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沪指暴跌130点 深成指跌破万点大关 七大原因

2010-05-17 15:16:34 金融界网站

【编者注】上周五欧美股市暴跌,再加上本周期指将迎来首个交割日,今日沪指在5日均线下方大幅跳空低开。随后恐慌情绪蔓延,沪指跌幅持续震荡下行,午后盘中失守2600点支撑。那么哪些利空消息导致今日A股再度暴跌直下2600?在这些利空消息的影响下股市又将何去何从?

  14点后,沪指再次跌穿2600关口支撑,再创4月中旬调整以来的新低,随后在继续向下寻支撑。截止14:17分,沪指报2585.31点,跌111.51点,深证成指报9832.89点,跌497.25点。两市仅50余只个股飘红。
  中证网讯:午后A股继续下探,截至13:15,上证指数跌破2600点,报2599.83点,创下一年来的新低。
  沪指午后跌破2600 深成指跌破万点大关
  受欧美股市大跌影响,今日A股低开低走,盘中未能出现有效反弹,呈单边下跌走势,沪指再度逼近2600点,深成指跌破万点大关。从盘面上看,金融、地产、煤炭、钢铁、交通运输等权重板块跌幅居前,而黄金板块逆市上涨,是唯一一个上涨的板块。
  截止中午收盘,沪指报2617.09点,下跌79.54点,跌幅2.95%,成交439.9亿元;深成指报9985.3点,下跌344.84点,跌幅3.34%,成交289.8亿元。
  今日消息面:温家宝: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防止政策叠加负面影响;人民日报月内三度发文:期指并非股市下跌元凶;35新股破发:华夏系浮亏超10亿 富国系出师不利;19省市代表团赴疆调研 新一轮援疆大幕正在开启;偏股基金大幅增仓 一周上升2.34个百分点;患上欧洲恐惧症 欧美股市再度暴跌。  
  今日沪综指开于2663.88点,最高2663.88点,最低2616.99点,午盘收于2617.09点,下跌79.54点,跌幅2.95%,成交439.9亿元;深成指开于10168.15点,最高10177.82点,最低9984.72,午盘收于9985.3点,下跌344.84点,跌幅3.34%,成交289.8亿元。

[page]

 房产调控细则即将出台 沪银监局“吹风”严格落实

  对于个人住房贷款,上海银行业机构要严格贯彻落实市政府即将出台的房地产调控细则等规定,从严把握。

  这是近日在上海银监局关于加强银行业重点风险防范工作会议上传出的信息。

  除即将出台的沪版房产调控细则外,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在会议上表示,对于个人住房贷款,在沪银行业机构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十条”及各行总行的信贷政策。

  关于房地产贷款,阎庆民指出,在沪银行要严格落实“国十条”房地产新政要求,切实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对于土地储备贷款,综合考虑政府信用和财政收支状况,大幅压低土地抵押率,监测贷款投向与土地用途,严防贷款被挪用。

  房地产开发贷款方面,银行要综合考虑企业资质、提高抵押品标准(实行在建工程和土地相结合的抵押)、贷款成数等因素,一律从严把握,并对住房销售回笼资金实行封闭管理,按销售进度归还开发贷款,对到期难以归还的开发贷款一律不得展期。

  与此同时,沪银行业应严格控制全年信贷增量。

  阎庆民表示,上海银行业机构严格落实国家宏观调控要求,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防止“突击放贷”和“急刹车”,禁止对中央4万亿元投资以外的新建项目放贷,严控对六大产能过剩行业和四大潜在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并预留贷款规模,做好都市农业和小企业贷款的支持。

  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阎庆民称,严控对新成立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已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新项目贷款,对于自有资金少、收入来源不稳、层级低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重组和保全措施。

  据悉,在沪银行业机构已完成首批9家镇级政府融资平台的“解包还原”、“重新立据”,其他政府融资平台的解包还原正在紧张进行,4月底已基本完成一半以上任务。(第一财经日报)

[page]

  恐慌再袭全球市场 希腊或调查美国投行

  伴随着欧元的跌势加速,希腊政府把目光转向美国投行。由于投资者担心债务危机之后的财政紧缩可能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前景,上周五欧美股市大跌,当天欧元兑美元汇率创18个月新低。

  欧美股市震荡加剧

  上周五,全球股市再次陷入下跌的阴霾,衡量市场恐惧情绪的CBOE市场波动性指数(VIX)大涨21%。当天,亚太股市普遍下挫,欧洲斯托克600指数大跌3.5%,英、法和德国股市的跌幅都在3%以上,西班牙股市跌幅逾6%,葡萄牙股市下跌4%。

  数据显示,西班牙4月份的核心通胀率下降0.1%,加剧了市场对欧元区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IMF上周五提出警告,过高的政府债务水平、尤其是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债务水平,可能会严重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受欧洲股市大跌拖累,上周五美国股市也掉头向下,三大股指跌幅均接近2%。尽管如此,上周美股仍然实现上涨,其中道指上周累计上涨2.31%,创自今年3月5日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

  良好业绩不敌债务危机

  在标普500指数成分公司中,已有459家公布了今年一季度业绩。据统计,一季度标普500指数成分公司的盈利水平有望同比增长56.6%,77%的企业将公布超预期的业绩。尽管有良好的业绩支持,但分析人士指出,受欧债危机影响,强劲的业绩数据不一定会推动股市上涨,任何新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市场继续回调,近期全球股市的反弹注定难以持久。

  除了股市,国际油价也继续下挫,上周五纽约商交所6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价跌至每桶71.6美元,创自2月5日以来的新低。但国际金价上周却创下了每盎司1249.7美元的历史新高,分析人士表示,金价屡创新高说明投资者试图规避欧元的风险,金价仍有进一步攀升的空间。

  欧元兑美元创18个月新低

  上周五,欧元兑美元汇率大幅下挫,盘中一度跌至1.2350水平,创下近18个月以来的新低。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欧元兑美元汇率已累积下跌超过13%,为表现最差的主要货币。与欧元的走势相反,美元兑一篮子货币汇率触及近1年以来的新高。

  当前,关于欧元最后将面临崩溃的言论四起。市场人士表示,欧元一贬再贬反映出投资者担心财政紧缩政策将会影响欧元区经济的发展。针对市场传闻欧元被人为做空的消息,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15日表示,欧元并没有遭受市场投机。

  希腊政府或追究美国投行责任

  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昨日表示,由于美国投资银行可能引发了希腊债务危机,在希腊国会对债务危机的原因进行调查之后,希腊政府将作出是否追究美国投资银行责任的决定。

  但是,帕潘德里欧没有指出具体将追究哪些投资银行的责任。他在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国际上有很多机构都参与了"攻击希腊"的活动。欧盟证券监管机构委员会表示,正在调查近期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的情况,并将与包括美国证交会在内的其他国家监管机构通力合作,共同协调打击操控行为。 (证券时报)

[page]

 期指首个到期日会否成为黑色星期五?

  股指期货给A股市场带来的不仅仅是做空时代的来临,更是大盘连绵不绝的暴跌。当投资者们还没有从暴跌中清醒过来时,又一个从未遇到的"大麻烦"将在下周来临。

  5月21日,沪深300指数期货IF1005月合约将迎来股指期货启动以来的首个到期交割日。从海外市场来看,到期交割日行情往往惊心动魄。

  在A股市场首个期指到期交割日来临前,投资者应该做好怎样的准备?

  IF1005合约结束历史使命

  根据中金所交易规则及相关细则规定,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最后交易日为合约到期月份的第三个周五,即IF1005合约的最后交易日为2010年5月21日,最后交易日涨跌停板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0%。最后交易日即为交割日,交割结算价为最后交易日标的指数最后2小时的算术平均价(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交割手续费标准为交割金额的万分之一。

  股指期货交易采用现金交割方式。在现金交割方式下,每一未平仓合约将于到期日结算时被自动平仓。也就是说,在合约的到期日,空方无需交付股票组合,多方也无需交付合约总价值的资金,只是根据交割结算价计算双方的盈亏金额,通过将盈亏直接在盈利方和亏损方的保证金账户之间划转的方式来了结交易。

  在到期交割日,套利者必须平仓,套期保值者则需要移仓,加上投机交易者的参与,多种力量和运作都将集中一起进行交割结算,是否会导致合约价格大幅波动,这是市场人士关注的焦点。

  对于期指最后交易日的风险,中金所十分重视,并提前两周便提示风险,要求会员单位加强风险控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应对还需更加谨慎

  从历史上看,股指期货的到期日往往会引发现货市场不同寻常的变化。

  如2009年11月27日,香港股市遭遇暴跌。当天是11月倒数第二个交易日,正是恒指期货的到期日。而这一天,汇丰控股暴跌7.59%,恒生指数也随之大跌1076点,跌幅高达4.84%。

  随着期指首个到期日的临近,股指期货市场已经逐渐显露出一些不同寻常的迹象。例如,近期IF1005合约与现货价格的基差存在逐渐缩小的迹象,5月11日,甚至出现短暂逆价差的情况。而5月13日收盘,IF1005合约报2894点,而沪深300指数收于2886点,价差约8点。期货结算价2902点,与现货价格也只有6点差距。此外,IF1005合约虽然成交量依然很大,但在4个合约中所占成交比重也开始减弱。

  下周到期日来临时,会不会真的出现到期日效应?国泰君安金融工程负责人蒋瑛琨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A股市场到期日效应可能不会太明显。"

  蒋瑛琨指出,之所以会出现到期日效应,主要是由于指数期货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进行结算,而套利的平仓交易、套期保值的转仓交易与投机交易者操纵结算价格的欲望,在最后结算日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到期日效应。而从A股股指期货市场主要参与者都是进行日内交易,真正参与套利和套保的交易量还不算太大。从近期观察来看,部分套利和套保交易已经开始逐渐平仓和转仓,这样来看,下周到期日效应不会太明显。

  尽管如此,蒋瑛琨还是认为,毕竟下周五是首个期指到期日,对投资者而言,还是有必要谨慎对待。因为根据有关规则,最后交易日的涨跌幅为20%,期货投资者有必要准备更充足的准备金,以免风险出现。

  也有分析师指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可以考虑在最后交易日前卖出所持有的股票避免剧烈的波动。对看好未来的投资者来说,也意味着绝佳的建仓时机,这些都值得投资者去把握。(每日经济新闻)

[page]

  本周解禁限售股重上百亿股 为今年来第三大高峰

  交通银行(601328)一家占比近88%且持有人为财政部,实际减持压力不大

  在连续2周的地量限售股解禁后,本周两市将重上百亿股,达到113.70亿股,是今年以来的第三大解禁高峰。虽然本周两市解禁量较上周激增3.3倍,但是交通银行一家公司的解禁量就高达99.75亿股,占比近九成。而其持股股东财政部几乎不会减持,因此二级市场面临的实际减持压力并不大。

  据统计,本周两市将有交通银行、江淮汽车(600418)、ST洛玻(600876)、雅戈尔(600177)、金钼股份(601958)、天津普林(002134)、深华发A(000020)、江中药业(600750)、中国宝安(000009)、中核科技(000777)、华胜天成(600410)等一共22家上市公司的113.70亿股限售股解禁,较上周的26.28亿股激增3.3倍。以最新收盘价计算,下周两市限售股解禁市值将达865亿元。

  从限售股解禁类型来看,本周解禁量最大的限售股来自于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虽然仅涉及交通银行、金钼股份(601958)、天津普林(002134)3家上市公司,但其中交通银行为本周解禁量最大的个股,多达99.75亿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将于5月17日解禁,占本周解禁总量的88%,占交通银行总股本比例达到20.36%。不过,这99.75亿股均为财政部所持有,因此,选择减持的可能性极小。

  属于股改限售股解禁类型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涉及ST洛玻(600876)、雅戈尔(600177)、深华发A(000020)、江中药业(600750)、中国宝安(000009)、中核科技(000777)、华胜天成(600410)、燕京啤酒(000729)、山鹰纸业(600567)等14家。不过单家解禁量均不大,不超过2亿股。

  此外,本周还有江淮汽车、龙净环保(600388)、海泰发展(600082)3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面临的减持压力较大。其中,江淮汽车(600418)的解禁数量最多,经过3年锁定后,1.92亿股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将于5月17日上市流通,占总股本14.9%。其中,江淮汽车集团持有1.2亿股,合肥国有资产控制有限公司持有0.72亿股。按当日5.07元的增发价格,较现在复权后的股价相比,盈利幅度为80%。本周没有一家首发机构配售限售股解禁(上海证券报)

[page]

 慎言加息背后的一片狼藉谁收拾?

  加息一再被延后,并非宏观决策者不清楚早已"负利率"的事实。而是中国地方政府经过过去一年高歌猛进的投资冲动,早已债台高筑,今年余额很可能迈上10万亿元的平台贷款,加息一个点,地方政府每年将为此多付出1000亿元利息。

  尽管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官方更愿意解读为温和通胀,但明眼人知道中国真实的"胀"其实早就老高。

  央行发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2月份就高达 5.7%,一季度的GDP平减指数已经攀升至了5.4%。

  服务性价格最大成本是什么?是地价,好在很多服务性价格要么权重严重脱离实际,要么干脆就进不了CPI(消费者价格指数),这是成就温和CPI 的唯一原因。

  "货币超发-房价上涨-物价上涨"的逻辑在中国从来就是通的。土地和地产涨起来了,城镇的生活成本、商务成本就上去了,工资就开始倒逼着涨。务工成本涨意味着务农的机会成本涨,反过来又会牵引着农产品(000061)(000061涨。当下我们看到城市农产品价格涨势迅猛(如蔬菜),其真实原因根本不是所谓结构性的天气因素,本质来自以上逻辑。

  各个层面的负利率已经广泛存在,以致资源的错配和不当的投资发生。由于真实的消费物价早就高于一年期储户存款利率(刚刚公布CPI也超过了),储户发现自己已经陷于对通胀的恐惧和对高回报的贪欲之间。楼市的泡沫被他们吹起。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一年期贷款利率,则刺激企业囤积原材料,超意愿的存货投资将商品的泡沫吹起。

  加息一再被延后,并非宏观决策者不清楚早已"负利率"的事实。而是中国地方政府经过过去一年高歌猛进的投资冲动,早已债台高筑,今年余额很可能迈上10万亿元的平台贷款,加息一个点,地方政府每年将为此多付出1000亿元利息。银行希望拖延更多时间,将储户的利息率压制在低位,这样能为未来可能的坏账潮多准备一份弹药。

  地方政府和银行恰是当下中国经济中最强势的两部分。这便是加息被再三争议的真实所在。

  随着CPI随后两个月将冲到年内新高,央行加息多多少少会意思那么一下子,当然也就仅此而已。

  中国的管理层习惯用微观手段(窗口指导、定向调控)来管理宏观问题。行政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效率高于西方的优势。

  他们迷信低息一样能制服资产的泡沫。通过行政的手段强行将部分需求踢出地产市场,如此去年被赶进地产市场的6万亿元一下子变得没有了接盘,不让你有一个从容的出货时间,生生将你闷在房地产里,逼你蒸发掉,或快或慢。

  如此货币超发所致通胀的风险或被化解,但粗暴过后,却是一片狼藉。中产阶层受到重挫,财富进一步向政府聚拢。 (刘煜辉 东方早报)

[page]

  上市银行再融资榜:缺口达3000亿 建、中、交最差钱

  潮水退后,裸泳者开始慢慢浮现。在年报及一季报亮相后,上市银行差钱的尴尬局面也展现无遗。

  资本充足率不足一直是各家银行的心头隐忧,而这种情况在去年超额放贷的情况下愈加显得突出。在监管层提高资本充足率指标后,上市银行的压力更是与日俱增。

  想办法“找钱”,成了各家银行今年的重大任务。上市银行纷纷推出再融资计划,渴求能从资本市场快速寻求补血资金。

  根据各家银行公布的再融资方案以及其资本充足率推算得出的拟融资额,《投资者报》数据部独家揭晓2010年最差钱的上市银行是建行、中行和交行。

  深发展踩红线,压力最大

  自去年以来,随着银监会不断调高资本充足率以及银行自身信贷规模扩张消耗大量资本,上市银行的资金瓶颈开始凸现。

  从2009年年报数据看,除深发展、浦发和民生外,其余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在下降。由于中国银监会规定,国有大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11%,其中建设银行(601939)提高到11.5%,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10%,因此,多数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逼近监管红线。如果商业银行不及时补充资本金,将会制约其资产规模尤其是信贷规模的增长,进而压制其业绩的增长。

  此外,从今年一季度数据来看,在11家公布资本充足率的银行中,除招行外(不过,招行资本金实现“双升”,主要源自其今年3月进行了近220亿元的配股融资),其余10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再度下降。

  在14家上市银行中,有3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红线,分别是建行、深发展和中信。

  四大行资本充足率都在11%以上。但是,4月底,建行高层证实:银监会已将该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底线提至11.5%。此外,近日,市场上早有传闻,银监会对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已经提高到了11.5%,但一直未得到证实。如果按照11.5%计算,则建行的资本充足率在监管红线之下,为 11.44%。

  10家中小银行中,有两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达标,这两家银行分别为深发展和中信,其今年一季度末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仅8.66%和9.34%,不满足10%的监管要求。

  相对而言,同属中小银行的城商行资本充足率则较高。其中,目前尚未公布融资计划的北京银行(601169)去年年末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达14.35%、12.38%,位居上市银行首位。南京银行(601009)一季度末两项数据也分别达到12.15%和11.12%,宁波银行(002142)则为10.88%和9.07%。

  一些中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则令人堪忧。浦发银行(600000)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只有6.86%,深发展更是低到5.46%,2009年年报中披露数据的华夏银行(600015),其核心资本充足率也只有6.84%,均达不到监管要求。

  两项指标在上市银行中均处于最低水平的银行为深发展A(000001),在监管要求下压力最大。一季报显示,深发展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66%和5.44%,比2009年底下降0.22及0.06个百分点,远低于资本充足率10%、核心资本率达到7%的监管要求。

  资本充足率不足一直困扰着深发展的业务拓展。而近期轰轰烈烈的“平深恋”能否帮其困境,则成为投资者关注的一大焦点。

  11家银行缺3000亿,紧急筹钱

  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银行需要补充资本。而就补充资本的途径上来看,目前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增发、配股、IPO等股权融资方式,发行次级债券、金融债券以及通过银行自身利润来补充。当前来看,银行再融资成为其补充资本的首选。

  截至5月12日,除资本一直较为充足的北京银行、去年在港成功上市的民生银行(600016)尚未公布融资方案外,其余12家上市银行都陆续公布了多种形式的融资计划。

  其中,招商银行(600036)A%2BH的配股融资420亿元、华夏银行发行44亿元次级债的计划已经陆续在年内实施。

  在未实施的融资计划中,按照融资方式来分,交行、建行将采取A%2BH的融资方式,交行准备按照每10 股不超过1.5 股的配股比例进行配股,融资金额最高为420亿元。建行准备按每10股现有股份配发不超过0.7股供股,融资额最高达750亿元,为所有上市银行中融资额最高的银行。

  此外,计划采取配股融资的还有南京银行(601009)和兴业银行(601166)。其中,南京银行拟配股融资50亿元、兴业银行(601166)拟配股融资180亿元。

  在采用增发融资方式的银行中,深发展、浦发银行(600000)“傍上大款”,前者拟向中国平安(601318)定向增发107亿元;后者则向中移动抛出“绣球”,预计融资398亿元。此外,宁波银行(002142)也拟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不超过50亿元。

  与其他银行不同,中信银行(601998)选择了发行250亿元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

  综合分析,剔除招行和华夏已经实施的融资计划,上述11家上市银行已披露的融资方案尚需募集资金3063亿元。

  建中交胃口大,最差钱

  如果以上市银行年内融资规模衡量其资金紧缺程度,则在所有上市银行中,建行无疑以750亿元的再融资额成为最差钱的银行。中行则以559亿元的资金缺口排在第二位,交行以420亿元的配股融资额排名第三位。这3家银行因其巨额融资缺口成为当前最差钱的3家上市银行。

  剔除北京银行(601169)、招行和民生后,其余11家有明确融资方案且未完成融资的上市银行,按照拟未来融资规模,差钱排名依次为建行750亿, 中行559亿,交行420亿,浦发398亿,工行250亿,中信250亿,华夏208亿,兴业180亿,深发展107亿,南京银行50亿,宁波银行50亿。

  如果各家银行2010年能成功实施再融资计划,则除兴业和中行仍不能满足其资本充足率需求外,其余9家银行的融资计划均将大幅提高其资本充足率水平,达到监管标准,并能基本满足规模扩张的需要。

  工行、浦发和华夏甚至可以达到未来3年不需再在二级市场融资的资金水平。

  根据申银万国对中行所需资本金的测算,公司2010~2012年资本缺口累计在1239亿元左右,按照资本充足率达到11%且不考虑新的次级债发行进行初步测算,公司2010、2011、2012年累计资本缺口分别在559亿元,991亿元和1239亿元,融资压力凸显。因此,中行现在公布的400亿元可转债融资计划尚不能满足其资本金需求。

  而根据东吴证券对兴业银行180亿元配股融资计划的测算结果显示,假设公司实现2010年经营目标:贷款规模增长22%、净利润同比增长15.86%;假设公司2010年分红率为18%,在这样的背景下预计2010年该行资本充足率以及核心资本充足率可达10.25%和7.92%,但保证未来规模增长则后续融资压力仍较大,不容小视。

  在所有上市银行中,建行750亿元的再融资额无疑最高。根据中金公司测算,按照10配0.7的上限配股,建行可发行164亿股。如果配股价较现价折让12%~30%,则银行可融资604亿~750亿元,将提升核心资产充足率1~1.2个百分点。

  此外,中金测算结果显示,建行此次融资所补充资本金可支持其长期业务发展。预计建行2010年末风险加权资产将达到6.05万亿人民币。在风险加权资产年均增长14%,ROA保持在1.2%,分红率为45%的假设下,750亿元融资将支持建行未来十年的业务发展需要。

  不过,建行在A股市场融资额却并没有市场所预料得多。按照上限规模融资,建行在A股市场将发行6.3亿股,融资约29亿元。汇金、BOA和淡马锡分别持有建行57.03%, 10.95%和5.65%的股份,若全部按比例参与配股,则将分别出资428亿、82亿和42亿元人民币。此外,其H股二级市场的融资规模仅169亿元人民币,小于市场预期。

  与上述银行相对,在所有银行中,一直未公布融资计划的北京银行,资金最为为充裕。

  虽然北京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在2009 年底降到了12.57%和14.57%,但仍处于上市银行首位,在所有上市银行中资本最无忧。(投资者报)

[page]

 “史上最大规模大非减持”将出 中国平安(601318)再惹事

  一笔超大规模的避税安排,或将在不经意中产生。以5.2亿股深发展股份换得中国平安2.99亿H股后,近日传出新桥火速减持消息。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通过换得H股后在香港减持,新桥此举的初衷除获得高达7倍多的收益外,或许还包括规避国内高额征税。

  首批减持涉额98亿元

  5月6日,中国平安刚刚将2.99亿H股划入新桥账户。据境外媒体报道,上周新桥已迅即展开减持动作,委托高盛以每股介乎60.52-61.28港元的价格出售其中的1.6亿股,拟套现约98亿港元。如果2.99亿中国平安H股全部减持,按照上述委托价,涉及金额约为180亿港元,被市场人士誉为“史上最大规模大非减持”。

  “在香港二级市场减持,就减持本身而言,只需缴纳千分之一的厘印税(相当于国内的印花税),加上其他的各种费用,总税费约在千分之一点多。”大福证券一人士告诉记者。熟悉金融的一沈姓律师同时认为,除此以外,新桥应该无需再向香港政府缴纳其他税项。

  外资转让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选择换H股的支付方式,即以A股换H股,在中国尚属首例。至于新桥在香港减持所得是否需要按照中国法律缴纳企业所得税,还是是否按照香港的法律缴纳企业所得税,由于此前这种类型案例罕见,截至记者发稿,并未获得明确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新桥选择让中国平安支付现金或者支付中国平安A股股份作为对价,那么出售中国居民企业并且在境内取得所得至少需缴纳20%的企业所得税。

  由此,部分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新桥当初选择换得平安H股并在香港减持,初衷除获得高额收益外,或许还包括规避国内高额征税。

  国内缴税需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第四条明确,“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对于换H股这种无法扣缴的交易方式,2009年12月出台的《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规定,扣缴义务人未依法扣缴或者无法履行扣缴义务的,非居民企业应自合同、协议约定的股权转让之日(如果转让方提前取得股权转让收入的,应自实际取得股权转让收入之日)起7日内,到被转让股权的中国居民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负责该居民企业所得税征管的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2004年底,新桥以12.35亿元人民币收购深发展3.48亿股份(即每股3.55元),成为持有深发展17.89%股权的深发展第一大股东,后又投入约9.92亿元认购深发展认股权证,合计投入约22.27亿元。此次新桥若出售1.6亿股中国平安H股即可落袋相当于初始成本3.4倍的收益。(唐晓 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万点 深成指 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