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1版(2009年8月1日)
平装:424页
正文语种:汉语
开本:16
ISBN:9787509516096,7509516099
条形码:9787509516096
产品尺寸及重量:25.2x18x2cm;1.4Kg
ASIN:B002PY75A2
内容简介
从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经济迅速增长,是以大量利用和消耗自然资源(尤其是化石能源)为前提。此间,西方经济学开始蓬勃发展,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新古典主义的发展,由此孕育了能源经济学的萌发和基本思想。古典主义着重经济总量研究,相关经济学著作中最受关注的两个问题是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持经济长期增长。因此建立在“边际效用论”和“均衡价格论”基础上的,其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均衡价格理论,资源优化配置和外部性理论是新古典主义对能源经济学的贡献。
作者简介:林伯强,著名能源经济学家,曾经担任亚洲开发银行(ADB)东中亚部能源处主任能源经济学家,现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其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能源经济学。除了能源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成就,他还撰写了大量有关能源问题与能源政策方面的专栏文章。其专栏文章主要出现在《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和新浪财经等主流财经报纸。他是国际能源组织、世界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等组织和单位的咨询顾问,新华社特聘经济分析师,美国AES公司董事顾问会成员。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司委托,他目前正在为我国“十二五”规划进行能源战略研究。
编辑推荐:
能源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一个新的分支,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冲击。1973年开始的石油危机,使经济学家很快地把目光转移到能源上来,开始了能源经济的研究。在国内,甚至在改革开放前期,由于能源消费水平低,消费总量很小,能源资源没有稀缺,主要问题是如何开发利用,能源研究也主要围绕能源开发利用。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国内经济学者开始了能源经济的研究,但没有真正建立起能源经济学这门学科。《高级能源经济学》是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能源的稀缺和环境问题是这一代经济学者的一个最重要挑战。能源经济学在中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有关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水平都有待于提高和扩大。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7月,并于2006年7月升级为独立的系级教学科研机构,隶属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拥有“能源经济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并于2007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为了填补国内空白,该研究中心2007年出版了《现代能源经济学》教科书,读者包括能源经济学者和工作在能源一线的政策实践家。本书在其基础上进行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