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鲜半岛燃起战火,新中国被麦克阿瑟、斯大林和金日成拖入了战争。10月19日,中国决定派志愿军保家卫国赴朝参战。面对装备精良具有制空优势的联合国军,志愿军采取了穿插胶着的战略战术,打乱战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美军现代化装备优势难以发挥,不断赢得战场主动,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迫使联合国军签署停战协议,让战争威胁止于38度线附近的停战线(军事分界线)。
在过去20多年中,每当美国准备出手对付中国时,总是有萨达姆、本.拉登这样的人来搅局,使美国无暇顾及中国,为中国迎来了宝贵的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今天,美国由于“页岩气革命”,迅速摆脱了对于中东石油的依赖,义无反顾地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略泥潭中抽身而起,重返亚太,虎视眈眈地冲到了中国的面前,中国不得不再次面对美国充满敌意的围堵。似乎中国已被迫考虑是否终结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全力应对美国的战略合围。
页岩气革命
奥巴马上任之初所列举的“新能源革命”招数中,完全没有提到页岩气这么一回事,他还是曾寄希望于风电、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来替代传统能源,请来新能源专家朱棣文担任能源部长,将资金用于支持这些技术的研发。但是他无心插柳柳成荫,异军突起的页岩气迅速改变了美国。
2008~2011年美国通过页岩气技术突破,新增了140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量,使美国几代人梦寐以求的“能源独立”逐将实现。页岩气革命使美国的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交通燃料等生产要素价格和多种化工原料及基础产品价格都大幅度低于国际市场,强劲推动了制造业的回归,欧洲人将其称为“再工业化革命”。
2008年由“次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WTI的油价就一直比英国北海布伦特油价平均低15.88美元,目前两地的价格差距已经接近20美元。今年4月份,美国亨利中心的天然气批发价格为1.89美元/百万BTU,而英国同期价格为9美元,德国为11美元,日本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价格为16美元,比美国高出8倍。低廉的天然气还大幅度降低了电力成本,美国5月份平均工业电价6.57美分/千瓦时,相当于0.41元人民币/千瓦时,不到中国沿海工业电价的一半,不到日本工业电价1/5;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PVC等从美国运到中国港口的价格比中国工厂出厂价还低1/3,中东地区的化工厂与美国相比也黯然失色;低电价将电解铝、电炉特种钢、有色冶金等高载能产品价格大大拉低……。
页岩气革命使美国企业充满了竞争力活力,失业率也在逐步降低,资本市场吸纳了来自全世界更多的资金。7月份,美国新增就业16.3万个,大大超越预期,是5个月来最好。8月份的失业率从7月份的8.3%再降到8.1%。
美国在摆脱伊拉克泥潭之后,高调宣称重返亚太(其实美国从未离开亚太),在中国周边排兵布阵,形成对中国的合围之势。在南海支持菲律宾、越南与夺岛争海,来抗衡中国;在钓鱼岛以美日安全保条约给日本壮胆,让日本咄咄逼人;在马六甲海峡部署濒海战斗舰,威胁中国的石油生命线;在缅甸调整立场,离间中缅关系;放手让印度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将核弹瞄准北京……。似乎留给中国和亚洲的印象是美国已准备与中国甩开膀子大战一场,达到彻底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目的。
大哥只带来菜刀
而实际情况分析,美国重返亚太并不是要来“掀桌子的”,而是要来赴宴的。在中国崛起的引领下,高速发展的亚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GDP的增速远超过欧洲、北美和世界所有的地区,世界各国都在考虑如何搭上亚洲这班高铁。被陷在中东的美国,看到亚洲“风景这边独好”,哥几个在餐桌上吃得热火朝天,早就是一肚子羡慕嫉妒恨。美国渴望坐在主人的位置上,甩开腮帮子足吃海喝,分享这桌盛宴。如果把亚太的桌子掀翻了,大家都没得吃,谁还会支持美国?而亚太打成了一团,美国复苏的制造业将产品卖给谁?
因金融危机囊中羞涩的美国想保持在亚太的存在,只有通过武力震慑。一个朋友将其形容为,大哥重返餐桌,一屁股坐下,高呼一声“大哥又回来了”,将西装一掀,兜里没揣钱包,却揣着一把菜刀。通过保持强大的武力存在,挑拨亚太各国彼此的矛盾,以维持其摇摇欲坠的霸主地位,为美国重振制造业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大的利润空间。世界似乎一夜之间,又回到了十九世纪武力强国用坚船利炮,打开弱国国门的时代。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和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有13亿人口,数百万武装力量与千余万预备役和民兵,以及洲际导弹和核武器,用武力遏制中国的代价美国承受不起,亚太承受不起,全世界也承受不起。如果步步紧逼,中国翻了脸,掀了桌子,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中美一旦大打出手,亚洲国家的坛坛罐罐必将被打个稀巴烂,美国的算盘也会落空。美军太平洋军区司令洛克莱说:“中美之间呈现敌对关系,对美国、中国及全球的和平与安定没有一丝好处”。亚太国家实际上也在对美国阳奉阴违,中日在钓鱼岛刀剑出鞘,美国学者认为两国三年内必将开战,而日本却背着美国与中国签署了双边贸易本币结算的协议,世界第二、三大贸易国之间的贸易结算抛弃了美元。印度借口发展能运载核弹头的远程弹道导弹威慑北京,却暗中发展能够打到华盛顿的洲际导弹,为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奠定基础。亚太国家都是一边在中国的海碗里吃大肉,一边在美国的菜刀下拜大哥。美国在亚太的所作所为源自一种失落感,美国在与亚洲国家的贸易中被严重地边缘化了,美国市场的吸引力优势也正在被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取而代之。
根据中国商务部、美国商务部、日本财务省、韩国知识经济部、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和印度工业和贸易部公布的数据比较,中国对日本、韩国、东盟和印度、澳大利亚的贸易额都远远超越了这些国家与美国的贸易额,与中国贸易额是这些国家对美贸易的193%。此外,2011年大陆与香港的贸易总额2700亿美元,与台湾的贸易总额1500亿美元,都远远超越他们与美国的贸易额。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统计,2011年中澳双边贸易额1180.7亿美元,增长30.9%。其中,澳顺差310亿;而美澳贸易额363亿,澳逆差达160.8亿。
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421亿美元,同比增长22 . 5 %。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5亿美元,增长24.9%。2011年中国出口总量占全球10.4%,超过美国的8.1%;进口仅次于美国,达到9.5%。美国已经不再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了,欧盟以5672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且,对美贸易占据中国贸易总量比例逐年下降,仅占中国总贸易量的12.26%。这些数据都说明美国在亚太地区日益被边缘化,越来越像一个局外人了。
中美与亚洲主要国家贸易数据(单位亿美元)
2000~2010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从2.1%增至7.2%;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依存度从8.2%增至19.1%。而美国对日本的出口依存度从8.3%降至4.7%,进口依存度也从12.0%降至6.3%。中国持有美国债1.18万亿美元,持有美国证券类资产占中国3.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额的63.2%,约为2.1万亿。中国不仅已经超越加拿大和墨西哥,成为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还维持着占美国GDP比重75.3%的第三产业的高额利润和广泛就业。同时,中国也是美国最大的债主,维持了华尔街巨大的利润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