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川煤集团广能公司转型发展攻略

2014-01-08 08:47:47 中国经济新闻网   作者: 姚陟雄 韩清华  

年末岁首,每个企业都会盘算一年一度的收成。

2013年,产能过剩造成诸多行业性窘境,亏损企业不在少数。地处邓小平家乡广安巿华蓥山的川煤集团华蓥山广能公司保持了盈利的好势头,利润能够过亿,这在同类企业中并不多见。华蓥山广能公司凭什么在万木萧疏的“严冬”里,还能拥有一片秀色呢?

在2014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踏上了“广能其能”的筑造之路,探索其转型发展的秘诀,记录点滴以飨读者。

调整升级之能

苦脏累险是煤矿的历史烙印,人们需要煤矿崇敬煤矿也害怕煤矿。我国南方地区的煤矿赋存条件差,被人们誉为在石缝里抠煤。成本高、灾害重、产量低是传统煤炭产业走不出的困惑。

广能公司选择了调整升级这条转型发展之路。

1984年,绿水洞煤矿采煤五队7226采煤工作面上了第一台DY—100型中厚煤层高档普采机组,这成为华蓥山矿区机械化的开端。 1995年,绿水洞煤矿使用波兰引进,从攀枝花矿务局调运的大倾角综合采煤机组,由于工作面地质条件和设备性能差未取得成功。

华蓥山矿区煤层倾角大多在30 度到65 度之间,部分60-70度,矿区煤层厚度多为0.8-2.5米,似乎不适合机械化开采。如果用老式的炮采或高档普采工艺开采,安全和产量难以保证。从1997年开始,广能公司先后与多家科研院所联手攻克 “大倾角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经过了多年可谓艰苦卓绝的探索,基本掌握了大倾角、薄煤层综采技术和急倾角综采液压支架制造技术,攻克了60度急倾斜综合机械化采煤难关,研发出急倾斜液压支架系列产品,获得多项专利,填补了我国开采60度急倾斜煤层支护设备的空白。“大倾角煤层长壁工作面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装备”获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综合机械化开采,煤炭回收率提高到90%以上,人员减少一半,工效提高一倍。解决了产量低、安全条件差、回采率低、劳动强度大、万吨掘进率高、效益差等问题。机械化也带来了信息化,每个矿井总控室,都可以通过大屏幕对井巷生产、通风等情况一目了然。甩掉了过去落后的开采方式,打造了恶劣条件下煤炭企业的转型升级版。

煤机研发之能

广能公司现有生产矿井5对,在建矿井4对,100%采用机械化开采和工程设计,大部分综采设备如液压支架等三机配套基本是本公司自给,广能所属的机械制造企业嘉华公司生产的煤机设备不仅满足本公司各矿山的需求,而且名声在外,赢得市场青睐。

2006年,广能公司将大倾角开采技术转化为机械制造能力,努力打造非煤产业,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急倾斜综采液压支架,实现了60度急倾斜煤层的综合机械化开采。“急倾斜煤层综采液压支架研制”获四川省2008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嘉华牌”支架继2007年落户黑龙江龙煤集团,实现远销东北的“零突破”后,目前,该产品已远销北京、山西、重庆、贵州、新疆等国内20多家大型煤炭企业。

嘉华公司从原矿务局配套的机修厂蜕变而来,而今是从事研究、开发和生产急倾斜综采液压支架、端头支架及急倾斜综采技术研究与推广的专业厂家,是国内唯一生产ZJ系列急倾斜液压支架的企业。2013年年产设备25000吨,销售产值达3.5亿元。“广能嘉华牌”商标获得四川省著名商标称号。2013年,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

广能集团自己的企业能生产煤机设备,矿山机械化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2013年11月,广能嘉华公司自主研发的“大采高、大倾角”综采 ZY8600/26/56D 型掩护式液压支架在川煤集团攀煤公司花山矿通过验收。它的应用刷新了西南片区综合大倾角、厚煤层开采技术新纪录,成为该公司综合机械化成套装备研发史上的里程碑。

据了解,2009年我国探明煤炭资源近1500亿吨,其中倾角小于35度的储量大约为1289.25亿吨,倾角在35度到45度的储量约为135.75亿吨,倾角大于45度的储量约为75亿吨。这表明大倾角煤层的资源占有量之大,对大倾角煤层的开采越来越受到重视。

广能公司探索出了一条大倾角综采之路。 “广能嘉华牌”的成功,是广能公司“产学研”结合的成功,更是煤炭企业从单一产业向多元化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嘉华的煤机产业,无疑是广能公司的一大亮点。

体制创新之能

华蓥山矿区主要煤种有肥煤(占3.84%),焦煤(占46.42%),瘦煤(占49.74%),煤质属高硫、低磷、高灰至中灰,发热量为5500~6500大卡/公斤。主要为发电用煤,供广安电厂、华蓥山电厂、成都电厂、江油电厂、白马电厂、荆门电厂、武昌电厂等省内外用户。

广安电厂和广能龙滩煤矿联合成立了煤电公司,相互依托,电厂成为广能煤炭比较稳定的销售大户。龙滩煤矿目前也是广能效益最好的现代化矿井。它在煤炭行业过“严冬”的形势下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介绍,前些年煤价高企,广能供电厂的煤也没有跟着涨价,一年少了近亿的利润,现在和电厂“抱团取暖”,也是个回报。这也许是产业联姻的好处,是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好处。

鉴于华蓥山矿区煤炭赋存条件差,川煤集团广能公司2010年5月就确定了向贵州拓展的发展战略。控股了民营企业贵州世纪公司,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先后开建或重组了雷公山煤矿,挖陇沟煤矿,黔阳煤矿、洞口煤矿等,为广能产能接替开辟了新路。

贵州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近几年才提出工业强省战略,招商引资全民动员,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开花。贵州煤炭资源丰富,煤矿众多,但多为小煤窑,这些煤矿根本谈不上机械化。随着国家严格的产业政策的出台,贵州1600多个矿井将压减一半,这给广能入黔带来了机遇。

全国现有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型矿井共9834处,其中仅有1300余处实现了机械化开采,占13%,机械化程度相当低。广能不仅投资参与贵州煤矿资产重组,新建矿井,而且把广能嘉华公司的煤机制造业也植入贵州,在黔西县办起了分厂。这不但有利于广能公司在贵州的机械化开采,而且还为当地其他煤矿走机械化综采之路提供支持。

广能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高正强说:广能的转型发展是历经几代广能人奋斗的结果。广能的转型发展表现在:从传统落后的煤矿向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煤矿的转型;从传统的国企向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制企业的转型;从单纯的煤矿向以煤为主、煤机等非煤产业多元化的转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细化的转型。这些,我们都还行进在路上。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川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