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和政策,促进黄河战略目标的实现,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清华大学产业环境治理中心、榆林学院、中国能源网联合发起组织的“双碳背景下美丽黄河能源金三角高质量发展论坛”于5月29日-31日在陕西省榆林市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政府、企业、全国多所高校、研究院(所)等单位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共同为黄河能源金三角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为黄河能源金三角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论坛包括主论坛和三场分论坛(分别是:“双碳”背景下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产业布局、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协同发展、乡村振兴与能源革命),并组织参会代表参观考察了榆林市的燃煤发电厂、可再生能源、农业与乡村振兴、氢能示范及煤化工等领域的典型项目。
“双碳背景下美丽黄河能源金三角高质量发展论坛”代表合影
在致辞环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平台基建处副处长张岸,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原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主任黄少中,清华大学产业环境治理中心主任陈玲,榆林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许云华出席并分别致辞。黄少中表示,能源产业是黄河流域的支柱产业,能源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是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黄河流域“能源金三角”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和重工业集聚区,当前面临资源约束、生态破坏等诸多环境挑战,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区域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已刻不容缓,也是我国进一步推进双碳工作的优先事项之一。同时,黄少中主任就如何促进黄河流域相关省(区)能源产业和能源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充分发挥黄河流域煤炭资源优势,做好煤炭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二是充分利用黄河流域地理资源条件,做好清洁能源发展这篇大文章;三是充分认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做好生态环保修复这篇大文章。
在论坛主旨报告环节,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就《‘双碳’背景下的‘能源金三角’脱碳路线图》进行了分享;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高级顾问、原所长韩文科就《西部地区新能源发展的经济分析》进行了分享;中电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志轩从“中国生态目标与电力作为”、 “碳中和下中国电力转型的挑战和掌握”分享了《碳中和背景下电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内容。IPCC第五和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主要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陈迎做了《公正转型及对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发展的启示》报告;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可持续中心执行主任田智宇介绍了双碳背景下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产业布局”报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宋妍就《煤炭产业与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做了报告。吴吟认为,能源脱碳需要通过“五步走”路径实现,即少用碳、少排碳、利用碳、不排碳、碳循环这五步。吴吟强调了能源金三角地区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对上述脱碳路线图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他表示,这需要我们把节能提效放在最突出位置,同时发展煤炭耦合生物质发电,探索煤炭地下气化开采,充分利用余热、可再生能源等不排碳的手段,并且要积极探索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等碳循环新技术。
在下午的分专题论坛环节,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和中国能源网主办的分论坛一“‘双碳’背景下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产业布局”圆满召开,本专题论坛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主任黄少中主持,会上安排了八个主题发言和一场圆桌讨论。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资源型地区的能源转型与经济发展”主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并就黄河流域能源转型面临的临战和机遇,以及促进榆林市能源转型的建议发表了个人观点。
“分论坛一:‘双碳’背景下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产业布局”专家合影
分论坛一的八个主题发言分别是: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陈洁女士做了《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刘兴宇教授(华润环保首席科学家)做了《煤矿废弃物资源化与荒漠土地低碳微生物修复增值发展模式》报告;北京交通大学氢能与航天推进学术团队负责人孙作宇副教授先生做了《双碳背景下氢能产业链的机遇与挑战》报告;榆林学院亢玉红教授的学生刘光辉做了《中低阶煤有机结构及精细化利用研究》报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陈安副主任做了《黄河流域国家级经开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路径思考》报告;中国能源网副总经理、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副秘书长张葵叶做了《双碳产业合作助力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榆林学院常春然教授做了《双碳背景下CO2的化学转化利用》报告;国能锦界公司CCUS研究中心刘永平主任做了《燃煤火电CCUS工程实践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报告。
在项目考察环节,与会代表考察了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榆横发电厂、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农业与乡村振兴、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个项目。
与会嘉宾代表调研了榆横电厂,榆横电厂相关领导热情接待了调研组,并组织开展了“新型能源体系下‘三改联动’深度调峰”交流座谈会。榆横电厂位于榆林市榆横工业园区内,距榆林市区30公里,距横山区50公里。榆横电厂由中国华电煤业集团和榆林矿业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投资股比为95:5,属典型的央企和地方共建企业。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为5320MW,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其中:一期2×660MW超临界空冷发电机组工程现已全部投产。同时,榆横电厂系煤电一体化项目,配套年产1000万吨的小纪汗煤矿,是陕西省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能源项目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煤电转换的示范项目,也是榆横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唯一煤电一体化项目。该项目对促进榆林地区煤炭资源实施“三个转化”,有力保障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用电,推动榆林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会代表还调研了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该示范项目由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提供系统技术、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由能源站主体、制氢储氢和氢燃料电池系统、光伏发电系统、水介质储冷储热系统、浅层地热井群等组成,室内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目前,该示范项目已为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运动员村零碳供能,供能面积达12万平方米,主要向运动员村供电制冷,未来在冬天还将为运动员村12万平方米的面积供热。此外,该示范项目的零碳能源站关键技术已经在陕西榆林、西咸新区以及内蒙古、湖北等地落地,用于零碳智慧工厂、零碳生活园区等新项目建设。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