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后半程一来,随着“迎峰度夏”临近尾声,特别是“出伏”以后,产地煤价虽出现下行压力,但短期也不具备深跌的基础。而港口端,存在优质高卡煤缺货的现象,抛货的贸易商大都为含硫1%以上,且燃点偏低的蒙煤和混配煤;因此,煤价下跌幅度同样非常有限。
供应方面,八月份北方地区降雨仍较往年偏多,降雨对主产区的影响依然存在。随着重要活动即将到来,短期产地安检和环保检查的强度继续加强。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月底的临近,产地部分即将完成月度生产任务的矿井或将再度面临停产或减产,短期产地供应受限的地方还比较多,产地难有较大增量。而主产区释放增量有限,也直接影响大秦线、唐呼线的运量,环渤海港口库存难有大增可能,或继续去库模式。
下游需求虽然低迷,但短期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毕竟经历了一夏季的积极消耗之后,大部分沿海电厂有较强的补库需求。而临近“金九银十”,部分非电行业存在补库备料需求。结合下游电厂日耗来看,目前的内陆和沿海地区电厂日耗出现明显的分化,受内陆地区高温天气逐渐减少影响,内陆电厂日耗出现高位回落,但沿海地区电厂日耗依然保持强势。据统计,沿海八省电厂日耗仍保持在240-250万吨之间的较高水平,且沿海电厂存煤天数只有14天。本周,我国华东地区仍将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接近39摄氏度,华南地区多为湿热天气,最高气温也在32摄氏度。短期来看下游需要虽有高位回落,但大幅减少也不可能。也就是说,八月底到九月上旬这段时间,沿海部分电厂仍有较强的补库需求,但由于煤价已突破长协价格,煤价大幅上涨也不可能。
综上所述,随着“迎峰度夏”接近尾声,市场看跌预期增强。短期来看,产地煤价仍有一定的下行压力;但随着重要活动的临近,产地安检和环保检查继续趋严,叠加月底部分煤矿生产受限,下游需求虽有回落预期,但市场趋稳的可能性较大。而重要活动结束之后,煤价是涨还是跌,需要关注:需求方率先发力,还是供应端先恢复。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的环渤海港口库存处于相对低位,优质煤相对紧俏,一旦有需求释放,煤价会很快止跌反弹;叠加电厂一般在夏末补库,及大秦线秋检之前采购。初步判断,重要活动结束后,需求应该好于供应,煤价有可能出现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