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科学的历程书评

——创新促进科技产业成长生态环境



2016-01-31 15:14:00 中国能源网   作者: 秦京午  

当今世界,科学至高无上,高科技更是令人向往,高科技企业创办者如乔布斯、比尔盖茨、马云等等之名更是雅俗共赏般地如雷贯耳,而诗人、历史学家则被边缘化了,而史诗更是鲜为人知,许多年轻人甚至不知还有史诗一词。高深的科学知识日趋细化、专业化、深奥化,高科技与普通人甚至文学人士之间的距离日益扩大,反而易使迷信大行其道。但科学的历史、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史,则让理科、工科、经济学与历史、史诗溶为一体,北京大学教授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正是这样一本值得一读并深思科学、科技产业发展所需环境的好书。

曾有哲人说,人类的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历代科学技术巨匠堆砌而成的宏伟思想知识体系,是人类文明史中最值得引以为自豪且可无限利用的资源,去年中国学者屠呦呦,从1700多年前晋代古籍中获得灵感线索追踪研究,荣获诺贝尔奖,部分揭示了科学与历史关联,而关于科学、哲学与史学的起源、发展和繁荣昌盛的故事,无疑就是颂扬人类精神和思想的史诗,因为这昭示了人类探索自然和自身奥秘的艰辛甚至血腥的历程。

科学哲学史学起源与疑问

文明与科学起源于何处?文明起源于人类发明、制造、改进工具和发明文字记载历史。科学呢,西方哲人认为“科学起源于宗教和对宗教的批判。”作者认为科学两个来源:一是人的好奇心和获得一个整体世界的内在要求,二为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人类必须提高自己制造、使用和改进工具的技艺和能力。从考古学、历史学上东方四大文明分别起源于尼罗河、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和黄河长江流域,除了中国是以史学道德为主导,前三种文明均是神学和宗教先于科学,尼罗河与两河文明传到希腊(腓尼基人发明的拼音文字随同商业传到希腊)产生了希腊文字,从而诞生了哲学与科学。亚历士多德认为哲学与科学产生有3个条件,一是惊异、二是闲暇、三是自由。最后条件要求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意见、不受他种目的与利益支配。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年轻时游学埃及巴比伦,而希腊神话与逻辑学、文学令后人景仰。但随后以军事法律奇才著称的罗马人统治了地中海沿岸地区作者认为他们几乎没有在希腊人丰富的科学遗产上作出新的贡献,甚至将遗产逐步丢弃。“罗马人今生实际的性格与东方民族有某些共同之处,罗马科学的衰落对当代中国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教训。”公元前47年罗马军人焚毁埃及舰队时也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70万巻图书付之一炬,但有部分图书存放在神庙中幸免于难,公元392年罗马皇帝下令拆毁希腊神庙,当年幸存的大约30万巻图书被焚毁。公元640年伊斯兰教首领下令收缴亚历山大全城所有希腊著作予以焚毁。公元5世纪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世纪成为史学上所说的黑暗年代。在欧洲陷入停滞之时,东方阿拉伯文明和中国文明兴盛一时,特别是中国独自发展的科技文明,以农学、医学、天文学、数学以及陶瓷、丝绸、建筑、造船等等在宋明时代达到高潮,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与炼丹术、指南针与航海技术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明代还诞生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四大科技名著,西方学者李约瑟认为这让西方望尘莫及。本书作者认为明代中央集权统治达到了极点,思想专制严重束缚了理论科学发展,与生产有关的技术和工商业(产业)也一再遭到扼杀。随后满清大兴文字狱和长期实行海禁严禁海上通商,闭关自守使中国人未能及时接受西方先进科学从而与西方差距越来越大。作者发出三大疑问:为何中国传统科技不能在清代更快发展?为何欧洲新兴科学能如此快发展?为何清代未诞生类似的近代科学?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体系突出特点是极端实用性,一旦封建王朝提不出需求就没有动力,而希腊人不讲实用为理论和科学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而满清统治者为维护专制统治,限制资本主义发展、扼杀思想自由。西方近代科学兴起与欧洲资本主义成长相伴随并密切相关,也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民主制度及思想言论自由、科研自由密切相关。

欧洲学术的复兴

作者认为欧洲学术的复兴源自11世纪十字军东征,这一宗教狂热延续了200多年,从东方带回了阿拉伯科学、中国四大发明、希腊人的自然哲学文献。12世纪掀起了翻译热潮,希腊文献经过叙利亚文、阿拉伯文再翻译成拉丁文。另外一个影响是大学的出现,欧洲主要教育机构是都会学校,后来随着城市的兴趣,也出现了一些世俗的城市学校,最初的大学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行会。最早是诞生于1158年的波伦亚大学,随后出现了巴黎大学(1160)、牛津大学(1167)、剑桥大学(1209)、那不勒斯大学(1224)、里斯本大学(1290)等等,这些学校分别由城市(公立)、教会和国王主办。

罗吉尔.培根(1220-1292)成为控实验科学的先驱,他先后在牛津大学与巴黎大学学习,他博览群书并拥有批判怀疑精神,认为人们只所以常犯错误有4个原因,一是对权威过于崇拜,二是囿于习惯,三是囿于偏见,四是对有限知识的自负。由此他反对按照乙酸和权威来裁定真理,而行实验来弄懂自然科学、医药、炼金术和天上地下的一切事物。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早表现在文学和美术领域,但丁(1265-1321)《神曲》将希腊古典时代人物放在重要位置而将教会显赫人士打入地狱。文艺复兴随后传遍整个欧洲。另一伟大思想解放运动是德国宗教改革,马丁.路德1571年颂了95条论纲质疑由来已久的赎罪卷,认为这并不代表赦免上帝的,而只能赦免教会的惩罚,创立“因信称义”学说,主张信仰高于一切。从中国传入的纸、印刷术使书籍主要是圣经更易于传播,磁针罗盘促进了航海,火药传入使得欧洲人发明了枪炮。葡萄牙航海家1445年抵达非洲佛德角、1487年抵达非洲大陆最南端好望角、1497年绕过绕过好望角于次年抵达印度,运回欧洲的香料、丝绸、宝石、象牙获得纯利达航行费用的60倍。哥伦布1492年从西班牙向西航行到达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误以为到达一亚洲,但他的朋友亚美利哥(1454-1512)敏锐发现这不是亚洲而是新大陆,法国地理学家在绘制的地图上将此定名为亚美利哥即美洲。麦哲伦(1489-1521)船队历时3年(1519-1522)的环球航海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激发了西方对全球的探险与殖民,也开创了血腥、疾病与战争的全球化。

尽管有了罗盘指南针,大航海时代离不开天文学发展。哥白尼革命、开普勒成为天空立法者、伽利略成为控物理学之父、牛顿力学的建立、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新行星、显微镜下发现的微生物新世界,这一切令人眼花缭乱的欧洲发现发明,将其他地区远远抛在身后,自然而然发生了哲学革命,这就是笛卡尔(1596-1650)的“我思故我在”,奠定了“我在怀疑”这一哲学前提出发点,黑格尔称之为“现代哲学之父”,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日理论版文章认定这开创了人类主体地位,近年来热闹的人类世科学团体认为眼下地球进入了1.17万年前全新世开始以来截然不同的崭新时代,而这一时代公认起源于工业革命即产业革命。

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起点有误

作者认为18世纪成为一个光辉世纪是英国工业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即经济与产业革命同政治革命。英国工业革命标志是蒸气动力即的发明与推广,与当前常识不同,蒸气机早在埃及和古希腊时代即已出现,但只作为玩具和开启神殿大门而未用于生产,可见发明发现成果能否用于生产销售并形成产业事关重大。此外许多教科书和博物馆将蒸汽机发明归功于瓦特是一明显错误,瓦特只是改进了蒸汽机获得了冷凝器专利、极大提高了能源效率推广了蒸汽机运用领域,此书前言中称发明蒸汽机而在正文中则是:蒸汽动力的发明、制造与使用,巴本、纽可门、瓦特,表明发明蒸汽机的是前两位学者,时间分别是1690年和1698年,瓦特1765年发明冷凝器而制造出样机已是1769年。

而电子计算机诞生与电报、无线电等等通信技术创新被认为是信息革命起点,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但多数史书和教材对此描述有重大错误,电子计算机曾一度公认是1945年诞生的爱尼阿克(ENIAC),但美国法院历时6年诉讼于1973年宣判毛克利等人设计的计算机爱尼阿克(ENIAC)系抄袭,被抄袭的世界首台电子计算机,是由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毕业生阿坦纳索夫于1939年发明,用300个电子管组装的电子计算机ABC,发明者为保加利亚移民后裔。美国的新闻媒体为此惊呼:阿坦纳索夫是“被遗忘了的计算机之父”。美国总统为阿坦纳索夫颁授国家技术奖,一个工程类别的最高奖励。这一重大消息,由于此时中国正值文革十年动乱而鲜为人知。目前中国绝大部分书籍特别是教科书仍说是首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5年,这与瓦特发明蒸汽机历史错误,理应及时修改以免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体制机制与科技双创新是历史动力

回顾人类文明历史,猿人学会利用火是巨大进步,掌握了体外能源使人类相比其他动物有了不可比拟的优势。发明文字则是另一大进步,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可以代代相传而不至于人亡政息,掌握蒸汽机则是人类利用能源的另一大进步,以至于有人称蒸汽机将人类推进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工业革命,随后的进步令人眩目,作者选择了法国启蒙运动、百科全书与科学精神传播,力学、热学、电学发展,化学革命,进货思想,电磁学,光学,热力学与能源定律的建立,进化论的创立,生物学与医学进步等等。进入19世纪,作者以科学的技术化、社会化为一章,列举了科学强国的兴衰,回顾了法国、英国、德国、美国、俄罗斯作为当时科技大国诞生的人才与成就,随后是电力革命与电气时代,这曾被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并造就了电灯、电影、电话、电报、无线电、电视等等巨大技术进步为,以至于列宁将电气化加苏维埃再加其他定义社会主义。20世初诞生的相对论、量子论和核能,电子计算机,以及生物遗传理论、航天航空等等使人类进入了高科技时代,美国还诞生了风险投资与硅谷,以至于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试图创建自己的硅谷。此外1自由港与自由边境区起源于中世纪摆脱封建领主束缚的西欧自由市,1547年意大利来航(今名里窝那)宣布为自由市,1876年热那来宣布为自由港、1882年汉堡宣布为自由港。中国香港是亚洲自由港,大连也曾几度宣布为自由港。1984年邓小平曾要求在福建厦门实行社会主义自由港的某些政策,而中国目前在上海、福建、广东等地也在实施自由贸易区,特别是近年来中央地方都在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回顾这一历史就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高新技术创新大都产生于欧洲与北美?制度体制创新也大都产生于此?富裕、发达国家几乎与之如影随形(日本似乎为唯一例外)?难道中国与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将永远落后相对贫穷?回答几乎是否定的,因为西欧北美在历史上也曾是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只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工业基地后才跃居先进行列。

为解释这一困惑,有人提出地理决定论、地缘政治理论、人权产权决定论和币缘政治理论(美元和美联储霸权)等等一系列理论,最近俄罗斯学者拉德齐霍夫斯基提出了知识地缘政治引人瞩目,他认为21世纪真正的地缘政治与国家边界、自然资源和交通线无关,新经济虚拟的知识经济迅速出现,这种变化对如今现实生活的意义远远大于传统地缘政治。如今知识地缘政治的重要性高于其他任何地缘政治。科学大师们和学派决定了知识地缘政治。目前全球共有244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从700万科研工作者中脱颖而出,其中159位在美国工作超过65%,同时美国的科研工作者约有160万人占全球总数的20%以上,美国的诺贝尔奖侨民48人,其中8位来自德国、6人来自加拿大、5人来自中国,美国贡献全球近17%的GDP、近35%的高科技、近23%的科研出版物,。相比之下英国现有17位诺贝尔奖得主,德国14人、瑞士8人、法国7人、以色列5人。他担心俄罗斯知识地缘领地越来越小。在代表科技发展水平的三方专利上,2003年国别分布是:美国占世界三方专利总数的34.4%,日本占25.7%,欧盟占30.3%(其中德国占13.5%,法国占4.5%,英国占3.8%,荷兰占1.9%,意大利占1.6%,瑞典占1.5%,欧盟其他国家加起来占3.5%),世界其余国家占7.7%(其中瑞士占1.7%,韩国占1.4%,加拿大占1.3%,澳大利亚占0.8%,以色列占0.7%,中国占0.3%,其他国家加起来占1.4%),问题依然是美国欧洲为何占有知识地缘政治领先地位?

推动高科技产业革命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一大举措是1977年恢复高考,让中国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公平有效利用。1978年底宣布进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式进入改革开放,当时媒体出版界热门话题是高新技术革命,事后有专家透露当时最初提法是高新技术产业革命,但讳言产业是资本主义概念,错过了10多年时机,中国在改革开放10年后的1988年,科委推动火炬计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从原先4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地区优惠转向高科技产业优惠,在内陆城市武汉、兰州、成都、西安等地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直到1991年,邓小平为“863计划”工作会议写下了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中央地方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可谓一脉相承。

吴国盛认为西方近代科学兴起与欧洲资本主义成长相伴随并密切相关,也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民主制度及思想言论自由、科研自由密切相关。而专制集权无疑压制了科技发展,这也是苏联在科技竞争中最终输给美欧的原因之一,按俄罗斯共产党久加诺夫认为,苏联垮台的真正原因是它的垄断意识形态、垄断政治权力、垄断特权利益三个垄断制度,垄断真理的意识形态制度;以为自己的权力是神圣至上的——垄断权力的法律制度;以为自己有不能说却可以做的特权——垄断利益的封建特权制度。”中国应当汲取苏联教训。最明显的案例是隐形飞机理论最早是苏联学者乌尔缅采夫提出,但被专制集权当局扼杀,他到处演讲、并将文章发表于1975年,创意被美国科学家慧眼识金,找到风险投资于1981年研制成功世界上首架对雷达隐形的飞机,并保持这一领先苏联技术30多年。这一案例说明了体制机制的重要性。更有学者分析认为,古希腊“为科学而科学”的思想决定了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势必会极重视思维、逻辑、科学和真理的因素,少了主观感情和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束缚。而中国古代思想和科学都是将人放在首位,其思想讲究的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关注宇宙和自然环境和逻辑思维的要少得多。中国关于自然科学的理论比较少,这与古罗马实用思维有些相似。西欧中世纪教会保留但垄断学术,使得西欧在中世纪停滞,阿拉伯、奥斯曼帝国和中国也曾有繁荣发达的科技文明但多被专制制度扼杀而陷入停滞、腐败,从而在西方科技进步和工业革命后远远落后于西欧北美。在中国五四运动前陈独秀就意识到中国最大的问题应是“科学与人权并重”,但在五四运动中转向了科学与民主,这与法国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大相径庭,垄断、专制、缺乏自由是东方各国科技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自由创业和对工商业的保护即产业保护。反思中国,明清专制与禁海令、闭关锁国、抑制工商业造成了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欧,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文革中思想专制与几乎消灭了一切个体、私营企业,几乎从实质上消灭了除国有企业外所有工商业(供销社也并入国家商业体系),改革开放后才重新允许农民、城市个体从事工商业,社队企业、乡镇企业和城镇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特别是高科技开发区发展造成了柳传志、鲁冠球、任正非、马云等等企业家和跨国企业。美国是当今第一大经济体,也是拥有最多名牌大学与最多三方专利国家,并吸引各国优秀学生科研人员趋之如鹜,研究者认为美国经济、资本市场取得的非凡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是一个自由的经济体,人们能够自由地谋求他们自己的利益。美国高科技产业领先在于有硅谷和风险投资。以至于有人断言:科学史就是科学和科技产业的史诗。西方哲人说:现代化即是法理权威对个人权威的取代(去魅)。伽利略有名名言:“在科学问题上,一千个权威也抵不上一个人的谦卑的推理。”新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才有人发现最有力的资本是人才资本,远超自然资本、货币资本、环境资本与人力资本。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所谓黄金时代,但却最终坠入动乱深渊,陷入“野蛮征服文明、文明腐蚀野蛮”的循环,史学家归纳出黄宗羲定律与历史周期律,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著名的窑洞对话中,自信地提出:

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够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但历经残酷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反右运动和文革,有一散文作家最终看出了问题关键在于一让字,让则协商,不让则是右派、现行反革命。仍有“臣罪该万死、天皇圣明”的封建专制、特权幽灵。叶剑英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一针见血指出文革本质是封建法西斯,解放思想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注意克服封建主义思想残余的影响。马克思《资本论》从商品分析出发,在分析资本主义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价值规律决定了交换主体之间是一种自由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从根本上否定了任何超越于劳动和价值之上不平等因素的影响,不管交换主体存在多大差异,在商品交换中一律人人平等,商品持有者都是完全相等的、有着各自利益和独立人格的市场主体。商品经济是自由民主政治历史与逻辑的起点,隐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一切秘密。这也是西欧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后,产业与科技迅猛发展并领先世界其它地区500年的秘诀,而中国长期抑制工商政策阻碍了科技发展,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后中国志士仁人前赴后继改革与革命,就有先哲洞悉:西方强者船坚炮利,而西方所以强者,不在船炮利。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哲人讽刺为“未闻牛之体有马之用而马之体有牛之用者。”中国要想跳出黄宗羲定律与历史周期律,必须发展市场经济,更重要的是必须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构建自由、民主、保障人权的政治文明,也即保证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科技自由竞争所需要的公平原则,才能激励人们自由公平竞争,否则只能是腐败寻租的竞争。基本原因在于,只有发展市场经济,社会所产生的财富才能被不断投资实现价值的增值,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才能成为产业并顺利发展、和经济互相促进而双双不断发展。只有这样,经济才不会出现中央集权社会的长期停滞状态。只有政治文明和共享发展理念,才能保证市场经济所需的公平原则,才能以法治力量限制既得利益集团(特权阶层与财富兼并势力、垄断势力)的形成,同时使得财富与权益的产生是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之上,才能打破腐败周期律。这也是中国必须进行体制机制和科技双创新,才能保障中国科技持续发展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