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煤炭主产地价格涨跌不一,北方港口继续持平,广东港口国产煤个别煤种有10-20元/吨涨幅。动力煤、无烟煤、炼焦煤市场走势都不明朗。煤种不同、产地不同,行情也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
今日陕西地区涨跌幅度基本都保持在10-20元之间,部分煤矿涨价,但又有相当一部分煤矿在降价。即便有刚需采购的客户,仍是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煤矿——这个道理贸易商都懂:哪个煤矿价格更便宜我们就买哪个矿的煤。
"我们只是搬运工、煤价信息传播者,其实市场每天说的涨跌都无关紧要。"一位在鄂尔多斯干了10多年的驻矿销售人员这样说。至于网上天天分析煤价涨跌的自媒体,不断放风炒作"煤炭必定上涨"之类的事,还是交给那些天天写付费文章的博主吧。
其实小编有时想想也对,作为煤炭贸易商,本质工作就是帮助下游采购商买到更便宜、更具性价比的煤炭。现在煤矿价格已处在高位,其实大家都有恐高症,没有几个人还会去傻傻追高。
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事情,随着网络传播在煤炭行业越来越普及,煤炭行业竟演变成了"三国演义",分析预测师个个名头越来越大,不少90后、00后都开始写公众号分析煤价走势,指导一批干了20-30年的煤炭老炮:"下周煤价怎么走?要不要囤货?要不要甩货?"哈哈哈~~
其实煤炭行业早已处在用虚假需求制造繁荣的循环之中,下游根本没有多少真实需求支撑,只是个别想投机倒把的人在炒作。归根结底,煤价走势难以持久。
另外,前段时间国内煤炭价格指数不断上调,无非是刺激购买者情绪。大家都是干了这么多年煤炭贸易,谁还看指数呢?从上周开始,环渤海动力煤指数继续僵持、持平,那到底是个啥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