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新能源要闻回顾(2023-09-04)

2023-09-04 16:35:00 5e

经过多年的产能承接与行业深耕,2022年,云南全省光伏全产业链产值达1073亿元,跃升为千亿级产业。今年1月至6月,云南全省绿色硅产值已达535.4亿元,云南光伏产业稳步迈入“千亿时代”。截至今年6月,云南全省光伏产业链建成工业硅产能115万吨、多晶硅5.2万吨、单晶硅棒133GW、单晶硅片117GW、电池片10GW、光伏组件6.25GW,建成光伏发电装机7GW。

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单条生产线最长、单体产能最高的异质结电池片生产项目近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投产。该项目占地387亩,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总投资达45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并新增就业岗位1500多个。经组件封装测试,应用异质结电池后,光伏电站光伏电池片的转换效率从22.3%提升到了24%,即同等占地面积的电站,年发电量约增加了7.6%。

8月30日从中国石化获悉,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随着配套的光伏电站全部建成、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可以满负荷生产绿氢,每年生产的2万吨绿氢全部就近供应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用于替代炼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气制氢,实现现代油品加工与绿氢耦合低碳发展。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8月24日发布的《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2023》显示,2022年,全国新能源发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新能源利用率自2018年以来连续五年超过95%,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利用率达97.3%,其中风电利用率为96.8%,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8.3%。

8月31日,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3》指出,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各个领域低碳化转型的加速推进,新能源与各个行业的融合发展成为趋势。报告预测,到2030年,通过交能融合、数能融合以及绿氢化工等产能融合,能够消纳利用新能源规模超过4亿千瓦。




责任编辑: 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