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信部官网消息,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近日联合印发《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以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拓展石油化工原料来源,形成与传统石化产业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通知》提出了八项重点任务:(一)深入开展产业技术升级示范; (二)加快推进关联产业融合发展;(三)实施优势企业挖潜改造;(四)规划布局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五)组织实施资源城市转型工程;(六)稳步推进产业国际合作;(七)大力提升技术装备成套能力;(八)积极探索二氧化碳减排途径。
据日前机构发布报告,我国“富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发展煤化工是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原油和天然气为原料通过石油化工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大部分都能够以煤为原料通过煤化工工艺生产,煤化工产品都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因此未来煤化工产品的替代空间非常大的。
《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指南》明确提出,预计到 2020年,我国将形成煤制天然气产能200亿立方米/年,煤制烯烃产能 160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产600~80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的项目审批权已经下放到了地方,未来的竞争优势(爱基,净值,资讯)主要来源于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煤制油、煤制气等项目由于技术成熟度的原因,仍然由国家推动示范建设,未来煤制甲醇、煤制烯烃将是未来新型煤化工行业重点发展的方向。
从 2014年开始,环评成为煤化工项目政策导向的风向标,大量规划项目在审批程序上止步于环评。2016年,煤化工项目环评逐步开闸,全年共 6个项目环评获通过。业内普遍认为开闸意味着政策开始松动。在当前的油价(50美元左右)和煤价(坑口价 300元左右)下,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油均有盈利可能,其中煤制乙二醇盈利能力最好,因煤制乙二醇成本对煤价不敏感。如果消费税减免政策正式出台,则煤制油的经济性将大幅提升。从经济性角度考虑,煤制乙二醇投资可能率先启动。
随着项目的逐步开工和复工,产业链上相关公司有望迎来订单和业绩的明显复苏。
神雾环保
公司依托低成本、洁净制备电石核心技术,启动“乙炔+” 战略开始拓展下游新型煤化工路线,3月22 日中标乌海下游项目标志着公司正式开启下游千亿以上广阔市场空间。
公司主攻电石法煤化工上游段制电石工艺,下游技术可与集团煤化工其他平台业务协同或采取资产注入方式,完善下游煤化工技术能力、丰富多路径产品业务线。类PPP模式降低融资压力:公司承接的项目属于新型煤化工类项目,国家及地方均予以支持(也有政府引导资金),但单体项目投资确实较大,对融资要求较高,公司采用的类PPP 模式是使项目公司以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战略投资者形成类PPP 股权结构,上市公司或子公司通过 EPC确认工程收入保障业绩。这种方式有助于减缓上市公司融资压力,稳定收入,加快项目落地,并不断斩获新订单。
航天工程
公司以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为核心,专业从事煤气化技术及关键设备的研发,工程设计,技术服务,设备成套供应及工程总承包。公司的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家重点推广的洁净煤利用技术,该技术是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和延伸,是一种将煤粉高效转化为洁净CO和H2混合气体的环保新技术,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工业化项目,同时还可广泛应用于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氢,IGCC发电等领域。伴随着公司业务服务范围的扩大与延伸,经营模式已逐步向工程总承包业务模式拓展。
东华科技
公司承建的新疆天业一期年产 5 万吨生产线于 2013 年正式投产。该项目一直是煤制乙二醇行业中的标杆,在产品品质、催化剂使用年限、开工率及盈利能力等方面都具备一定优势,二期年产20万吨生产线已于2015年8 月顺利投产。2016 年公司在乙二醇业务上持续推进:1 月完成了与新疆天盈一期年产15万吨生产线总包合同的正式签订; 4月与彬州化工新签一个年产 30 万吨乙二醇项目设计合同。随着煤化工行业景气度逐步复苏,公司设计与工程总包合同签订均有望提速。
中国化学
2016 年新签合同 705 亿元(+12%)现反转(2015 年为-13%);3 月 15 日公告签订俄罗斯 250 万吨/年炼油氢化裂解项目 EPC,总金额约 81亿元(占 2016年营收约 15%);年初至今累计新签合同超 170亿元(2016Q1仅 126亿元), 2月单月新签合同51亿元(+134%),海外 21亿元(+869%);随一带一路持续发酵尤其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推进,公司作为国内化工出海龙头将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