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转型与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双重背景下,配电网作为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其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至关重要。5月9日,经研所赴泽普县开展“十五五”配电网规划现场审核工作。
喀什公司“十五五”配电网规划自启动以来,经现场收资、问题清单收集、项目清册梳理晓现状梳理、目标网架优化方案确定、过渡方案讨论、经研所2次内审、2次典型成果汇报、供电所验证反馈等环节,完成了十五五配电网18个供电网格和69个一所一册规划一次网架搭建。截至目前已完成喀什各县公司“十五五”配电网规划现场审核工作。
在规划工作开展前,立足喀什地区地域辽阔、负荷分布不均、新能源发展迅速等特点,前瞻性开展网架结构优化和设备升级布局;针对电网供电可靠性不足、偏远地区电力保障薄弱等实际痛点,精准施策,重点推进配网自动化改造和边境乡村电网补强工程;明确电网向高弹性、智能化转型的路径,锚定规划方向,持续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喀什地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筑牢电力支撑。
一是依托2024年年度配网运行方式报告、配网问题明细,全量梳理网架、运行问题清单。二是全量收集各专业数据,结合系统台账、现场踏勘及生产问题沟通,梳理网架、设备、供电问题清单。三是供电所结合辖区情况对问题提出补充完善修改意见,确保“十五五”规划方案有效解决基层班所问题。四是全量收集大用户报装、电采暖、充电桩等特性负荷新增数据,确保“十五五”规划方案可以承载未来五年的负荷发展需求。五是从各县域“十四五”以来经济社会及配电网发展基础着手,分析配电网网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网架结构的方案,以此来提高负荷转移能力和自动化水平。六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动态更新,构建起全面、准确的配电网基础信息数据,为规划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结合现行配电网规范导则与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结合喀什地区发展特色及实际需求,对供电区域划分、网架结构标准、负荷预测方式、图纸绘制规范、规划成果组成内容等方面,制定符合喀什地区实际的差异化实施细则,编制《国网喀什供电公司“十五五”配电网规划实施细则》,统一工作标准,明确各项指标定义和测算方式,指导各县配电网规划高质高效完成,避免因指标理解偏差、计算方式差异、标准不一致等问题,保障成果高质量完成。
构建科学的阶梯时序管控体系,强化“十五五”配电网规划节点过程把控,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从召开规划启动会、收资校核、项目清册及现状与规划附图初稿编制、分供电所“十五五”规划PPT 编制、结合评审完成方案及成果初稿定稿等核心任务,依据各县公司工作承载能力制定倒排计划,明确各关键节点时间,确保规划工作高效落实,各阶段任务环环相扣,有力推动规划编制工作稳步开展。
方案编制阶段:积极与供电所、县公司、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多方主体开展协同合作,对现状问题解决方式、设备改造需求清单等内容进行核查,对项目是否具备落地条件进行充分探讨。了解基层电网运行情况和实际需求,将基层反馈的问题和建议纳入规划考虑范围;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加强技术交流,确保规划方案在设计和施工环节的可操作性。
成果初稿阶段:定期组织召开规划工作协调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方案符合实际需求。组织集中办公及阶段性评审工作,共同探讨,对每阶段的特性问题统一梳理,确保阶段成果可深化、工作方向不跑偏。
成果定稿阶段:分管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参与评审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保证工作高效开展。推行“会审三同时”(管理单位、运维单位、专家组同步参与评审),开展“线上+线下”统一参评,共同为喀什地区配电网规划“把脉问诊”,确保整体质量可把控、成果可利用、方案可落地。
喀什地区“十五五”电网规划工作成果由“地区、县级、城区网格化、一所一册”四个部分组成,形成“1+12+18+69”的规划成果(即1个喀什地区“十五五”配电网规划成果、12个县市“十五五”配电网规划成果、18个城区网格化规划成果、69个一所一册规划成果。每个成果包含问题清单、项目清册、现状年及目标年现状图及规划图、方案PPT、报告”)。这些成果严格遵循新疆公司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地区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配电网规划工作扎实的开展为供电所和县公司开展项目储备工作提供了全方位助力。通过完善的基础台账和科学的规划分析,为供电所、县公司明确了项目储备的重点方向和具体内容,避免了项目申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通过构建县公司和供电所规划成果PPT,厘清电网现状,明确方案,为供电所下一个阶段发展明确方向,促使基层一线班所能够了解规划、认识规划、领悟规划、使用规划,为公司电网发展、优质服务做好大前期工作。
下一步,国网喀什供电公司经研所将继续秉持“提前谋划、科学规划、务实推进”的工作理念,不断优化配电网规划方案,提升规划工作水平,助力喀什地区经济社会及公司电网高质量发展。(郝娜娜、陈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