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季晓南: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018-01-25 10:36:17 石油观察

混合所有制改革包括能源、大型国企的混改,应该说是整个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十九大关于国企改革的一段论述,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十九大讲国企改革,包括上面讲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它一个突出了战略性重组,第二个是混合所有制发展经济,十九大后,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加快步伐。中央关于十九大后的国企改革一个重点就是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我想讲三个问题,第一就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和主要类型,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第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它的意义就是中央讲混合所有制经济要解决什么问题,是我们混改要突出解决的问题和要注意的方向。第三,混改到底面临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解决这些混改可能遇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这是我们讲的路径。

先讲第一个问题,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和主要类型,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第一它的本质是不同所有制资本之间的融合,那么在中国习惯上把不同所有制资本分为共有资本和非公资本,公有资本包括国有和集体,非工资本包括个体、民营、外部资本等等。中石油、中海油就是公有资本,中国华信就是属于民营的油气体制。所以它本质是不同所有制资本的融合,重点是公有和非公。

为什么说它是难点?你说几十万家合作企业发挥了重大作用,问题归问题但相对讲问题要少一点,而国有和民营合作的企业那存在的问题就比较多了,所以特别是大家注意到,像以《人民的名义》,你们看十九大公布的440多个副部以上高级干部接受调查被处分,背后往往涉及到这个民营企业。所以这个就是要注意的问题。虽然面临这些问题,我们还是要推进,因为它更符合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和非公,特别是国有和民营融合了更能够完善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调动两个积极性。

混合所有制经济,它跟产权多元化和股份制改革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大家看两个蓝图的圈结合部位,就是非公资本,它中间的结合部位从企业组织形式讲可以股份制,也可以上市,肯定是产权多元化,但是也不是混合所有制,因为是同类资本的融合。再看绿色和蓝色的结合部分,它的企业形式可以采取公司制,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上市,肯定是产权多元化。如果中间国有对民营、对外资,或者集体对民营、对外资,它们组成的合资合作企业是股份制包括上市,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混合所有制才等于股份制,否则通通不等于。为什么从股份制转向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更具什么意义呢?通过下面介绍混合所有制的改革的重要意义大家也可以看出来,下面二级公司没有根本性的转变体制机制。

到底哪些企业是混合所有制?我们油气体制改革应该采用什么样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类型呢?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公司制,国有跟民营的公司制企业,国有控股参股的上市公司,就是股份制,国有控股参股的整体上市公司,还有不同性质资本融合的股份制,只要你是股份制你是不同性质,通通属于混合所有制。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油气提花组织高管、骨干员工十分关注,就是说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的员工持股,所以为什么现在混合所有制受到国企欢迎呢?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可以先行搞员工持股试点,否则其他要慢一点。还有各种公募私募融合的基金,像PPP,如果是地方政府资金和央企资金组成的还不是混合,必须有国有民营的才叫混合,它公募私募融合的各种资金,可以搞各种形式,根据企业的规模和行业你来选择。

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意义,中央强调突出混合所有制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我认为它的意义概括讲四个方面,第一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第二,它是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的重要助推力量。第三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第四是增强国企和民企活力的重要动力。

第一个,四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总书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逐步调整,原来是一大二公,像工业里面,改革开放前国有集体占比达到98%,基本没有什么民营的,今天我们的华信都世界500强,222名了。它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体现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进一步探索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重大意义,因为包括大家熟悉的OECD,经济发展和合作组织,都是市场经济国家,但是这29个成员体都是建立在私有经济为主的市场经济国家,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另外一个强调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那么怎么跟市场经济结合,怎么调动两个积极性,让民营经济、非公经济充分发展呢?这确实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不仅仅是我们,所以中国这条道路走通了真的是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道路。

根据十九大国家发改委和全国工商联搞的新闻发布会以及其他公布的数据汇总一张表。到十九大召开前夕,中国市场主体,就包括国有、民营、外资、供销合作社、农村合作社等等一共7400万,其中民营企业超过2500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总书记讲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能搞水火不容的两条道,各自拉各自的,必须是融合发展,共同发展。所以这个就解决一个实现形式,就是混合所有制。

第二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什么条件?要素自由流动,价格由市场基本决定,不可能是像大量的油气资源还在垄断,不对民企开放。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8月24号下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提出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所以作为配套,电力体制、油气体制,包括电信体制都要进行深化改革,否则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无法落地。

第三它是一个重大的产权制度改革,所以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经济体制。产权制度改革也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基础,搞好国企有一个前提和关键,要产权改革,产权不改革要解决政企分开、转换机制是缺乏体制保障的。无论是股份制改革还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质都是产权制度改革,本来是百分之百的国有,现在引进了民营社会资本,它就是产权制度改革,所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就是产权制度改革。

讲到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意义,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将会形成新的财产所有结构,这显然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什么讲了二十年混合所有制这个概念的改革没有热起来?而股份制热乎了一段,什么原因?第一是十六大以后大家一直在寻找国企改革突破口,认为国企改革进展不够快,突破口没选准,说白了就是产权制度改革。第二个,这个突破口是什么呢?股份制改革搞了一段,但是真正有效促进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完善和经营机制转换确实明显存在着不到位的问题。那么我们要思考这个问题就选择另外一种产权制度改革混合所有制。第三个,国企民企都认为混改对他们有好处,国企骨干认为终于中央文件认可了我们可以持股,我们是真正的主人,不是理论上说说。民企一般理解为混合所有制就是具有垄断优势地位的国企终于要向他们开放,所以他们也很开放。

第三个问题,如何推进混合所有制包括国企的混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关键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第二找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我们先看混改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我选几个跟大家有关的,一个国企跟民企混改的积极性,它涉及到一个控制权,好的企业必须拿出优质的资产民企才有积极性,要混改首先要把老弱病残剥离出去,轻装上阵,现在没找到办法。另外还有混合报表都有一个控制权的问题。第二个民营跟国企如果在集团层面,不解决集团问题下面三级、四级公司不解决根本问题。

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你们注意中央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法屡经变化。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和总书记的说明是用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到了第二年2014年三月份两会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用的是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到了2015年3月份两会,李克强总理用的是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到了2015年8月24号下发的审核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第五部分用的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到了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混合所有制的高度又拔上去了,确定是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重要突破口,到了十九大报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既没积极也没加快,正是因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十分重要但是又很复杂,所以中央觉得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原则,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

推进的方法分类分层推进,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企改革,也鼓励国企落户非国企,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推进整体上市。截至去年5月,发改委已批复两批共19家央企混改,第三批一下增加了31家,范围扩大数量增加说明混改的力度在加大,步伐在加快。

最后想讲的一条就是搞好国有企业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多方面的不懈努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搞好国有企业一项极为重要的工程但不是改革的全部。所以搞好国有企业不要搞“一混就灵”,更不能“一混了之”。所以还是要按照中央的决策,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社会的进行改革,但是尤其要瞄准重点突出问题,力争有新的突破,争取新的一年国企改革有新的重大进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做出重要贡献。

季晓南,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导。曾任国家人事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原国家经贸委政策法规司司长和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室主任。2004年11月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副部长级),2015年7月任中央第九巡视组副组长。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