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曹睿:在浪潮卷涌中锤炼本领

2025-05-14 08:09:00 中国能源网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力量。机器轰鸣的建设工地,焊花飞溅的车间厂房,是滋养初心的沃土,是淬炼本领的熔炉,更是成长最生动的课堂。在中交三航局宁波分公司就有这么一群在施工一线恪尽职守、快速成长、续写匠心的青年员工。他们中,有守正创新的施工员,有坚守岗位的安全员,有锱铢必较的预算员......而曹睿就是其中的一员。
 
 
 
曹睿2024年7月毕业于宁波大学航海技术专业。去年夏天,他怀揣着对航海事业的热爱加入公司,并被分配到中交三航局宁波分公司海建工程公司,任职“三航拖3002”轮见习二副。从校园的课堂到颠簸的甲板,从理论图纸到实战操作,这艘船成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站,更是淬炼成长的熔炉。
 
初登拖轮时,他对一切都充满好奇:轰鸣的发动机、复杂的仪表盘、船员们默契的协作......“船长首先带我熟悉船舶结构,他着重强调‘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并指导我学习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我还跟随老师傅们学习了船舶管理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曹睿说。
 
不过这份新鲜感很快被现实的挑战冲淡,第一次从宁波港驶往嘉兴独山出海的途中,涌浪像无形巨手将船体反复抛掷,剧烈的摇晃让他头晕目眩,连站立都需紧抓舱壁。师父邵船长教他如何调整饮食作息,学会在摇晃间隙见缝插针休息,更传授了他“用身体感知波浪节奏”的诀窍。当他终于能在摇晃中稳健行走时,也逐渐明白了老船员的生存智慧:适应环境永远比对抗更有效。
 
甲板实操是他成长的第二课堂。师父告诫他,优秀的船舶驾驶员必须精通甲板的所有工作,从撇缆、打绳结到插钢丝绳、操舵,处处皆是学问。“记得第一次参与绑船作业打撇缆绳时,当我还在手忙脚乱地拖拽缆绳时,老师傅们已经完成了。我开始观察老船员如何利用杠杆原理插钢丝、借离心力甩撇缆,通过虚心请教和反复练习,如今我已能娴熟完成各项水手作业,并且懂得了‘巧劲胜蛮力’的道理。”曹睿说。
 
驾驶台是曹睿的第三课堂。初次操作电子海图(ECDIS)时,他曾因误触“海图颜色”功能导致港口的分道通航显示异常,险些影响航行安全。在船长的悉心指导下,他逐渐掌握各类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现在他已经可以独立完成海图改正、潮汐预测、航次计划等工作,甚至复杂航区拖带的方案也能够熟练制作。
 
应急训练更是曹睿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从消防演习的灭火器喷射技巧,到堵漏训练的水密舱壁结构认知;从检查灭火器压力表,到核验SART电池电量、EPIRB有效期的掌握,每个细节都印证着“安全无小事”的真谛。
 
船舶操纵是最关键的考验。面对频繁的靠离泊作业,曹睿师父通过图纸推演和实操示范耐心教导。当他首次尝试独立靠泊码头时,尽管理论烂熟于心,实操时仍不免手忙脚乱。不过通过师父的耐心指导,他在闲暇时间不断复盘,坚持“偷学”其他驾驶员的技术,日复一日,终于掌握了船舶操纵的核心要领,到现在曹睿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船舶靠离泊技术。
 
“在校时,我天真地以为掌握潮汐表就能驾驭风浪。”曹睿告诉记者,某次拖带大型打桩船过桥区时恰逢大潮汛,湍急水流导致船队突然出现倒退的险情,危急时刻,船长果断调整编队方案,及时沟通交管,待潮势趋缓后安全通过。这次经历让他深刻领悟:潮汐表是基础,但现场要留三分余量,大海从不会按教科书“发脾气”。
 
如今站在驾驶台,曹睿已能熟练做出避让决策,综合雷达、电子海图及目视瞭望构建三重预警体系,更珍贵的,是领悟到这份职业的深层价值“当看到我们拖运的风机基座在海上矗立成林,当参与建设的集装箱码头灯火辉煌,那些与风浪搏斗的日夜都有了沉甸甸的意义。”曹睿说。
 
“这艘钢铁轮船是我的第二所大学,摇晃的甲板是最生动的讲台,呼啸的海风是最严厉的导师。”曹睿告诉记者,在这里,他褪去了象牙塔的稚气,磨砺出航海人的胆识与担当。未来航程中,他将继续以舵为笔、以浪为砚、以海为书,在颠簸中锤炼本领,在碧波间书写新时代中交三航局建设者的青春华章。 
 



责任编辑: 江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