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化石燃料储量中,最终将有多少被燃烧?这不仅是那些关注气候政策的人士面对的问题,也是投资者眼前的问题,即便他们认为气候变化科学是忽悠人的(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有些荒谬)。他们必须问一下自己,如果政策制定者们按照他们对气候变化科学的看法采取行动,那对我在化石燃料勘探和生产上的投资将意味着什么?拥有化石燃料储量、并准备面向未来投资于勘探和扩大生产的企业的投资会发生什么?事实会否证明,所有这些支出都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不如把这些资源投入其他领域?
总部位于伦敦的非政府组织“碳追踪者”(CarbonTracker)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GranthamResearchInstituteonClimateChangeandtheEnvironment)合作撰写的报告《烧不掉的碳2013》(UnburnableCarbon2013)提出了上述问题。该报告的结论相当简单:燃烧已探明的化石燃料储量与达到各国政府设定的气候目标是不相容的。既然如此,谨慎的投资者应该对那些储量的价值以及该领域新投资的回报计入一个折扣。相当大部分的新增支出到头来有可能打水漂。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些资产可能会永远“搁浅”。
2010年,各国政府同意应该将排放保持在一定水平,让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工业化之前相比不超过2摄氏度。上述报告使用标准模型推断出,要想有80%的几率实现该目标,就需要将2013年至205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9000亿吨以下;即便只达到50%的成功几率,也需要将排放总量控制在1.075万亿吨以下。接下来从2050年到2100年,要想有80%的几率达到升温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就需要将排放量控制在750亿吨以下;只达到50%的成功几率,也需要将排放总量控制在4750亿吨以下。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将会有所帮助,但帮助不大。在2050年每年减少8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将需要近3800座这样的工厂。即便如此,也必须让直接排放量大幅下降。
《2012年世界能源展望》(WorldEnergyOutlook2012)显示,现有的化石燃料储量如果在不使用碳捕获技术的情况下燃烧,将释放2.86万亿吨二氧化碳,几乎是全球碳排放“预算”的三倍。烧掉这点储量(且不提新增储量),会让全球平均气温升高3摄氏度以上。
那么这对在世界各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意味着什么?这些公司拥有相当于7620亿吨排放的储量,大约占到总储量的四分之一,其他由非上市实体所有,主要是国有石油公司。上市公司还在寻求开发潜在储量,这会让排放总量超过1.5万亿吨。单就上市公司而言,这将超出以仅仅50%的几率将平均升温控制在3摄氏度以下的2050年之前排放上限;换个角度看,气温升幅将有50%的几率高于3摄氏度。但排放的不仅仅是上市公司,还有国有公司。
如果按照它们在全球储量中的份额,上市公司被分配到全球碳“预算”的四分之一,那么它们对现有储量的开采不能超过三分之一(更别提开发新的储量了),才能保持气温升幅低于2摄氏度。甚至将升温上限调高至3摄氏度也没多大帮助。在这种更为慷慨的限制下,上市公司仍连一半的储量都不能开采。
必须有一方做出让步:要么世界放弃控制排放、使升温不超过2摄氏度的承诺,要么化石燃料公司持有“搁浅”资产,并继续投资于无法开采的资产。投资者显然正押注前一种可能性。
石油公司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在回应批评时表示,它预计,许多气候研究人士提倡的那种低碳场景不会出现。该公司认为,这一切的成本,以及“政策变化对可靠且价格适中的能源供应的破坏性影响……将是社会(尤其是世界上最贫穷、最脆弱的社区)不愿意承受的”。相反,该公司只是预计,排放量将在2030年左右停止增长。但它没有给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预测。它也没有谈及那些浓度对气温造成的影响。
埃克森美孚对化石燃料的需求感到乐观,理由是世界对能源的需求日益上升以及全球能源体系的惯性。即便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增速快于其他资源,但其潜力有限,原因是各种挑战,包括“可扩展性、地理分散、间歇性(就太阳能和风能而言)以及相对于其他能源来源的成本”。该公司预计,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只有5%左右。
世界陷入了一个极端矛盾的境地。各国政府接受了有关气候变化风险的一种观点。这个观点意味着能源结构需要迅速发生革命性变化,促使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削减。但各大能源生产商不相信政府将信守承诺。他们设想了一个非常不同、且相当非革命性的能源未来,在他们设想的未来,他们现在拥有和计划开发的能源储量将全部被燃烧。
投资者不仅得猜测谁更有可能是正确的,而且还得猜测各种可能结局的概率。我相信,人类正在“气候赌场”进行危险的押注。我认为人类可能会继续这些危险的押注。在这种情况下埃克森美孚将被证明是正确的。但始终有可能的是,人类将醒悟过来,在市场和技术创新魔力的推动下,进行快速变化所需的投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化石燃料储量就会真的“搁浅”。投资者要当心:这种风险不可能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