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运输
  • 需求萎靡运输疲软 市场好转尚需时日

需求萎靡运输疲软 市场好转尚需时日

2013-08-05 09:05:05 中国煤炭网   作者: 王云  

7月份,沿海煤炭运输疲软态势浓厚,表现在:下游煤炭需求萎靡不振,到港拉煤船舶急剧减少,港口存煤缓慢增加等。受以上因素影响,下水煤价格持续回落,用户采购积极性进一步减弱,港口发运煤炭数量较上月相比有所减少。7月,北方港口合计发运煤炭4800万吨左右,其中秦皇岛港发运煤炭1800万吨,唐山港发运煤炭1100万吨,黄骅港发运煤炭950万吨,各港煤炭下水数量环比均出现小幅下滑。

1.煤炭需求萎靡不振,到港拉煤船舶明显减少。

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小幅增长,但铁路运量和港口发运量却是呈现减少态势。上半年,全国煤炭铁路运量11.4亿吨,同比下降2.6%,主要港口煤炭发运量3.03亿吨,同比下降0.7%。两项数据回落,主要因为全国用电量增速回落,火电增速依然偏低,钢铁产量环比下降。同时,进口煤影响较大,冲击了国内市场。

即使进入夏季,电厂存煤仍在20天左右的高位。下游需求不足,造成用户采购欲望降低,派船拉煤积极性不高,到达北方港口的拉煤船舶大量减少。7月,沿海煤炭运输一片萧条。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每日已办理手续的船舶数量维持在个位数字,北方各港口约1/3的泊位处于空泊状态。截至7月30日,秦皇岛港存煤达到723万吨,较月初增加了26万吨。

2.煤炭价格持续回落,海运费触底反弹。

今年以来,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煤炭平仓价一路下滑,从年初的每吨625元下降到目前的每吨565元。煤炭价格下滑,中小型煤企和发运煤站难以维持,有的停产歇业,有的以运定产;铁路调进煤车也呈现下行态势,进车数量有所减少。航运方面,7月下旬,海运费率先出现小幅反弹,但由于上调幅度太小,大部分航运企业仍处于亏损经营状态。

7月,下游电厂煤耗量有所增加,主要由气温升高,居民用电增加所带动,而工业等主要用电大户仍未有明显起色,煤炭实际需求仍未回暖。“迎峰度夏”利好因素对北方港口作用尚未显现。

3.进口煤优势不再,后几个月国内煤市看好。

国内煤炭价格连续回调后,截至7月底,北方港口煤炭到岸价与进口煤价格差不多,进口煤的价格优势已经不明显,进口贸易商出现违约现象,进口煤在南方市场同样出现压船压货现象,进口煤对内贸煤的冲击力度已经有所减弱。此外,国家开始清理煤炭不合理税费,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对国内煤炭市场是个利好因素。

今年1月至7月,我国用电量随经济的低速增长而放缓,这影响了煤炭消耗,预计全年我国煤炭需求仍将保持低速增长。一定时期内,煤炭市场供需仍将呈现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库存高位、运输便捷的态势,用户、港口去库存压力依然很大。9月,大秦线即将展开今年第二轮检修,10月冬季提前存煤等有利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煤炭市场;经济建设方面,高铁建设重启方案已上报,旧区改造、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将陆续展开,这将直接拉动水泥、钢铁等材料消费,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煤炭需求。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煤炭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