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文记录了共和国石油部长、独臂将军余秋里的事迹。他为了祖国和人民,在战争中出生入死、奉献青春;在和平年代,他为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鞠躬尽瘁、再献终生。在他担任石油部长时,更是为全国人民树立了一个“王铁人”的学习榜样,掀起了一股比、学、赶、帮、超的大生产高潮。1958年2月,余秋里同志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59年9月,在大庆地区发现石油资源以后,他以非凡的胆略和气魄,果断地提出要调集全国石油系统的人力、物力,在大庆组织石油大会战,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水平,把大庆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好,把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1964年1月,经中央批准,石油部组织了华北石油勘探会战。随着勘探范围和成果的不断扩大,先后发现并建成了胜利、大港、辽河、任丘、中原等一批油田。正如康世恩同志后来回忆时说的:“余秋里抓的‘学两论’和树王铁人活动,对当时打开会战局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余秋里还提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在当时确实起到了调动群众创业精神,不等不靠,顽强奋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的作用。余秋里在任石油部长期间,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带出了一支能征善战、吃苦耐劳的石油开发劲旅,中国石油工业创业史凝聚着他的心血和功勋。(石油系统无人不知“余康”二人。
“余康”二人在石油工作上几十年如一日的默契配合和相互支持,以及彼此的互补,使他们承担的共同事业也变得完美。余和康俩人可称得上中国政坛楷模和中国经济战线的两面鲜艳旗帜。中国石油工业因“余康”而光芒四射。共和国五十年前的经济历史,也因“余康”而光彩夺目。)
独臂将军余秋里(1 9 1 4 -1999),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经济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国务院原副总理,石油工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共和国的石油供应十分匮乏,以至严重影响到中国国计民生。1958年初,不少汽车被迫抛锚,军队中有的部队取消演习,连首都街头也出现了背负沉重煤气包的公共汽车。于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立即开会研究石油问题,国务院也开会研究石油问题,石油成了亟待解决的国家大事。
共和国崛起的危难时刻,毛泽东一锤定音:我看余秋里能当好石油部长。此人人才难得,是个将才!
彭德怀推荐,周恩来欣赏:中国和平建设时期从此出了个独臂“巴顿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