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十三五”天然气规划的若干新思考

2014-10-24 15:47:38 中国能源网   作者: 韩晓平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要求,抓紧制定2030年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十三五”能源规划。目前,各能源相关部门都在紧锣密鼓对能源各专项“十三五规划”进行预期研究。

 规划先行,有的放矢,提前研究,尽早落实,这对于“五年规划”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十二五规划”由于研究、协调、制定、批准和发布工作的迟缓,导致诸多能源专项规划直到“十二五”开始两三年之后,才陆续与社会见面,失去的规划的指导性作用,非常被动,这个教训应该被认真汲取。

 今天我们制定新的五年规划,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这一巨大变化仍未被大家充分感知、体察和认识,许多参与预研究的同志仍停留在传统的思维定势之下,继续按照以往的方式来研究分析问题。如果“十三五规划”仍按照“十二五规划”之前的思路、方式、方法来制定,那将无法适应时代的新要求。过去的十几年中,社会上将“规划”称之为“鬼话”,有些规划不接地气,不切实际,是在三里河办公室里拍脑袋,攒数据,与最终实现的目标大相径庭,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如果到“十三五”,我们仍然在传统的思维定势下制定一个不能与时俱进的规划,将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一个新形势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认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和消费都在计划之中,没有市场配置资源一说,只有中央政府计划部门靠指令来配置资源,使生产要素被严重桎梏,供需无法衔接,需要的商品没有人造,必须要的商品大量积压,最终经济几乎走向崩溃。

 1992年,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市场供应紧缺的环境下,政府规划工作也提出了“以产定销”的最初级的市场认识。此后,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规划的认识也随着商品供应情况改观,从“以产定销”转向“以销定产”,对需求增长趋势进行研究预判,制定规划目标对产销进行指导,并依此决定配置能源保障体系的建设规模,逐一确定到一个个项目的审批。

 但是,这种人为拍脑袋制定的目标与市场的实际规律并不相符,与市场需求变化误差甚大,不仅不能适应市场规律,甚至习惯于用权利强行配置资源,扭曲供需关系,利用项目审批设租寻租,使规划常常成为了老百姓说的“鬼话”。习近平代表中央对这阶段的问题进行过认真总结。他十八大三中全会上说:“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

 这一时期,在政府主管部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为强化自己的指令权威,制衡地方政府和企业,将规划作为项目审批的依据,为权利设置了机制,也为寻租留下了空间和暗门,靠审批权利提升个人权威和价值,而权利滋生了腐败,贪赃枉法成为了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被国家能源局原电力司的官员们相继接受司法调查得以证明。而这种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潜在动机,不仅直接破坏了市场机制,而且严重扭曲了中国的能源结构,使环境资源压力急剧上升。2003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中国煤炭消费竟然增加了300%,而此前的十年仅增长了26%。而同期的平均GDP增速10.01%,1993年至2002年的十年GDP平均增速9.21%。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上大压小”,特别是热电联产的“上大压小”。只允许地方建设2x30万千瓦的所谓大热电项目,不分青红皂白要关闭被扣上“小火电”帽子的那些因地制宜建设的小型热电联产。现在全国热电的标兵是浙江嵊州热电厂整个装机只有7.05万千瓦,但年平均热电综合效率高达87%,三年平均供电煤耗158克/kWh,最低时达146克/kWh。而发电企业的标兵是一些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在270~280克/kWh。30万千瓦的大型热电机组,由于供热市场、供热距离和热力管网不落实等问题,绝大部分项目年热电综合效率难超过50%,供电煤耗在300克/kWh左右。嵊州热电一个项目砍掉了全城的烟囱,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都在100毫克左右,粉尘在50毫克以下。而该厂正在进行新一轮环保改造,实现“近零排放”的新目标。热电联产就应该因地制宜,适度规模,贯彻“效率优先”的原则,让市场需求去优化配置规模,简单的上大压小一刀切,违背市场规律和科学规律,导致系统性的效率降低,能耗大幅度增加,环境污染加剧和产能过剩。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热电联产极度成为电力司集中打击的目标,使热电企业不得到能源局“托关系,找门路,以求自保”。这种一刀切唯一的好处是为审批者创造了设租寻租的“好处”,而这些好处又在反腐斗争中成为他们巨大的人生代价。今天,几乎所有产能过剩行业的背后,都有发改委“上大压小”干预市场的影子。为应对产能过剩,制定非市场化的一刀切标准,大家只能升级扩产,而谁上谁不上的审批,必然会滋生腐败,最终进一步导致产能更加过剩。

 简单的通过容量规模划线的限制性管理办法既不科学,也不经济,但至今固化在大家的思维模式之中。7月22日,国家能源局公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禁止建设年产20亿方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煤制气是保障中国能源战略安全,维持煤炭工人就业,打破油气垄断,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清洁化利用煤炭资源,治理大气环境污染和加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革命和战略举措。

 目前,煤制气技术刚刚走向规模化应用,技术路线还在比较优化,装备制造还在完善,很多问题都不确定,规模划线不科学。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煤制气的转换效率可以提升到70%,甚至更高,理论上可以达到79%。相对大量煤炭的直接燃烧,煤制气是能够提升整体能源系统效率的。而煤在气化工厂中进行净化处理,不仅可以利用煤焦油、萘、苯等大量资源,对煤炭实现资源梯级利用;而且提高了用户的终端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环境。煤制气最大的资源约束是水资源,主要水耗不在工艺上,而在冷却上,这就意味着煤制气项目有大量余热可以加以综合利用,工业供热、城市供暖都可以使用,城市污水厂的中水也可以作为冷却水源。煤制气负荷变化能力比较强,可以适应北方采暖城市的用气变化特性,在保障居民、商业和工业用气同时,通过转换CNG和LNG,“以气代油”解决交通燃料问题。由于煤制气就近生产,就地使用,无需增压输送,使用成本较低,供应区域不仅可以覆盖城市,也可以覆盖城市周边地区,有力促进中国的城镇化建设进程。20亿方产能的规模非常适合一些中小城市用气用能规模,因地制宜就地解决问题,全面消除直接燃煤,彻底改善区域大气环境。在信息时代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今天,规模不在是考量项目的关键,能源效率、经济和环境效益才应该是决定性因素。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一个开发、竞争的市场配置资源的环境下,供需关系是一对互动的,相互相成的关系,需求具有极大弹性和可引导性,供应可以根据需求变化。需求、政策、价格、环保、时尚、税收、能源结构变迁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市场,并反作用与供给。我们必须看到,今天我们但凡资源面临紧缺,都不是因为没有资源,而是没有有效的市场机制。

 天然气的问题最典型,中国的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不能说不丰富,但是我们依然捧着金饭碗到处要饭。美国在页岩气革命之前也是如此,而页岩气革命之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能源独立”。美国能源部也直言不讳地承认,页岩气革命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现在看,页岩气革命就是开放市场和解放思想的成果。页岩气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中石油控制了67%的最优质资源,从80年代起就关注过乔治·米歇尔的页岩气技术革命,结果至今中国还是“缺油少气”。本来让央企控制资源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全,控制能源价格波动,结果垄断削弱了创新能力,成为新技术革命的拦路虎,导致国家能源更不安全,能源价格不断上涨,能源价格接近国际上线,能源成本居高不下。而几只老虎利用职权控制了这些资源,损公肥私,中饱私囊,拿着手中的权利和巨额财富结党营私,飞扬跋扈,不仅能源安全难以自保,国家的政权安全也直接受到他们的威胁。

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

 第二个变化是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与全方位国际合作的新的大背景。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长期战略,必须从当前做起,加快实施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他提出五点要求:1、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2、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3、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4、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5、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革命是具有颠覆性的,是要革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命的,是要颠覆传统技术和观念,是要实现权益在再分配。十八大已经确定了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到“革命”的仅此一处。后来,逐渐将“革命”淡化为“变革”,但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斩钉截铁明确了能源革命的决心。我们制定的规划如果不在革命的大前提和大背景之下,一出台就可能会被整个行业视为能源革命的绊脚石。

 生态文明、互联网革命、分布式能源、智慧能源网等一系列来自用能终端的认识上的革命,使广大能源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参与清洁能源的生产和节能减排,能源供需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全世界的能源正在发生自下而上的历史性的革命。这种新的社会形态,我们已经在互联网革命中看到了革命胜利欣欣向荣的景象。能源消费的革命不仅可以最大限度消除能源浪费,提升终端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可以鼓励更多的消费者直接参与清洁能源的生产供应,增加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形成能源的互联网,实现能源的合作互助;最重要的是通过民众的参与,提升国民素质,推进生态文明,加速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

 来自能源消费终端的革命,以及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组合、新资源、新理念的突破,必然使能源供给发生革命,多元化、多层次、多形态的能源供应体系,将利用多种资源实现能源供给革命。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就是美国的页岩气革命。页岩气使用的所有技术都是传统油气开发中大量使用的,那么为什么还要说它是一场货真价实的“能源供给革命”?关键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整合资源,把传统上认为不具备开采价值的页岩气经济的开采了出来,改变了整个全球能源供需战略格局。今天,我们做规划研究也必须在这样一个全球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思考问题。2012年3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能源局以发改能源〔2012〕612号印发《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规划提出,2015年实现页岩气产量65亿方,力争2020年产量达到600-1000亿方的战略目标。规划一出,一些院士们就批评,说资源都不知道在哪里,技术装备不落实,2015年65亿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中国的文化中,墨守成规被视为谨慎和理性,保守的人更具有权威性,更容易被尊崇为主流思想。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页岩气革命,决定全面向市场开放页岩气,批准将页岩气作为独立矿种,国土资源部面对全国进行了第二轮招标,激发了市场参与的积极性。结果中石化、中石油、壳牌和延长油田都相继出了气,中标企业也开始进行钻探,技术难题陆续被攻克,装备制造全面实现国产并大量出口,基础设施逐渐配套建成,页岩气股被资本市场热捧,资金的源源不断涌入进一步推进了页岩气装备、技术进步,也为改革创造了基础。不仅2015年65亿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甚至还会超额完成。

 页岩气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页岩气还是互联网革命的延伸,是思想观念的大革命。今天我们对中国页岩气资源开发情况的看法,在美国也都发生过。从1821年第一口页岩气井钻探,开采页岩气的努力在美国一直就没有中断过,水平井和水压裂技术早就大规模应用,为什么页岩气在2006年才实现突破?于此同时的是IT技术大革命和大突破,实际上是信息技术革命解放了美国工程师的线性思想,也是信息产业投资模式在页岩气开发中的起了关键的推进作用。现在中国的一些专家说中国资源如何如何不好实际上是缺乏根据的,美国在2006年页岩气全面突破之前,总共打4万余口页岩气井,产量不到200亿方,到2009年就增加到98590口,产量翻了3倍,超过900亿方。此后一直以每年1万口井的速度进展,2013年的产量已经达到3025亿,又增加了3倍。

 国土资源部9月17日在北京召开了页岩气勘查开发成果新闻发布会,据地质勘查司长彭齐鸣介绍,截至2014年7月底,全国共设置页岩气探矿权54个,面积17万平方公里;累计投资200亿元,钻井400口,其中水平井130口。大多数集中在四川盆地和周缘地区。现在就为中国的资源下结论是否为时过早?就装备和技术问题,现在全世界开发页岩气都是用中国装备,很多中国企业参加了北美的页岩气开发,有的拿到区块,有的提供油服作业,取得了不少经验却无法回国参与开发。大公司没有能力实现技术突破不能证明中国的页岩气技术瓶颈不可突破,大公司开发成本高也不能证明中国的页岩气资源不具备开采价值,美国的页岩气也是中小企业实现突破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成果。

 支持美国页岩气革命的资金来源和传统油气开发的资金来源非常不同,传统油气是大石油公司依靠华尔街传统资本,而页岩气是硅谷原来从事支持IT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仅钱的来源不一样,投资方式也不一样,不仅帮助企业承担了巨大的勘探风险,而且开发中采用了IT企业的经营模式,打出起来的气快放快回收,迅速收回投资,迅速吸引新投资设再打更多的井。北美打井出气后以最大工作流量进行生产,所以美国页岩气井产量下降较快。但这种生产模式的内部收益率非常好,可以让风险投资者快速收回投资资金,再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投资打更多的井,井打的越多成本越低,经济性越好。鼓励更多的企业去创新技术和装备,进一步提升采收率,增加更多的资源。

 中石化在重庆涪陵焦石坝钻探的焦页1井2012年2月14日开钻,2013年1月9日试产,日获20.3万/日方工业气流,但一直维持6~7万方的日量,到2014年4月15日累计生气3297万方。焦页1井平台上有四口井,无阻流量在15~35之间,平均23.75万方/日。如果按照美国页岩气革命的生产模式,目前中石化在涪陵地区已经打井达百口,以每口井当年产量20万方计算,2015年65亿的产能目标在2014年中就已经实现。实际上,中石化的焦页6-2井已经尝试了这种新的生产模式,以大工作流量放气生产,第一年就生产了一亿方,按照现行价格每方气2.78元/方,收入接近3个亿,而打井成本平均只有8000万。这样的收益率必然可以吸引大量投资者,打更多的井,产更多的气,赚更多的钱。而对中国而言,大量增加的国产天然气不仅保证能源安全,增加GDP和就业,还能够快速推进能源结构转型,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现在影响页岩气生产的还有页岩气输送和市场矛盾,市场不开放,只有三大油垄断市场,配套投入严重不足。三个公司自身配合也有问题,在四川盆地,一边是中石油的天然气入川,一边是中石化的天然气出川,不仅造成输气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大大增加了下游消费者的成本。美国有160家企业建设经营天然气管网,长输管道已经超过50万公里,中国不到6万公里。中国天然气开发都是石油公司内部相关企业的关联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管理效率低下,导致气价不得不持续上调。天然气市场矛盾在不断上涨的气价中越发突出,优质用户望而生畏大量流失,用气结构恶化导致季节性峰谷差不断加大,产气输气设施利用效率下降,出现经营者和消费者双输的恶性循环。

 在这种格局之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规划?国家能源局吴新雄局长最近在全国“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上说,“到2020年,页岩气和煤层气产量分别达到300亿方。”此言一出,导致资本市场页岩气股暴跌。甚至有人认为:“页岩气作为油气改革突破口的大门被关闭了”。但此后国土资源部在京召开的页岩气勘查开发成果新闻发会上表示,他们预计2015年页岩气产量将超过65亿方,2017年达150亿方,到2020年全国页岩气产量将超过300亿方,如果措施得当,有望达到400-600亿方,占天然气总产量的1/5左右。两者观点显然不同,实际上2020年要达到400-600亿方的产量目标,就要实现600-1000亿的产能。这与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当初联合制定的“十二五页岩气规划”目标是基本一致的。那么谁的判断更加正确?

 煤层气300亿方产量是2015年的目标,包括井下利用160亿方,地面抽采140亿方。这一规划现在肯定是成为“鬼话”了,如果没有重大制度性改革,现在看2020年也未必能够完成。我国井下采煤排出的瓦斯气每年上千亿方,到2013年能够利用的不到110亿,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制定的各种政策难以奏效。页岩气如此下去,难恐不会步入煤层气的后尘。在此,我们深刻体会到能源体制为什么不能仅仅是一个变革,它必须是一场时刻革命。

 中国最大的敌人就是中国人自己墨守成规的保守文化思维模式,当年如果不是毛主席“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不是李四光们的解放思想,不是王进喜们的铁人精神,中国能够找到大庆吗?中国能源的独立自主和后来的改革开放能够想象吗?关键是需要我们在“灵魂深处爆发一场革命”,没有革命的思维,没有革命的精神,美丽中国就只能停留在梦中。

简政放权去审批

 8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23次常务会议上18次提简政放权。简政放权去审批已经从“当头炮”变为“连环炮”,从本届政府开门的“第一件大事”,变为不达目的不罢休“重要大事”。国务院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等事项已逾500项,本届政府成立之初的承诺是,任期内至少要取消、下放现有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的三分之一,即567项。中国经济已经从去审批化中获得了巨大红利,因为市场活跃度上升,公司注册增加,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就业不减,社会收入增加。

 在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的环境下,去审批化必然深刻影响能源行业。过去,上了规划,有了“路条”,产品有没有市场,经济上有没有效益都得上,反正国家发改委批了,银行就会借钱,还不上钱国家想辙。现在,你规划他上项目,他认为无利可图就是不上,你也没辙。新常态下,不审批了,你规划没有他的项目,他认为有效益,环境能够承受,市场有需求,他上了你能怎么样?目前,在我们研究十三五天然气供需情况中,几乎每一种资源都有增加的巨大潜力,也有无法达标的可能性,这与市场需求,价格机制,用气结构,技术进步,政府政策,环保目标,时尚元素等因素都有关系。

 现在,新技术革命是全方位的,每一种能源背后都存在一系列的新技术革命的潜力,而各种能源都在争夺市场。最近,一些电力企业开始发展“近零排放”高效燃煤火电机组,单机百万千瓦级,采用600~700度超超临界技术,燃煤发电效率超过48%,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50毫克/方之内,粉尘在10毫克/方之内,并有重金属吸附,声称氮氧化物排放低于天然气发电。还有各种清洁煤技术在各地开始推广“以煤代气”,天然气不断涨价,煤炭清洁利用可以渐进天然气排放,导致天然气企业正在丢失优质用户市场。十三五期间天然气将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最大的矛盾不是有没有气,而是天然气有没有市场。

 煤制气如同田忌赛马,将天然气生产的资源技术瓶颈变成了一个机械制造和工艺路线问题,扬长避短,避重就轻。工艺的难题在实践中会逐步解决,当年发展循环流化床锅炉,也存在工艺材料难题,后来在大规模应用的实践中一一得到解决。一旦工艺全面突破,可以在煤炭产地转换,也可以进口廉价煤炭在水资源充足的东南沿海制造天然气。如果占据资源的三大石油公司不思进取或无法克服内部掣肘,本来应该被他们逼死的煤炭行业,反而借助新技术革命起死回生成了“还乡团”,将油气企业反逼死。两大油企在页岩气上打退堂鼓迟疑不决,无疑是将把天然气消费市场拱手让给别人。

 现在一些专家担心煤制气将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水和煤炭资源消耗。从系统工程进度分析,煤制气价格低廉可以促进大量中小企业和农民放弃煤炭直接燃烧,经济环境效益好于燃煤。在北方采暖地区,平均一个独立居住两至三口之家的农户每年消耗2吨煤,此外平均还需要6-8罐LPG。而用天然气每年大约只需要大约400-500方,其中还包括做饭洗澡烧开水。将做饭消耗的天然气减去,可以节约70%的能耗,节能减排效益非常明显。所以,煤制天然气关键要看进入的是哪一块终端市场,替代的是什么燃料、什么技术。国家发改委在这一次提升存量天然气价格的同时,取消了煤层气、煤制气、页岩气和LNG的定价管制,鼓励供需双方自主议价,这将会促进这些资源,特别是煤制气的发展,随着管网输气市场开放和管网建设市场放开,天然气多元化竞争的局面将随着去审批化在“十三五”期间逐渐形成。

 最近,有企业用集装箱从加拿大进口LNG,将LNG集装箱装在普通集装箱货船上运回到大连港,到岸价格只有10美元一个MMBtu,与俄罗斯天然气到中国边境价格基本相当。在去审批化的环境下,这样的创新会层出不穷,而为传统行业和企业带来的挑战也会空前激烈,同时使规划工作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

国际合作的新安全观

 习主席提出了“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的认识,这是我们新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中国能源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油气上,而最突出的矛盾是石油。

 中国石油进口的实际对外依赖度已经远超过60%,而统计部门一直在自欺欺人。在我们的进口统计中只有原油而没有燃料油,燃料油进口没有管制和配额,山东和各地的地炼主要靠进口高含硫劣质的燃料油进行再加工,仅一个山东省的地方炼油厂2011年的炼油能力就突破8000万吨,进口原油配额只有1000万吨,其他都需要进口燃料油解决。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燃料油市场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燃料油总需求量5200万吨,全国燃料油产量为1929万吨,其他只能靠进口弥补。

 中国的原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中东和非洲政治部稳定地区,石油供应来源长期存在巨大隐患。向中国石油出口原油的利比亚、苏丹、叙利亚和伊拉克相继陷入战乱,海湾、伊朗、委内瑞拉未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石油安全压力越来越大。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必须进一步推进多元化,特别是要向天然气转型。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也是一种灵活的能源,即可以替代煤炭作为发电供热的燃料,也可以替代石油作为交通燃料,汽车、卡车、拖拉机、轮船和飞机都可以使用CNG或LNG。而天然气资源更丰富,分布更广泛,来源更多元。经过十年的努力,中国的油气进口已经呈现四面八方的新格局。

 石油进口:北面由中俄石油管道;西面有中哈石油管道;南面有中缅石油管道;全球各地的资源可以运往东部沿海各个港口。

 天然气进口:北方,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380亿方已经开工。西线300亿方管道正在加紧谈判,俄方最近提出将供气能力提升到600-1000亿方。此外,中石化在蒙古国将建设160亿方煤制气工程,其中30亿方供应乌兰巴托积极环境污染问题,130亿方通过二连进入华北;西方:途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从北疆阿拉山口进入国境的中亚ABC线相继投入运营,总输气能力达到550亿方。途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从南疆喀什入境的中亚D线已经动工,预计2016年建成,输送能力300亿方。而这一方向的输气可以进一步扩大到伊朗;南方:中缅天然气管道到2020年将可以达到120亿方;东方:中国将从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进口LNG,总量将超过700亿方。

 这些进口的天然气绝大部分是照付不易的贸易协议,即便用不掉也要照单付款,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精心落实市场。进口气价格高,来气快,气量大,市场承受难度非常大,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落到实处的具体规划,否则将蒙受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压力。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次兴旺发达的全盛时期。第一次是汉朝,当时的版图如同哑铃,河西走廊担着中原和西域,西域都护府不仅涵盖了今天的今天的新疆,而且中亚诸多国家在这一版图之下。西域是绿洲经济,在水草丰美的地方形成48个城邦国家,在汉朝西域都护府管理下的朝拜体系之下,形成一个与今天民族国家完全不同的天下国家,由汉朝提供安全稳定承诺,向西域国家开放市场,维持与这些城邦的共同发展的格局。从西汉到西晋长达近500年;

 第二次是盛唐,大唐安西都护府以朝拜体系维系了中国西北和中亚、蒙古更大的区域,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经销到中亚、西亚和欧洲,维持了整个地区的安全、繁荣和发展,让更多的人安居乐业。中国也从中亚的引进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葡萄、西红柿、胡萝卜、洋白菜、洋葱、胡椒、土豆等多种果蔬都是从中亚引进的;第三次是元朝,其版图之大众所周知;第四次是清朝康雍乾全盛时期,西部版图仍涵盖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地区。这些盛世的特点是中国从西北方向获得生机,而中国承担这些地区的稳定安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今天,我们从周边国家引入天然气资源,再次形成血脉相连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国不仅从这些地区获得清洁能源,这些国家也从中国的崛起中获得自身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资金。这使我们与周边国家的利益更加紧密相联利益相关,如果这些国家的稳定安全一旦受到破坏将意味着中国数百万方天然气供应将被迫中断;如果中国遭到攻击将意味着这些依赖中国市场的国家失去了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所以彼此利益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最大限度地维持中国和平崛起的外部条件。所以,中国有责任消纳和用好这些天然气资源,它不仅维系着中国的能源结构大转型,也维系着中国安宁的发展环境,这是一种代价,也是一种责任。

美丽中国的能源规划

 规划要围绕着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在十八大政治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这样写道:“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应该是我们“十三五规划”的纲领,纲举目张。中国能源未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改变环境污染的困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维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节约能源并举,努力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立足能源独立自主全面推进国际合作。关键的突破口是大力发展清洁、高效、灵活和资源来源多元化的天然气,以天然气替代直接燃煤,同步发展核电和各种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

 解决中国能源环境和能源安全问题需要多少清洁能源?中国要承担周边和平环境需要消纳多少进口能源?具体说需要多少天然气?其中自保安全需要多少天然气?这是能源规划的关键。美国页岩气革命为美国能源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不仅是能源独立渐成现实,也是美国可以轻松兑现温室气体减排,在金融危机之后重新振奋经济的本钱。美国因为市场化和充分竞争大幅度降低了清洁能源成本,实现了美国的再工业化革命。在能源问题上要学习美国的成功经验,不要先强调条件差异,体制差异,要先学其精华,消除观念差异。

 天然气与煤炭的利用非常不同,利用方式,转换技术,基础工艺完全不同,所以在天然气替代煤炭的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也非常不同。美国自2006年以来,页岩气革命促进美国增加了1228亿方天然气消费量,比2006年增加了20%。其带来的效果是减少9963万吨石油消费,相当于减少10.7%;减少1.1亿吨标准油当量煤炭消费,相当于2.2亿吨原煤,减少19.4%;帮助美国能源系统增加接纳了1587亿千瓦时的不稳定、不确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美国因此实现减排二氧化碳减排5.3亿吨,减排7.5%。折算每增加1方天然气,可同时减少消费0.81公斤石油;减少消费1.79公斤原煤;增加可再生能源电力1.29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3.92公斤。

 尽管中国的能源结构与美国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与美国不同,但是可以参照这一结果比较中国的情况分析。中国的能源结构比美国更重,效率更低,污染更多,节能减排的潜力也更大。中国如果能够在目前的基础上再新增4000亿方天然气,总消费量达到6000亿方,相对美国的数据比照中国情况可以减少或减增石油进口2.2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降低到一个安全可控的水平;减少原煤消费超过10亿吨,减少25%,环境压力会明显降低;增加消纳5170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亿吨,相当于减少21%的温室气体排放,使中国完成对人类社会的承诺,实现自己做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历史义务。

 而最重要的是完成这一目标,美丽中国的梦想将初步实现。我们如何规划和落实这一目标,是我们今天需要必须面对的一个拷问。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十三五规划