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大脚小鞋与大鞋小脚

2010-09-28 13:04:35 中国煤炭报

 “十一五”还剩最后3个多月,在去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30.5亿吨的情况下,今年煤炭产量很有可能达到32亿吨以上。在2007年初公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煤炭产量目标是26亿吨。现在,煤炭人有底气拍着胸脯说,我们能超额20%完成目标任务了。

实际产量与规划产量之间巨大的数字差反映出规划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别。“十一五”可能是有史以来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一系列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与措施相继出台,这些政策与措施正在逐渐地使煤炭工业产生质变。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实际产量大幅度超过规划产量的情况也不足为奇。

但煤炭产量终究还是太多了些。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煤炭市场的萧条过后,煤炭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迄今,这个时期还没有过去,但历史上很难找到一样商品在高速发展一段时间之后,不陷入相对的低谷或真正的低谷。这是因为高速发展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透支其后的发展动力(包括行业内与行业外),而且很容易积累下发展中的问题。

在各个行业联系更为紧密的当下,一个环节的问题很容易导致整个产业链条出现问题,进而影响经济整体。2008年8月,人们还在讨论大洋彼岸的金融风暴会不会刮到中国,当年9月,很多行业就已经切身感受到寒流的冲击了。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如果说前几年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有着很多有利因素的话,那现在,一些有利因素正在慢慢地发生变化,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今后的煤炭市场走势。比如,发电企业是煤炭消费的主力,以前,发电企业只注重发电,但现在他们也在向煤矿进军,而且积累下不少的资源。比如,煤炭行业非煤产业的发展,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现在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的问题。而且非煤产业发展的重工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建设周期长、占用资金多,有风吹草动很容易受影响。比如,煤炭市场红火,但煤炭企业开足马力提高生产能力,使煤炭产能在中长期有过剩的风险,无形中削弱了自身的议价能力。

高速发展的惯性和一些原本有利因素的转化,使煤炭市场存在的风险正在逐渐变大,和经济运行中的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综合作用,煤炭市场值得好好关注。

生产与消费很像脚与鞋,一方大一方小,肯定不舒服。如果将生产比作脚、消费比作鞋的话,合适最好。如果不合适,鞋大了尽管不合脚,但毕竟还可以穿进去;如果鞋小了,或许只能用削足适履这种大伤元气的方法了。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煤炭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