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主力煤矿继续保持平稳生产,露天矿受降雨天气影响产销效率缓慢恢复,部分在产煤矿库存陆续消化;下游用户按需进行,终端刚需表现尚可,部分贸易商对供暖冬储行情预期良好,而积极囤货。整体来看,产地市场情绪有所改善,但矿区拉运车辆增加有限,坑口价格小幅上行。
环渤海港口动力煤市场情绪加速回暖,沿海地区部分用户刚需略有释放,而贸易商受发运成本及集港资源增量受限制而抱有挺价情绪,市场价格重心略有上行。本周,环渤海港口煤价呈现探涨态势,部分卖方捂货惜售,低价货源较少;而下游接货情绪缓慢提高,实际成交有待扩张。
假期结束后,海运价格在大船带动下加快上调,市场以电厂招投标采购为主,也有部分非电行业适度拉运。封航解除后,环渤海港口发运效率明显恢复,而调进情况一般,促使港口库存再度回落;截止目前,环渤海港口库存滑落至2233万吨,较前期最高点下降了108万吨。由于后续到港船舶接踵而至,港口装船仍会保持高位,港口还会以日均30万吨的速度下降,环渤海八港存煤回归2000-2100万吨恐不是梦想。与此同时,我国南方地区气温出现下降,浙沪江等华东地区气温回落至30摄氏度以下;但由于工业用电不弱,叠加部分中小电厂亟需增补库存,因此,环渤海港口下锚船依然保持一定数量。因前期去库较快,部分电厂释放少量采购需求,尤其个别急单成交价走高,带动指数出现跳涨。此外,大秦线为期20天的集中检修及发运成本严重倒挂,优质中高卡市场煤紧缺,造成贸易商坐地起价,预计港口煤价还将上涨1-2周,仍有15元/吨的涨幅。
节后,沿海煤炭市场活跃度较往年同期有所提升,煤价不跌反涨,商谈氛围向好,成交稳中有增。南方高温、北方低温,沿海八省电厂日耗中位偏高水平,库存下降了106万吨。且由于少量电厂厂内堆存的均是3800-4500低卡煤,需要采购中高卡煤用于提卡和改善煤种结构;因此,在淡季未到之前,仍有采购市场煤的诉求,但大规模拉运不会出现。此外,由于临近冬储窗口,部分电厂采购节奏围绕11月至12月冬储窗口期缓慢释放,造成市场持续看好,煤价下跌难度不小,后期上涨空间还需关注下游需求以及供应端受政策扰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