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智慧能源——我们这一万年

2013-08-20 09:40:02 中国能源网   作者: 刘建平  

由刘建平、陈少强、刘涛合著的《智慧能源——我们这一万年》近日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和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人类利用能源演变的历史、跨学科的学术视野,描述了人类文明演进、科技进步、能源多样性及更替、相互竞争和促进的历史过程,并大胆预测、畅想了未来的能源发展趋势与未来人类生态文明形态的远景,这对当今中国和世界共同面对能源、粮食、环境、金融和信息五大安全挑战,解决中国面对的能源生态、环境等等重大问题,是一本具有启迪、参考意义的著作,值得一读,同时值得有志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和中国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士思考。

《智慧能源》首先分析了能源的概念、作用,让读者了解能、能量、能源相互关系和异曲同工之处,回顾了原始人类从用火而始、蹒跚走过的利用人体外能源的漫长过程,从最初利用自然之火到利用柴薪等等生物质能源,从利用畜力、风力、水力,再到规模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等化石能源,从而促进了工业革命,直到利用核能、潮汐能、地热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的漫长而辉煌的史诗历程。但工业革命发展特别是大规模利用化石能源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暖、资源短缺直至为能源纷争和战争。同时还介绍了不同国家的有关能源的法律、制度框架,各国政府探索能源、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在扶持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变革、能源金融化和能源国际合作上的不懈努力,指出各国努力虽然取得了可观进展和成果、部分化解了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难题,但人类在工业文明发展中的“路径依赖”和惯性中,前进和发展的道路上依然充满危机、挑战、陷阱,布满荆棘。人类能否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顺利转型?这直接关系到人类文明能否持续的生命攸关的重大问题。

《智慧能源》随后探讨了支撑未来生态文明的能源形式,提出智慧能源是应时而生的生态文明奇葩,将成为照亮人类未来文明的曙光,并粗略勾勒了智能能源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技术基础和制度框架,期待、勉励人类共同努力探寻,思考智慧能源的实现路径与方法,提出人类必须共同肩负起历史使命,让未来能源与人类文明永续发展。

三位学者提出了“能源的发现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的智慧”,“能源的利用和优化是一种哲学”,“能源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等新颖观点,并将人类利用能源总结为采猎文明与启智能源、农耕文明与小智能源、工业文明与中智能源、信息文明与大智能源并展望了生态文明与智慧能源,并认定新的生态文明对能源的安全、清洁、低碳、环保、高效、经济、便利等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要求无疑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所需能源的巨大挑战,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5年来的高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环境资源约束与能源、环境安全挑战,能源安全形势严峻,能源效率明显偏低,拖累了中国经济整体效益:以消耗世界能源20%而只产生了全球GDP10%,并为此消耗了世界一半以上的煤和水泥。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国内环境污染严重、国际减排压力增加,2013年1月中国人口稠密区雾霾天气造成PM2.5严重超标面积高达270万平方公里,暴露了这一尖锐矛盾。现实是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能源缺乏的大国,中国水资源总量只有世界总量6%,人均水资源仅有世界水平28%、人均石油资源只有6.1%、人均天然气资源只有7.9%,人均煤炭资源只有70.9%。耕地只有40%、矿产资源只有50%,铝土矿只有14.9%、铜矿仅22.7%、铁矿70.5%,而目前中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倍、发达国家的4.3倍、日本的9倍。中国能源效率只为32%而美国达50%。目前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超过56%,天然气将超过30%、煤炭进口超过2.2亿吨,2011年能源自给率为91%。资源方面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达56.4%、铜71.4%、钾肥51.5%、铝61.5%。近年来矿产品进口成本不断增高,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1年,中国钢铁行业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多支出3000亿美元,而2011年进口原油成本比上年增长37.2%!同时地缘政治风险加大,能源海上运输危险加大,这给中国经济安全和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带来威胁。

中国正是在这一严峻形势下走向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中共18大报告提出能源革命,而在全报告中提到革命仅此一处,由此可见能源领域重要性,这也是本书重要参考价值所在。

但本书中也有商榷之处:一是文明划分,是否存在单独的信息文明?Informatiomg一词有信息、情报、新闻、资料等等多种含义,而原始人最初的武器就是石器、木棍、火与情报:何时何地有食物与猎物,无论是采猎文明、农耕文明还是工业文明,其实都离不开信息情报,才能保障人类和人类文明的安全,工业文明更有人称之为工商文明,市场情报更是性命攸关。以至有人称当今世界竞争就是在能源与情报信息。在人类安全方面,中国古代曾有诗词将最危险的事喻之为“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西方启蒙时代学者称之为“傻子碰到了骗子”,近日持续发酵的斯诺登事件,揭示了信息文化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此外能源划分领域也有值得商榷之处:科学最初就是分科之学,能源有人将化石能源、风能、太阳能水力均归结于太阳,而地热属于地球能,核电为物理能,潮汐能为天体关系及引力能,潮汐能不仅是月亮,太阳也会造成地球潮汐,人类探索深远太空探测器也借用了火星、木星等等行星引力加速度,使人造探测器目前行走到了太阳系边缘地带。此外过度消耗能源资源还造成了生物多样性减少、消失并危及人类生存,书中缺失了这一领域。但这些都是白璧微瑕,也是探索中所难以避免之处,《智慧能源》是值得一读并值得回味的图文并茂的重要参考书。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