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综合
  • 量质齐升,逐“高”向“新”再添动能

量质齐升,逐“高”向“新”再添动能

2025-11-19 10:21:38 中国煤炭报   作者: 邵明可  

我 们 的 “ 十 四 五 ”

煤炭产能首次突破3000万吨/年,信用评级首次提升至AAA,13项指标提前完成,主要经营指标居安徽省属企业第一方阵,2023年、2024连续2年获安徽省委综合考核“争先进位奖”……“十四五”期间,皖北煤电集团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产业蝶变,“体格”更壮

“十四五”以来,皖北煤电集团一手抓煤炭产业,一手抓新兴产业,一场“腾笼换鸟”的产业变革悄然进行。

煤炭产业方面,“十四五”期间,皖北煤电集团坚持安徽省内达产、安徽省外扩量,推进实施恒源煤矿改建工程、钱营孜煤矿安全改建及二水平延深工程,麻地梁煤矿、昌恒公司产能核增获批准。

“我们先后于2021年、2023年两次获批,产能由500万吨/年核增至1000万吨/年,成为皖北煤电集团首个千万吨级煤矿。2021年以来,麻地梁煤矿累计盈利45亿元。”皖北煤电集团智能公司董事长徐辉表示。

电力是皖北煤电集团的支柱产业。该集团把握国家支持煤炭电力联营和原址扩建坑口电厂的政策机遇,抢抓安徽省电力供应短缺“窗口期”,投资建设安徽省“十四五”期间首台百万千瓦机组。2025年3月,总投资47.4亿元的二期扩建项目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近年来,皖北煤电集团加速推进动能接续转换,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

当前,以煤基高分子材料、钙基功能材料、凹凸棒基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持续为该集团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2024年5月,皖北煤电集团并购国风矿业方解石项目,依托矿区优质方解石资源,启动建设200万吨/年钙基功能材料生产线。

2025年5月,皖北煤电集团并购恒嘉公司凹凸棒基项目,启动建设规模30万立方米/年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园。

2025年9月,该集团投资267亿元建设的华东地区最大煤化一体化企业中安联合公司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5G工厂名录。

产业蝶变让“体格”更强壮。“十四五”期间,皖北煤电集团煤炭产能突破3000万吨/年,较“十三五”末增加1060万吨/年;电力总装机容量较“十三五”末增长62%;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增至605兆瓦,较“十三五”增长了60倍。

深化改革,韧性更足

日前,国内权威信用评级机构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信用等级通知书,皖北煤电集团主体信用等级被评定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在该集团财务公司会议室,当这份文件电子版被送到工作专班邮箱时,负责对接的财务公司董事长陈凤难掩激动:“从2023年10月到2025年10月,皖北煤电集团实现了信用评级从AA到AA+,再到AAA的突破。”

信用评级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标尺,不仅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市场议价能力与资本市场形象,还是企业整体经营实力、财务稳健性和市场信誉的权威性、综合性体现。

信用评级“三级跳”是皖北煤电集团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注脚。

截至目前,皖北煤电集团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总体完成进度达98%,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该集团新设西部管理公司、钻探公司、电力公司,整合通防与地测部门业务,将化工部职能并入安全监察局。一系列调整让业务协同更顺畅。该集团同步推进总部机关定机构、定编制、定职责工作,核减科级机构22个。

皖北煤电集团坚决清理“两非”“两资”,关停4家单位,注销8家子公司,累计盘活土地9023亩,实现收益超15亿元,使低效和无效资产由“包袱”变财富。

该集团动态调整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决策科学性不断提升;强化董事履职管理,落实董事会职权,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全覆盖,权责边界更清晰;经理层成员及管理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100%覆盖。

在选人用人方面,皖北煤电集团及子公司大力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不胜任者退出。2023年以来,88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管理岗位,39人因末等调整或不胜任退出。职工层面实行市场化退出机制,892名一般职工经考核后转岗、待岗、降级或内退。

皖北煤电集团出台工资总额管理办法,推动工资分配向苦脏累险岗位、关键紧缺人才倾斜,矿井一线、辅助、地面人员收入比例为2.4∶1.55∶1,让一线职工干得多、拿得多。4家子公司实施中长期激励,覆盖202人,让关键人才留得住、干得好。

恒源煤电公司入选“双百企业”名单,在改革中发挥“领头雁”作用,示范带动该集团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

创新破局,势能更强

对于皖北煤电集团这样的能源型企业来说,创新是破局的唯一出路。在皖北煤电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杨耀文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成绩单:2021年至2024年,科研投入累计达26.8亿元。

今年前9个月,该集团科研投入6.86亿元,研发强度2.14%。

走进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的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笔者看到,崭新的岩土力学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操作大型三轴试验机模拟深部煤层受力情况;隔壁物探中心的高精度设备屏幕上,地下含水层数据不断跳动。

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皖北煤电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宿州学院共建,是经科技部批准的全国唯一矿山水害防治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发团队成员有高校教授,有企业工程师,还有行业专家,研发方向直接对接市场需求。”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成立以来,该中心已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

依托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皖北煤电集团高标准建成岩土力学等5个实验室和物探、钻探、化探3个中心。目前,该集团已获批运营1个国家级、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十四五”期间,依靠科技创新,恒源煤电公司等8家单位获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十四五”期间,皖北煤电集团投资3亿元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建设大数据平台和管理云平台,统筹推进智能化煤矿、智慧物流和智能工厂建设,建成1对国家级、9对省级智能化煤矿。

在绿色转型方面,“十四五”期间,该集团累计投入超4亿元用于生态建设,构建“生态修复+沉陷区土地复垦”治理模式,统筹推进沉陷区土地复垦、搬迁安置和污染物治理等工作。

“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还为皖北地区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皖北煤电集团征迁环保部副部长黄银水说。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皖北煤电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