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张国宝: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创能源工作新局面

2018-01-24 10:36:55 中国能源网   作者: 张国宝  

编者按:本文系根据作者在2017年11月11日《2017能源年会暨第九届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现在全党、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贯彻19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上的报告博大精深,涵盖了各个方面,在谈经济工作的内容中也涵盖了各个行业。

能源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我们从事能源工作的同志当然关心十九大报告中关于能源问题的论述,因为这将指明今后能源工作的任务、指导方针。我也认真通读了几遍报告,认真查找有关能源方面的论述,发现报告中有四处提到能源,但都是放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一节,“推进绿色发展”中来讲的。提到了“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使用”,还提到了要降低能耗,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关健词是“清洁能源,低碳能源”。

同时我也注意到在报告的第五部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二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提到了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但是没有找到“能源强国”。通常能源和交通是并列的基础设施产业,为什么只提到了建设交通强国,而没有提建设能源强国呢?所以我十分关注,询问了参与报告起草的一些同志。他们说,起草过程中曾经也有人提到过能源强国,但是最后没有采纳。我认真思考后,觉得19大报告关于今后能源工作的任务和指导方针是十分清晰的,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迅速增长,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能源紧缺的状况。在经济腾飞的八、九十年代,供电开三停四是那个年代大家都熟知的状况。

经过近40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基本上解决了能源短缺的问题,电力还出现了供大于求,到今年6月底止,全国装机容量达到16.3亿千瓦,比美国装机容量11.98亿千瓦还多4亿多千瓦,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装机容量5713万千瓦的28.5倍。1987年我国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30年增加了16倍。这是十分伟大的成就。以煤炭为例,在提出改革开放的1978年产量只有6.18亿吨,1990年煤炭产量10.7亿吨,2000年煤炭产量12.99亿吨,十年仅增长了2.29亿吨。2010年煤炭产量达到34.28亿吨,十年增长了21.29亿吨,这十年年均增长2.129亿吨,世界绝无仅有。2013年煤炭产量39.74亿吨,达到峰值。

如此快速的发展,一方面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煤炭产量已经占了全世界产量的47.4%(2014年全世界煤炭产量81.65亿吨),将近一半。2014年中国煤炭产量38.7亿吨,排名煤炭产量第二位的美国只有9.07亿吨,同样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只有6.44亿吨。

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气候公约谈判中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中国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仍高达63%。今年上半年煤炭发电比重仍有75.28%。这几年不仅是北京,全国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都不同程度受雾霾之苦,老百姓意见已经很大。尽管对雾霾的成因说法很多,但是不可否认,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造成雾霾的两个重要原因。谈到这些问题时,往往不同的行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各执一词,屁股指挥脑袋的痕迹非常明显。

我想我们今后能源工作的任务和指导方针应该统一到十九大报告的精神上来,把能源工作的重心从数量增长型转变为重点放在绿色发展、清洁发展上来,就是十九大报告中所说的绿色能源和低碳能源。今后能源工作的重点应该从发展生产,满足高速增长的能源需求,转变为结构调整,从高碳的能源结构,调整为低碳的能源结构,从以煤为主,逐渐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

我们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煤炭行业可能会沮丧,但是这绝不是否定煤炭对国民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煤炭是个艰苦行业,高危行业,煤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满足能源需求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煤炭的采崛造成了地面沉降,也留下了巨大的环境治理问题。东德的鲁尔煤矿盛产褐煤,东徳的能源结构曾和我国差不多,两德统一后花了巨大的代价去修复环境。应该认识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工作的重点要放在转型上。

现在煤炭从业人员有约450万人,在淘汰落后产能,集约生产,提高机械化釆掘水平后,肯定需要安置好人员的转产转业。其实煤炭采掘业是个最艰苦和危险的行业,可以把人员分流到发展现代农业,植树造林,服务业等行业中来。有人强调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很难改变,这一论断有时成了我们头上的紧箍咒,如果得出无可奈何的结论就错了。不能改变不代表不能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现在煤炭产量的一半以上是用于发电,而核电占发电量的比重只有3.5%,就全球而言核电比重也高于10%。我国近年风电、光伏发电发展很快,在全球引领潮流,但风电在发电中的比重才4%,太阳能发电只有1%而已。风、光、核三个加起来只有8.5%左右,翻一番到15~16%总是可以的吧?减少8.5%的煤电给低碳清洁能源就是不得了的数字。

现在的困难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放审批权后,一些地方不考虑全局状况,不考虑煤电机组发电小时数逐年下降的情况,批了一批煤电项目,这些年新建的煤电机组大都是大容量的先进机组,短期内淘汰又不可能,这给今后的能源结构调整埋下了隐患。现在应该淘汰不十分必要的自备电厂和服役时间已经长,煤耗高的机组。过去我们淘汰落后机组是按容量来划分的,例如淘汰5万千瓦或10万千瓦以下的小机组,今后可以考虑按煤耗来划分该不该淘汰。例如先淘汰煤耗在每千瓦时400克以上的,再淘汰煤耗350克以上的。

十三五规划把煤炭产量定为41亿吨我认为是定高了,现在指标是指导性的,不是指令性的,这样的导向是煤炭产量还要增加。这是沿用了传统的计划思路,确定一个GDP增长率,再乘一个弹性系数,过去通常把弹性系数取为0.8,也就是说GDP每增长1,能源相应增长0.8。当然现在弹性系数取得低一点了。但是这种计划思路,往往对技术进步,结构调整的因素,还有政府调整结构的决心估计不足。事实上虽然今年煤价大涨,但是煤炭的总产量从2014年以后是呈下降趋势的。此外还应该考虑国内外两个市场。

我认为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在有条件时多进口一些也不是坏事。有一度煤炭企业困难,我们控制了煤炭进口,我认为应该交由市场来决定。比如在东南沿海一带,进口一些澳大利亚、印尼、越南的煤炭,减少北煤南运,不要限制从俄罗斯进口煤炭,限制进口是有人担心影响国内的煤炭行业,但其实是保证供应,稳定价格,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所以我认为可以把十三五规划煤炭产量定得比十二五末低一点,而不是继续高上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十九大报告把能源生产和消费提高到革命的高度,就不能是四平八稳,要拿出大的魄力,硬的措施来才行。不要受各种屁股指挥脑袋意见的干扰。

再看油气产业的情况,今年年初我曾预测全年的油价会缓慢的上涨,但突破每桶60美元的可能性不大。直到今年10月底,油价徘徊在每桶五十几美金,基本上在我预测的范围内。但是到了11月份,由于沙特形势的影响,油价增速加快,现在得克萨斯原油价格是每桶57美元,但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突破60美元,达到了每桶62美元。我想如果没有沙特形势的影响,到今年底维持在每桶60美元以下完全是可能的。所以要想准确预测油价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有许多不确定性的事情发生,地缘政治发生的变化,这些政治因素是很难预测准确的。

对于明年的油价,如果仅从供需情况判断,我认为也将是在60至70美元的范围内,因为全球需求的增长非常缓慢,而原有的产能在恢复。特别是中东动乱地区的伊拉克、利比亚的石油产量在回复。从供需情况看不应有太快的上涨,在每桶60~70美元的价位是供需双方都较能接受的。当然这个前提条件是不发生突发性的地缘政治冲突。国际油价已经从今年初的每桶四十多美元涨到了每桶60美元,每桶已经上涨了近20美元。最近天然气的价格也有所上涨,今年前三季度国际天然气的现货价格大体上在7美元/mmbtu,但是受国际油价上涨和冬季用气高峰到来的影响,最近已经上涨到了9美元/mmbtu。

去年我国进口石油3.8亿吨,自产只有两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65%。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也已经超过了30%。今年受煤改气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我国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非常迅速,和去年相比,增速可能会超过20%。由于储气设施不足,许多地区担心今冬天然气的供应会出现紧张。

尽管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但与汽车数量的增长相比,依然是十分微小的数字,对石油需求量的影响很小。估计石油进口还将维持在这个水平。中国石油的产量其实也不能算少,在全世界也可以排到第四、五名,但是这些年没有能发现像大庆、胜利这样的整装油田,而原有的老油田产量在递减。

受石油价格下跌因素的影响,油田的效益在降低,勘探投入减少,因此,国内石油的产量大体上只能维持在每年1.8至2亿吨左右。天然气目前在我国广大的小城镇和农村还不够普及,像浙江省已经提出县县通天然气,估计今后几年天然气仍将是一个旺盛的增长势头。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国还将是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大国。从这个情况看,十九大报告中没有写能源强国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我们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从能源自给,能源结构清洁化等方面看,还不能成为能源强国。

我国的石油主要用于交通运输,有约8000多万吨用作化工原料,生产乙烯、化纤等化工产品。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能否到2035年全部停用燃油车。因为已经有几个国家宣称到某一年要停止使用燃油车,这也引起我国业界讨论这个话题。

就我个人的观点,制定这样一个停用燃油车的年度目标没有太大的科学根据,拍脑袋的因素较多。因为电动车的发展受技术,特别是电池技术、电池材料以及锂电池的回收处理等因素的影响,预测哪一年可以全部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是很难的。现在纯电动汽车仍以三元锂电池为主,近几年锂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三倍。锂电池的回收处理也还没有解决。今后是以三元锂电池为主的纯电动汽车,还是燃料电池汽车?各种技术路线也还在探索中。特别是用油量较大的载重汽车,电动化尚需时日。

我是非常支持汽车燃油替代的,希望这个进度来得快一点,但正如上述原因,制约因素很多,很难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表。过去我们也曾提过到1985年全国实现农业机械化,但是最终也未能做到。吸取这些教训,我个人认为制定一个取消燃油车的年限目标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没有必要跟在别人后面学。

我认为尤其在大城市,汽车尾气排放是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城市中加快推进汽车电动化十分重要,可以先从公交汽车、出租车这些城市管理者能掌控的领域加快推广。公交和出租车每天的行驶里程至少要比私家车多五倍,而且基本上就在本市范围内行驶,电动化较步做到。所以我非常赞同像深圳这样,确定在两到三年内全部更换公交车和出租车为电动汽车。我觉得北京市和其他的大城市应该考虑制定这样的时间表。至于飞机、轮船在很长时期内还要依赖石油。现在农业需要化肥,用油的农业机械也很普及了,出海捕鱼要用柴油为动力的机动渔船,所以有人也把这叫做石油农业,石油渔业。几十年内改变这一能源状况我认为很难,更应该在节能节油技术,混合动力上下功夫。

我国近年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居世界前列,引领了世界新能源的发展潮流,为国际社会所赞赏。我国的风力发电机,特别是光伏电池,已经佔了世界市场很大的份额。但是在国内电力市场弃风、弃水、弃光,甚至于弃核还时有发生。侭管政府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也还未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弃风、弃光、弃水,可以列举出一系列技术原因,但是我认为这些原因都是可以解决的,有些甚至是牵强附会的,本质问题还是现在电力已经不短缺,又有那么多的煤电机组需要发电,在调度时要照顾各种发电厂。风电价格已经非常接近于常规能源,比煤电略高,但煤电没有计入排放成本,风电价格已经低于天然气发电。太阳能发电成本也在迅速降低。我一直在鼓吹要引入竞争,以取消政府补贴为目标。国家能源局搞的领跑者计划,我认为开局状况不错,说明有的企业有能力做到与常规能源发电相竞争。前些年的特高压技术之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输变电规划的出台和建设,希望国家电网公司做出更多的努力来减少弃风、弃光、弃水,为新能源的发展创造好的条件,这才是符合十九大的关于能源的方针。

我认为在今后的十年,应该让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比重翻一番,也就是说让风电占到发电量的8%,光伏发电占到2%,共占到发电量的10%,这个目标不应该算高。中国在西部地区有广袤的沙漠和戈壁滩,风光资源不是问题,国家应该在发展规划中像当年西气东输一样,搞一个可再生能源的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这就要求东部发达地区要控制好煤电建设,像朱镕基总理当年抓云贵向广东送电那样的力度,控制东部地区发展煤电,给新能源让出市场。

同志们,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巳经从高速増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今后能源工作的重点也应该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的增长,要在19大的这个精神指导下,做好今后的能源工作。




责任编辑: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