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5月成功开创煤炭“散改集”出海及“陆—水”联运模式后,7月20日,周口港装载从山西运来的5万吨煤炭,准备发往长江沿线用煤企业。
此次“一船直达”长江的运输方案,进一步凸显了周口港作为中原腹地连接长三角能源枢纽的重要地位。
通过沙颍河—淮河—长江“黄金水道”,煤炭从北方主产区直达南方消费市场,构建起“中原—长三角—世界”的低成本、大运量物流动脉,成为豫晋陕能源企业青睐的“周口方案”。
“周口方案”让煤炭企业、销售企业、周口港以及用煤客户实现了多方共赢。
河南省煤炭销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董事长熊建军表示,择周口港开展大宗煤炭内河运输,核心在于其独特的港口优势和综合效益。从成本对比角度,内河运输的优势更为突出。此外,周口港地处中原腹地与长三角经济圈的衔接节点,是连接北方煤炭主产区与南方消费市场的关键枢纽,这种区位优势能大幅缩短运输半径,提升整体物流效率。
为做强做大周口港能源物流通道,该公司在深耕湖南、湖北市场的基础上,正将业务拓展至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覆盖广东、广西、江西等能源需求旺盛的省(区),进一步释放周口港的辐射潜力。
为深化合作,打造立体运输新格局,该公司将在三个方面加强与周口合作:一是推动港口智能化升级,建设煤炭专用仓储区和快速装卸设施,提升货物周转效率;二是加密至长江沿线主要港口的班轮频次,探索“铁路+内河”联运模式,将北方煤炭主产区的铁路专线与周口港水运网络无缝衔接,形成“北接晋陕蒙、南连长三角”的立体运输格局;三是联合上下游企业构建供应链联盟,通过整合货源、优化运力配置,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周口港口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瑞刚表示,“周口方案”让多方共同打造煤炭交易大市场,让内陆腹地货源不断向周口港聚集,推动周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构建‘双循环’物流大通道注入新动能。
随着“北煤南运”能源物流新通道的持续完善,周口港不仅成为能源保供的关键节点,更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