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的时间点回望,这五年,对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电”)来说,既有砥砺前行、爬坡过坎的坚韧和勇毅,也有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浩荡和豪迈。
牵头开发近6000万千瓦的“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在运在建及核准拟建海上风电超1000万千瓦;加快建设金沙江上游国家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在运在建总装机规模超1400万千瓦;全国首台全国产化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在中国华电投入商业运行;华电国际重组配融、公募REITs发行圆满成功,华电新能IPO上市,成为A股市值规模和装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上市公司……中国华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绿色转型加力提速,提质增效成果显著,改革创新活力迸发,形成了员工动起来、作风转起来、机制活起来、信心强起来的生动局面。
过去五年,中国华电实力更强了。看总量,截至10月底,装机容量突破2.5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53.4%;累计发电3.3万亿千瓦时,可满足2022~2024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需求;累计供热量突破22.4亿吉焦,供热面积达到8.2亿平方米,供热量、供热面积位居全国同类型企业第二;煤炭产能提升至6060万吨/年,优质产能不断释放,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全面提升。如今,中国华电已成为全国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第一、水电装机规模第二的企业,更是我国在东盟地区的最大发电投资主体。看增速,近三年,中国华电经营发展业绩连创历史新高,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964亿元、年均增长42.7%,累计完成投资4125亿元、年均增长20%。企业增加值比、全员劳动生产率、国有资本回报率等质量效益指标持续优化,各项关键经营指标在同类型企业对标中排名前列,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内涵式转变。实力更强、底气更足,不仅体现在经营总量的跃升,也体现在质量效益的改善。安全环保效能迈上新台阶。把握煤电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的特点,扎实推进“三改联动”和煤电机组低碳化改造,积极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完成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机组167台次,推动向清洁、高效、灵活转型。连续3年成为全国首家完成100%碳排放履约的电力央企,连续3年位列“中国企业低碳发展贡献力50强榜单”第一……中国华电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防御”向“超前治理”转变。资本运营不断扎实功底。中国华电资产证券化率由25%大幅提升至65%,上市公司总市值近3900亿元,均跃居同类型企业首位。2024年底法人企业亏损面、亏损企业亏损额较2021年底分别压降62.5%、80.3%,高负债企业户数压减12%,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上海,华远星海运新建6.5万吨散货船的交付,进一步增强了对沿海、沿江电厂的能源保障能力,释放中国华电全产业链协同优势活力;在北京,“华智·智新”新能源智慧生产管理平台的应用,实现了对新能源业务的全容量覆盖、全要素感知、全业务联动……从租船到造船,从分散运维到“最强大脑”启用,从“卡脖子”到自主可控……中国华电依托新业态和全产业链布局,推动产业向数字化、自主化转型。五年来,中国华电坚定不移推动产业提质,以可再生能源发展为主攻方向打好结构调整攻坚战,实现了由“量”的增长向“质”“量”双增转变。一批重点工程加速推进,产业生态迎来系统重塑。翠屏湖畔,古田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现场,工程“进度条”在轰鸣声中稳步推进;华电福建可门三期工程全面投产发电,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性能指标国内领先;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建设落地有声,苏洼龙水电站、巴塘水电站相继建成投产,叶巴滩水电站进入投运倒计时;国家首批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华电四川公司内江白马燃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2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试运行……一批产业项目扎根成长,企业发展支撑更强、后劲更足。构建延伸“氢”“储”“碳”“智”等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建成国内首个飞轮﹢锂电池复合储能火力发电联合调频项目;完成国内首台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开发及应用;高质量投产辽宁华电铁岭2.5万千瓦风电离网储能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华电内蒙古包头2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制绿氢示范项目……中国华电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投资占比超70%,营收占比达24%。
晨雾未散,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后盖村56岁的王传顺撑船开始了一天的捕捞工作。经过华电山东区域3年治理,他所在的采煤塌陷区已成为“养殖﹢垂钓﹢餐饮”的“聚宝盆”。而在四川甘孜州巴塘县的华电新能中咱光伏发电项目光伏板下,牦牛们早已出动,吃上清晨的第一口草……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中国华电的发展版图上徐徐展开。逐绿向新,带来的不仅是席卷能源行业的变革浪潮,更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先机。“十四五”期间,中国华电把水风光电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西北“沙戈荒”、西南水风光、沿海海上风电、东中部集中式和分布式、东北“新能源﹢”等基地化集群化开发建设,构建形成“3﹢N”风光电空间布局,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接近60%。在新疆天山北麓,全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610万千瓦外送通道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每年可新增绿电142亿千瓦时;在腾格里沙漠,风光火储一体化方案让多种能源协调互补,推动蒙西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金沙江上游、中游等流域,一批大型水电站和水风光一体化项目串联成“清洁能源走廊”,有效提升多元供给水平;在天津,世界单体最大的华电海晶100万千瓦“盐光互补”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打造了“水上光伏发电、水面蒸发制卤、水下水产养殖”的新模式……从“天苍苍野茫茫”的内蒙古,到“羡长江之无穷”的荆楚之地;从风沙无垠、万顷茫然的西域戈壁,到日照金山、云锁雾罩的川藏险峰,在广袤山河的壮美画卷中,华电人以“山河装甲”之姿突破地理极限,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实践。
打开中国华电高层次人才库不难发现,“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领军人才”“华电工匠”等多元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研发人员占比接近8%。今夏,6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加入华电大家庭。人气大增的背后,离不开一场推进企业深化改革的创新实践。中国华电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破体制机制之障、立高质量发展之基,让改革红利充分释放:连续4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重点改革任务考核A级,公司董事会连续4年考评优秀,7户“科改企业”“双百企业”全部获评国务院国资委改革专项考核“标杆”,4项成果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147家企业获评电力行业AAA级信用企业。五年来,中国华电改革工作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的局面,一次次创新、一项项率先、一个个突破,激发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澎湃动力。管理机制更为优化。制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与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一本账”推进,将改革纳入集团党组年度重点督办任务,与总部部门绩效考核、企业巡视巡察直接挂钩。稳妥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当前完成率达100%。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改革,大力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完善岗位“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让“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成为常态,中国华电在2023年市场化用工考核中得分排名央企第一。创新势头更为强劲。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深度合作,推动建设“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机器人技术与系统”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室,组建燃机、氢能、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4个领域创新联合体,建成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研发(实验)中心、火力发电系统能效检测技术实验平台等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带头优先使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自主创新成果,积极提供应用场景,建立了“三首”采购绿色通道。累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行业科技奖项超过200项,海上风电高效开发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累计选派挂职和驻村帮扶干部223人,投入无偿帮扶资金5.62亿元;连续6年获评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考核最优等次;连续2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2024年排名跃升33位……近几年,中国华电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引领力显著增强。党的建设始终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中国华电创新实施“四力四推”党建工程,明确质量、进度和创优目标,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加快构建与新征程国资央企职责使命相适应的党建新格局。创新建立第一责任人职责提醒机制,完善述评考用工作机制,推动党建责任和经营责任有效联动;规范新能源场站党组织设置,动态消除党员空白班组95个,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驻外机构、金融板块党建工作,细化25项分类指导工作举措,统筹提升各领域党建工作质量;深化党组织联建共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联动协同,建立党组织和党员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创优党员先锋队书记领衔项目,引领带动党员干部在科技攻关、绿色发展、履责担当中发挥作用;创新构建“三学五基四强化”工作模式,运用“第二个结合”找准国企党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形成《文化赋能国企党建新路径》实践成果,让外籍员工在润物无声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点,当前的中国华电,面向“十五五”规划的新机遇,正以坚定的战略清醒、宏阔的战略视野、系统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切实把发展重心转换到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上来,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创新奋进、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