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导读:
公司短期受光伏行业下行拖累业绩,但电子材料及功能膜业务快速成长,打造第二成长曲线,长期增长动能明确。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 级。2025-2027 年EPS 预测为0.65/0.86/1.11元,考虑到公司龙头地位稳固,给予公司2025 年25 倍PE,对应目标价17.00元,维持“增持”评级。
2025H1 业绩受光伏行业景气下行及新业务投入影响同比下降。1)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预计2025H1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4.73 亿元,同比下降49.05%;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26 亿元,同比下降52.65%。2)业绩下滑主要由于:①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胶膜产品售价降幅大于原材料降幅,导致收入和毛利额同比下降约46.72%;②部分新业务(特种薄膜及上游POE 树脂)处于投入期亏损约6,226 万元,短期拖累整体利润。我们认为,光伏胶膜海外产能扩张、BC 组件放量及电子材料业务客户拓展将为公司未来业绩修复提供支撑。
国产感光干膜龙头,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公司自2016 年起布局电子电路核心材料,已实现原材料自主可控,建成华东华南双制造中心及海外分切基地,完成研发销售团队建设,并进入全球头部电子电路企业供应链,客户包括深南电路、鹏鼎控股等行业龙头。2024 年感光干膜销售量15,933.90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97%,进入高速成长期。
同时布局功能膜材料业务,涵盖铝塑膜和RO 支撑膜两大板块。其中铝塑膜经过前期产能投放和客户验证后进入放量阶段,已顺利导入赣锋锂电、西安瑟福、广东国光、江苏正力等数码、储能及动力电池客户;RO 支撑膜在水处理等工业应用领域持续发力并形成批量化销售。我们认为,借助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水资源处理市场需求增长契机,公司功能膜业务将实现加速成长。
风险提示: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原材料价格波动、新业务推进及盈利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