近的问题。”

“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杨勇拿东胜区铁西区的开发作比较:东胜城在十几年前不过10万人,现在已经超过60万人。

当时,东胜城制定了向包神铁路以西拓展城区的决策,现在铁西新区已经成为东胜最重要的开发区域,东胜区政府把政府大楼也搬到了铁西,维邦地产甚至宣称在这一区域打造东胜中央商务区;“如果不发展铁西区,东胜老城区的汽车都得垒起三层来。”

杨勇认为,对鄂尔多斯的讨论,许多人掺杂了仇富心理。前几天杨勇到呼和浩特参加一个文化研讨会,他坐在前面介绍经验,总有人插话“你们有钱呗”,“简直开不下去,没开完就走了。”

白居不易

而在增加的居民收入中,也呈现出不公平。

在一次分配中,煤老板阶层自不待言,仅在鄂市准格尔旗,据称就有亿万富翁上千个;而企业高管阶层,年薪动辄百万千万。

而在普通群众当中,一般退休公务员的月增资700~800元;企业退休职工的月增资通常100元;农村低保等,则是一年增加100元。

据准格尔一位在政府工作的人员介绍,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大学生上班一年后转正,月收入就可达到4000~5000元,而在企业就业的大学生工资不过1000~2000元。

奇·朝鲁说,东胜的大学生一个月2000元工资,租个房子就不够吃饭,此地的月租高达每平米50~60元。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和外来打工人员确实买不起、租不起房子,“这部分人怎么用政府特殊政策来进行扶持,是个问题。”

康巴什的最大问题在于人气不旺,但持续上涨的房价却对欲来落户的人群产生强大的“挤出效应”。

目前,东胜市区的房价每平米在7000~10000元区间;无人居住的康巴什也在这个价位;而一些普通旗县,比如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的房价,也在5000元左右。

该价格已经高于内蒙古“黄金三角”的另外两角——呼和浩特和包头。

青年作家、《伊化报》编辑张冷习对《财经国家周刊》说,“这个房价不光工薪阶层无法承受,就是年薪20万的人也无法承受。”

2009年,宣称人均GDP超过香港的鄂尔多斯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1883和7803元。

半拉子工程

中国沿海乃至中部诸城人满为患、土地稀缺,新城的各个空隙,会被各路“淘金者”迅速填满。

但康巴什的软肋是:此处地广而人稀,房屋被当地炒房者抢购一空,却很难出租出去,只有寄希望于未来高价出手,因此出现“空城”并不足奇。

这种模式,在今年3月下旬遭遇了巨大难题。

难题并非来自媒体,而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新任区委书记胡春华3月20-22日对鄂尔多斯的3天考察。

胡春华对鄂市的指示精神,被当地媒体语焉不详表述为“统筹市域经济发展,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快城市中心区建设,加强农村牧区建设”等等。

真正的变化,出现在胡春华离开鄂市后。

4月9日,鄂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汽车站。车主卢文说,他已“整整忙了半个月”,大批聚集在“大路新区”的建筑工人已被他疏散到外县市,为此获利匪浅,“大路新区的政府办公区停建了,听说已经投资了200个亿。”

“大路新区”是“康巴什老师”的学生。

2004年,在距离旗政府所在地薛家湾镇40公里外的大路镇,准格尔旗开建“大路新区”。此地东临黄河,有着很好的水源条件,规划建设大批高耗水的“煤变油”项目。

2008年,准格尔旗领导决策,要将旗政府办公地搬迁至“大路新区”,规划控制面积230平方公里,完全复制康巴什模式。

准格尔旗的政府融资平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高效运转。在大路新区,命名为“建业大厦”的政府办公大楼,“四大文化主体工程”的图书馆、博物馆、新闻会展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体育三馆”的体育馆、训练馆、游泳馆等大批建筑在2009年全面开工。

其实,准格尔旗政府所在地,从沙圪堵镇迁至薛家湾镇不过10年;现在的薛家湾镇一派繁荣,政府大楼并未给人有过时之感。

4月9日上午,《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大路新区看到,除了已经建成的“建业大厦”,其它工程已经全部停工,许多庞大的工地空无一人。

这里是库布奇沙漠的边缘地带,地势平坦、风沙颇大,人烟更加稀少。

在“建业大厦”的背后,准格尔旗投巨资堆起一座光秃秃的流沙“靠山”。


一位准格尔旗的科级干部向本刊悄悄透露,胡春华对这种“造城”模式很不赞成,“他认为应该把资金用到经济建设和民生工程上去”。

“但是,这个半拉子工程怎么办呢?投资了这么多,政府的城投公司是否会破产?”这位干部不无担忧。2009年准格尔旗财政收入上百亿,但可用财力只有28亿元,抛去已经推行的农民养老等硬性开支,“真正的可用财力估计10亿元不到”。

资料链接

敏感词“吴保全”

2009年,“内蒙王帅”的吴保全案件被媒体曝光,在全国引起热议。诸多国内法学家称,鄂尔多斯(14.94,0.00,0.00%)用公权打击网民、壅塞言路的做法“挑战了法律底线”。

哈巴格希众多失地农民,现在提起吴保全神情复杂。这376户、1381名农民,他们的土地被政府以每亩250元的价格收储,用于建设康巴什新区;如今,这些土地可拍卖到每亩百万以上。

农民李海云的女儿,一直用敲打母亲腿部的方式,阻止母亲和记者交谈此事;另一名女性村干部,一听此事拔腿就跑。

在移民新村康维小区包点的大学生村官白寅,提起和吴保全“关系最铁的康树林”,则显得异常警觉,“他每天打麻将,没什么异常。”所谓包点,防范居民越级上访的“维稳”是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鄂尔多斯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