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比较研究

2008-11-28 16:32:00 中国能源网   作者: 社科院财贸所博士后 肖红军  

2008年8月28日,中国石化集团首次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尽管三大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方式各异,但我们可从中解读出国有石油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上所担当的共同责任。

2008年8月28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北京发布《2007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是中国石化集团首次向公众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石化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举措和情况,并披露了公司相关的业绩指标。

从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第一份央企社会责任报告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20多家中央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作为我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主体和大型国有骨干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海油也"敏锐"地坐上了中央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头班车"。其中,中国石油股份和中国石化股份从2007年开始连续发布了两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海油则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参照国际知名企业的标准发布公司年度报告、健康安全环保专题报告、公益专题报告等多种报告,并从2006年开始发布可持续发展年度报告,但今年的报告尚没有发布。通过对三大石油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分析,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在报告编制上的异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洞察它们在实际履行社会责任上的主要特点。

报告:异中存同

我们以中国石油2007年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07年社会责任报告和中海油2006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来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在报告编制上存在许多差别,但也有诸多相同之处。

从报告名称来看,三大石油公司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中国石油采用的是"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石化的股份公司采用的是"可持续发展报告",而集团公司采用的则是"社会责任报告",中海油采用的是"可持续发展报告"。

从报告范围来看,三大石油公司走过的路子也存在差异。中国石油连续两年的社会责任报告都是由股份公司发布的,因此报告范围也仅限于股份公司。中国石化与中海油走的是类似道路,报告范围从股份公司拓展到集团公司,也即报告发布主体由股份公司变成了集团公司。但是,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之间又存在差别,中国石化是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分别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而中国海油目前则只发布总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不再发布股份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三大石油公司报告范围的变化反映了中国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采取的是逐步推进的策略,往往由数据可获得性相对较高、管理体系相对完善的股份公司开始,逐步扩展到整个集团公司。

从编制模式来看,三大石油公司都参考了国际的标准报告体系,但又根据自身实际进行了改造与创新,形成了既符合标准报告体例,又反映行业特色与企业性质的报告体系。如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都明确指出,报告参考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2006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和国际石油行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美国石油学会(API)编制的《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在这一点上,三大石油公司选择的方式与大多数国内企业是一致的,但与国家电网公司独创自己履责模型进行编制的方式,和中远集团完全按照GRI报告体系进行编制的方式都不一样。

从报告内容来看,三大石油公司披露的内容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其中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三大石油公司在内容结构上均按照公司认为的责任重要程度进行编排。如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都认为保证油气供应的稳定是自己最大的责任,因此中国石油将"积极有效的能源开发"和"持续稳定的油气供应"置于内容的前两部分;而中海油则将自己对环境的影响视为十分重大的责任,因此将"企业与环境"置于内容第一部分。二是三大石油公司对于财务绩效的披露都相对简单,篇幅很小,这与国际发展趋势相一致,也反映出它们对社会责任报告的深刻理解。三是三大石油公司都将安全环保、员工发展和奉献社会作为报告的重点内容予以披露。四是三大石油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理念,并在内容上紧紧围绕这一理念进行报告,如中国石油提出"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理念,中国石化提出"奉献清洁能源,共创世纪蓝天"的理念,而中国海油提出的理念则是"奉献清洁能源,创造美好生活"。五是在各部分责任内容的写作上,三大石油公司均采取了从制度到具体做法到绩效或案例的手法,以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公司在相应责任上的履责表现。

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内容全面性的程度不同,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披露的内容更为丰富。二是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内容不同,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针对每一类利益相关方都列出了沟通交流和期望回应的措施,而中海油并没有单独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内容。三是案例运用上有所差异,中国石油和中海油较多地运用了案例方法,尤其中海油运用多个小故事进行说明的方法,给人印象深刻。四是指标披露方面,三大石油公司都对重要指标进行了量化披露,但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披露的指标相对更多,且都将关键指标列于附录的业绩数据表中,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五是三大石油公司都采用了社会评价来表明公司所获得的社会声誉,但在说明方法上有所差异。中国石油采取是将社会评价贯穿整个报告,分别用不同的评价来说明在不同责任上的成就,中国石化是在最后单独集中列出,中海油则是在对各项责任内容进行总体描述时予以表现。六是虽然三大石油公司都有对下一年度的展望内容,但详略程度显然是不一样的。中国石油的展望最为具体,按照不同的社会责任内容分别列出了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中海油的展望相对最为笼统,主要是一种理念上的承诺。七是指标索引的详略程度不同,中国石油的指标索引相对最为详细,分别与GRI和IPIECA/API中的指标进行了对照,而中国石化则与全球契约十项原则进行了内容上的对照,中海油并没有单独进行指标索引。

从报告的可读性来看,三大石油公司都采用了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且所使用的图与相应的内容紧密相联,可读性都比较好。

从报告的可获得性来看,三大石油公司都在报告说明中提供了报告电子版本的下载地址。尤其是中国石油,网站上更是提供了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英文三个版本。因此,三大石油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可获得程度都比较高。

从报告印刷来看,三大石油公司都采取了环保印刷,这充分表现了三大石油公司是以实际行动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

履责:同中有异

从三大石油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还可以看到,它们都把保障供应、安全环保、员工发展以及奉献社会等视为自己的重要责任,但在具体做法以及履责绩效上却有所差异。

从保障供应责任来看,三大石油公司的角色地位决定了它们在履责上存在的差异。中国石油是中国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商以及主要的石油产品生产和销售商之一,中国石化作为中国第二大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和最大的石油产品及主要石化产品的生产商和供应商,这一地位决定了保障国家能源稳定可靠供应是它们最重要的责任。为此,中国石油将"努力增加油气产量,持续稳定满足市场供应,最大程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油气的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视为首要的社会责任,而中国石化则"把保障供应作为自己的天职"。事实上,这两大石油公司都从提高油气资源供应能力和提供持续稳定的油气供应两方面较好地践行了这一责任。

从安全环保责任来看,三大石油公司都将这一责任置于很重要的位置,其中中海油的做法以及绩效表现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中海油作为主要从事海上石油及天然气生产的企业,环境保护是其最为关注的内容。为此,中海油将自己的环境责任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确保自身生产经营行为各个环节的清洁与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致力于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清洁无害的能源,推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在具体实践中,中海油各下属企业都建立了HSE管理体系,并按照这一体系进行从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建设-调试、试生产-正式生产-关闭、废气等全过程的环境保护和管理。中海油在安全管理方面也有完整的体系,其中"五想五不干"的做法真正地将安全对于生产的"一票否决权"授予每一名作业员工,有利于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此外,在安全环保责任方面,中国石油近两年来也有很大进步,其中发起成立中国绿色碳基金,支持开展以吸收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为目的的植树造林和能源林基地建设是其较为突出的实践做法。

从员工发展责任来看,三大石油公司都从员工健康安全、员工权益、员工参与、员工成长、员工关怀等五个方面来履行对员工的责任,但它们在具体做法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其中,中国石油在员工的民主参与方面表现突出,2007年荣获"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大庆油田等15 家所属企业被评为"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中国石化的员工健康管理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即"抓四率,建四档";而中海油则在员工发展方面创新做法,建立和完善了技术和操作两条职业发展通道,员工可以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及自身特点与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通道发展。

从奉献社会责任来看,三大石油公司无论是在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扶贫、赈灾救危、志愿者行动等公益事业方面,都有十分突出的表现,并都获得了来自不同机构颁发的慈善奖项或相关荣誉。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三大石油公司,社会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