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煤炭资源税改革方案。由于方案只设定了2%至10%的税率区间,具体税率由地方政府制定,因此税率的计算和未来的博弈,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洗选煤折算率怎么定?
“折算率将是企业与政府部门博弈的一个关键点。”资深煤炭专家苏立功告诉记者,方案中的折算率直接关系税额高低,如何科学换算,维护公平,是税改操作中的关键技术性问题。不同地区、不同企业情况各异,折算率不可能是相同的、固定的。
一是煤质不同,洗选生产工艺不同,同样的原煤产量,产生的洗煤收入也会不同。二是洗煤售价的波动和原煤售价的波动不同步,且时时都在按照各自价格轨迹波动。三是同一品质的煤炭产品,在不同省份、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售价。
至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很可能出现煤炭调出省税率高而调入省税率低的现象。对此,苏立功表示,从西到东实行阶梯型税率,有利于行业整体发展。
他指出,西部是资源输出省,煤炭开采成本较低,税率高,综合成本增加,价格上去,东部煤价才能稳住。否则,市场形势不好,成本低的西部煤矿率先降价,东部煤矿跟着承压。2012年以来的煤价下跌过程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因为涉及各省的利益问题。将来税率一定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关键还是看各省具体出台的情况。”苏立功说。
另外,方案对衰竭期煤矿和充填开采煤矿均提出了税费减免政策,有关企业则认为以下情况在税率上也应区别对待,比如大小矿、不同煤种、无偿取得矿权的和以出让方式取得矿权的。
各地:清费≠减负
此次税改的一个原则是,立税清费同时进行。在此之前,山西、陕西、内蒙古等产煤大省(自治区)已先后出台若干清理税费、为煤炭减负的措施。但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清理情况不容乐观。
以安徽淮南矿业集团为例,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该集团需缴税费分别为87.91亿元、80.48亿元、32.67亿元,分别占煤炭销售收入的31.98%、32.83%、36.77%。
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安徽省先后下发文件,实行骨干企业资源税返还、困难企业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减免等政策。但淮南矿业集团相关人士表示,房产土地税减免、资源税返还、缓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等政策并没有落实,而河道管理费按流转税1%减半征收实际上大幅度增加了企业负担。从今年开始,安徽省各地市均相应提高了城镇使用税征收标准,增加的税额企业已无力承担。
与此同时,2002年以来,随着矿井进入深度开采,灾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塌陷赔偿环境治理要求越来越高,该集团煤炭成本逐年增加。从2002年到2013年,吨煤成本从188元增加到479元,增长1.54倍,今年上半年则增至483.44元。
煤炭行业一直存在的“九龙治煤”现象,也增加了税费清理的难度。此次煤炭税改方案没有涉及煤炭运费部分,这恰恰是煤炭企业身上的一大重负。
以山西某省属煤炭企业为例,煤改前,该企业负担市县两级政府自设收费、煤运公司经销差价及其他摊派费用约1.7亿元,其中煤运公司经销差价约0.8亿元。该企业建议,坚决取缔各项政府摊派、市县两级自定收费项目,取消煤运公司公路煤炭强制销售业务。
记者近日在内蒙古东部采访时,某煤炭企业相关人士表示,内蒙古2013年出台“十条措施”后,原有的铁路费用照交不误。“铁路运费问题,不光我们一家,内蒙古的煤炭企业多次反映,没有用。因为铁路局直属铁路总公司,自治区政府也管不了。”该人士无奈地说。
另外,有企业提出,国家在全面清理涉及煤炭、原油、天然气收费基金时,也应考虑相关行业间的公平性问题。比如,国家税务总局对中石油所属单位相关管路、采油井等占地实行免税政策,电力、水利行业相关设施同样享受免税政策。因此建议,对煤炭企业输气管路等煤气专用设施占地也应该实行免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