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苏伟:践行中国低碳发展新道路

2010-05-08 17:54:14 中国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讯: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于5月8日上午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在下午进行的——“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分论坛中,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先生发表了精彩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就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问题和大家交流讨论,大家都知道,气候变化问题近几年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前段时间各国都面临经济危机,但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这件事情的关注丝毫没有降低程度。去年年底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了联合国的气候变化大会,其中有1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参加会议,表示了对哥本哈根会议的重视,各国有识之士都积极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出力献策,寻求解决之道。这种情况下加快低碳和气候友好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大势所趋。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能源,以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核心,采取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大幅度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以尽可能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尽可能大的经济发展效益。中国政府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坚定不移的基本国策,在十一五规划当中提出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也设定了到今年年底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的目标,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奋力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工业化道路,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任务。在调整经济结构,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低碳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贡献。

06到09年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172万亿吨,水泥产能2.14亿吨,焦炭产能8254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6006万千瓦,目前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以及太阳能的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累计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风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三。同时植树造林,加强教育,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高度负责任的精神。

为了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推进低碳发展,09年11月,国务院提出了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也就是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到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到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千万公顷,这是中国根据自身的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也是中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性国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重大贡献。当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实现这的目标,绝非轻而易举的任务,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进低碳发展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特殊的困难,这些压力困难表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制约,发达国家在经过长期无约束排放之后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在经济势力已经很强,生活水平很高的情况下开始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和战略,一些国家到现在虽然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但依然没有做到温室气体的减排,仍然是增长的趋势。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任务还远未完成,13亿人口还有一半以上是农村人口,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依然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当前阶段对中国来讲,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也是当前的必须要做的工作,为13亿人口提供有尊严的生活,中国还需要具有更多的合理的排放空间。

第二中国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增长来拉动,服务业发展滞后,2009年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当中,服务业只占到了42.6%,而发展中国家服务业比重普遍能达到60%左右,发达国家甚至达到70%以上。中国特殊的产业结构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际分工当中的地位等等这些因素也决定了造成中国会高耗能、高排放的问题,目前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占了能源总消费量的70%左右,我们已经成为单位GDP能耗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第三方面的困难和压力是能源资源禀赋的制约,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和发达国家相比,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先天不足,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起步较晚,目前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是主体,占将近70%,而含碳量较小的油气能源占的比例比较低。中国能源结构呈现高碳的特征。并且短期内难以实现能源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第四技术水平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目前中国许多产业领域先进技术与落后技术并存,一些行业落后产能占当的比重,造成能耗比重较高,钢铁、有色等高耗能产业单位能耗高于世界先进水平,技术节能仍有较大的潜力。尽管面临这么多的困难,中国将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推动低碳发展,我们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将实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的战略任务,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努力推动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

具体的举措,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方面,中国将开展以下一些方面的举措。一是进一步提升低碳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战略地位。中国目前正在指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我们将把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纳入到十二五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明确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研究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考核体系,确保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关目标的实现。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本身就是中国实践低碳发展的过程。

第二是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我们将利用控制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的倒逼技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的产业发展,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努力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下大力气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发展服务贸易强化抑制高耗能、高内涵能源产品的出口政策。

第三提高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效节能是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加快实施重大节能工程,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碳、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耗能大户的节能工作,推动清洁生产。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推动国民经济走上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产出、可循环的发展道路。
第四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进一步落实可再生能源法,以及相关配套法规政策,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同时提高天然气核电等优质能源低碳能源在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当中的比重。

第五完善低碳发展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充分发挥节能可再生能源、林业资金渠道的作用,支持有关规划和重点项目的实施,研究建立多元化的应对气候变化融资机制,积极探索制定有利于低碳发展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技术政策和消费政策。研究借鉴国外的碳税政策和交易制度,鼓励规范引导自愿减排交易活动,积极探索在我国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建立低碳产品标识认证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促进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的协调互动。

第六加快低碳和气候友好技术的研发,技术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挥着关键性的基础性作用。低碳技术创新不仅有利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也必将引领世界各国产业进步和发展。在新形势下,我们将把应对气候变化核心技术的研发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做好现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速实现产业化,加大对煤碳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清洁汽车等新领域、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对近期不具备商业化条件但从长远看可能有重要减排效益的技术密切跟踪有关进展,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加强未来发展的技术储配。
第七积极发展低碳的建筑严格执行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标准,推动节能改造。加大新型建筑材料和节能产品的研发、示范、推广应用,提高建筑质量和有效使用年限。

第八加大发展低碳的交通方式,加强城市规划、完善道路交通体系的规划,严格执行和提高运输工具技术水平,逐步降低各类运输工具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度。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城市公交体系建设,鼓励公众采用公共交通的方式。

第九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全民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生活用能水平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用能需求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我们将利用各种选择媒介,大力宣传低碳消费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公众意识,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方式,控制生活用能的方向。鼓励引导企业推广节能产品,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产品信息和消费选择,鼓励公众采用节能产品。

最后还是要加强国际合作,这是这次绿色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的主题,通过借鉴和引进国际社会低碳发展的经验、技术,积极探索与各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合作,通过政府间政策对话,了解有关国家推动低碳发展的管理制度、政策措施及其效果,借鉴有益经验,通过政府和企业合作,引进资金和友好技术,增强中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能力,通过与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间的交流,加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技术研发与政策设计等等方面的能力。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面临的一些困难,我们下一步要做的相关工作。谢谢大家!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