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国需将气候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

2007-05-28 15:46:00 中国能源网

2007年4月7日上午,由中国能源网(www.china5e.com)研究中心举办的“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高层座谈会在北京国宏宾馆成功举行。高层座谈会召开的大背景是:《斯特恩报告》和《IPCC报告》引起全球震惊。全球气候变化将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大威胁;中国也将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同时,一场以减排为议题的大国外交和碳外交已经拉开了帷幕,人类已经进入“气候政治”时代。

刚刚过去的冬天是全世界有史以来罕见的暖冬,给我们留下的是从没像现在这样离全球变暖如此之近的切身感觉。全球变暖带来的问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引起了全世界的恐慌。来自全球的1250名专家说:我们正走向灭绝之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协调委员会(IPCC)在4月6日发表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大家地球“发烧”带来的祸害。科学家已经基本弄清了地球升温的原因,即工业革命惹的祸。IPCC发布了迄今为止关于全球变暖影响的最严厉的报告--第四次评估报告,从而加强了要求世界各国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

IPCC报告说主要由于燃烧生物燃料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现象,这会造成沙漠化、干旱以及海平面上升等现象,而热带地区特别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太平洋各岛国会受到最大打击。气候变化会导致非洲粮食产量急剧下跌,从而造成数百万人的饥荒,它已引起喜马拉雅山冰川加剧融化,并在欧洲和北美引起滚滚热浪。报告预测水资源的短缺会影响到数十亿人,海平面的上升可能持续几个世纪。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90%导致了全球变暖。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利用,对地球植被的大肆破坏,减少了陆地表面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固定,造成了大气温室气体的持续升高,二氧化碳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90ppm,上升到今天的380ppm。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不可也不能忽视的问题。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严重而且不断加剧,2000~2005年我国CO2排放增长量占世界同期增长量的64%。温室气体浓度控制目标的选择和减排义务的分担机制,是“气候外交”斗争的核心,应该正确把握和全面权衡适应、减缓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行动中,我国要做到“一个坚持”、“两个维护”,即坚持《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指导作用和《公约》确立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各项原则,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合理权益,维护我国在全球环境事务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每年消费的能源占世界总消费量的十分之一。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5%。2006年底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简称IEA),面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提出警告说,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中国在2010年以前肯定会超过美国成为第一排放大国。

中国很快将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这将使中国进一步面对国际压力,甚至发展中国家,也有可能向中国施压,令中国承担更多责任,而不是单单针对美国;美国也会在国际中以中国的问题同样严重为由,施展谈判技巧以减低对本国的冲击。中国需要将气候变化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

《能源思考》编辑部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