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北人攻“水战” 煤炭“海进江”

2013-04-16 08:22:14 大众日报   作者: 李 振  

一船船的煤炭从海上运输至长江口,通过倒驳后再运输至长江沿岸各大城市,如今,煤炭“海进江”业务已成为华中地区煤炭供应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大多数依靠陆路运输的北方煤企来说,水路运煤并不是强项。根植山东多年,版图拓展也多在西北部的山东能源集团也是如此。北方人真的不能“水战”?山东能源敢于创新、敢啃硬骨头,成功地把第一船煤卖到长江畔。

2012年4月,山东能源集团下属的山能国际煤炭经营业务全面启动,恰值煤炭市场出现断崖式下跌,卖煤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高枕无忧变为需要四处寻找买家。为拓展市场,他们将眼光瞄准了此前未曾涉足的长江流域。长江沿岸经济发达,钢铁企业众多,煤炭需求量大,但煤炭资源相对贫乏,因此这一带也成为众多能源巨头争夺份额、圈定势力范围的必争之地。

对于远居东部的山东能源来说,要想运输煤炭进中部腹地依靠陆路运输成本过高,“海进江”才是理想之选。然而,从未有过船运经历的山能国际涉足“海进江”却是难度重重。煤炭运到海港码头怎么转运?由海轮转江轮怎么倒驳?如何将煤炭损耗降至最低?……一连串从未涉足的陌生领域,一连串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山东能源人并没有因难止步,而是从零学起,下定决心由海进江!

很快,公司为湖北某钢厂联系到一批优质的朝鲜无烟煤。几经调查考量,他们制定了一条从威海港接货,海运至南通港,最后通过江运抵达湖北黄石的路线。由于海轮吃水深,驶入长江后可能发生搁浅,因此必须把海轮运输的煤炭全部转移至江轮,这就是业内所称的倒驳,即通过第三只船连接海轮和江轮,利用船上几十米高的抓斗将海轮上的煤炭一斗一斗抓进江轮。由于倒驳时两轮靠岸近,且煤仓深,这一过程也是极易发生煤炭人为损耗的环节。

为保证运输安全,也为了积累“海进江”业务的经验,培养自己的业务团队,公司决定派出工作人员随船押运。山能国际贸易处的梁学良就是此次负责押运的两人之一。由于海运不允许非职业船员登船押运,2012年4月4日,得知第二天运输朝鲜无烟煤的海轮将从威海抵达南通,梁学良与同事立即赶往南通。

海轮靠岸时已是4月5日深夜。虽是春天,但夜风凛冽,江水湍急。为时刻监控煤炭转运过程,梁学良爬上斗臂观察有无盗煤情况发生,观察煤仓中的煤是否一点不剩地抓干净。船随江水起伏不定,20多米高处的斗臂更是左摇右晃,人一不留神就可能掉进江里,梁学良只能一刻不放松地把着斗臂的围栏。倒驳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全部完成,而梁学良和他的同事就在摇摇晃晃的斗臂里轮流待了十几个小时,连操作抓斗的工人都说:“从没见过像你们这么认真的。”

倒驳作业完成后,梁学良和同事又随江轮押煤至黄石。8天的航程让这两个从未走过水路的北方汉子吃尽了苦头:轮船昼夜不停的机器轰鸣声让人无法入眠,严重的晕船更是让两人吃什么吐什么,走路也走不稳。终于,在4月16日,载着13000吨煤炭的江轮抵达黄石的卸货码头。经过磅显示,整批煤连1吨都没有损耗。对于山东能源来说,得到的不仅是货物足斤足两地抵达和客户的满意,更是掌握“海进江”业务的第一手资料,成功地将贸易版图拓展至强手如林的长江腹地,也增添了日后“海进江”业务开展时的实力和底气。

记者感言:对于老传统、旧观念,要秉持创新之精神,敢破敢立,敢为人先;对于新领域、新天地,需备好万全策,付出百份功,勇于迈出第一步。以思路创新为引领,起步时细致调研,过程中踏实奉献,山东能源顺势应变,与时偕行,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一条逆势突破的奋进之路。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海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